公共财政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公共财政论文格式、公共财政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公平性分析

日期:2021年07月10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672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6251412254704 论文字数:36566 所属栏目:公共财政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年突破万亿元,2015 年已经达到 4.71 万亿元。社会统筹账户具有共济和分散风险的功能,而个人账户本质上是个人储蓄,不具有共济、分散风险功能,将这两类账户资金混在一起完全违背了制度设计的初衷。

.....................


第七章 结论与


第一节 研究结论

本文研究的是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否违背了公平性原则的问题。由于低层次的统筹会造成各省养老负担畸轻畸重、社保关系异地转接不畅、中央财政压力巨大等问题,中央政府一直致力于提高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然而实际统筹层次提升的进程较为缓慢,目前尚没有实现完全的省级统筹。全国统筹使各省的缴费比例、计发规则趋于一致,同时实行养老金统收统支,造成经济利益在不同省份之间的转移,总体上工资水平较高、养老基金结余较多、缴费率较低的省份福利受损,因此这些省份的群众对养老金全国统筹的公平性持否定态度,认为全国统筹只是让结余省份补贴亏空省份,是强制性的“富帮穷”,有违公平。针对这个观点,本文结合养老保险设置机理以及公平性内涵,对其进行多维度反驳。

公平有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个环节,本文认为应当以规则公平而非结果公平为导向,因为任何对结果的调整也都应当事先在规则中明确,而不应该是事后随意的调整,且只要利益分配的过程是公平的,形成的分配结果就是公平的。

目前我国社会统筹账户计发规则中已经融入了对结果公平的考量,即社会平均工资有一定权重,因此重点是规则统一而非结果公平。在省级统筹的情况下,各省社会统筹账户的的缴费率、计发规则不一致,对企业、对参保者个人都是不公的。从可逆性检验来说,当人们处于不知道自己将处于哪个省的无知之幕之后,人们将选择能进行省际间互济的全国统筹,更好地发挥大数法则的作用,提高风险分担、社会共济的功能。

此外,影响个人积极性的主要是计发基数中个人指数化缴费工资的权重,全国统筹对个人积极性影响不大,不会损伤效率,反而能通过提高养老保险体制便携性、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以及企业公平竞争来提升效率。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