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工程管理论文格式、工程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供应链协同的运行机制思考

日期:2023年11月03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287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310281100508008 论文字数:52542 所属栏目:工程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工程管理论文,本文通过将供应链核心制造企业角色定位为资源需求方,将为核心制造企业提供供给的供销商角色定位为资源供给方,进而探究实现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供应链协同的运行机制。

第1章 绪

1.1研究背景

1.1.1理论与实践背景

推广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发展的需要。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抓住并利用好此次工业革命机会,益于工业互联网释放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潜力,有助于我国工业企业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各级政府出台了多方面的政策措施以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和落地应用。例如,浙江省2018年发布《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同时,为鼓励制造业企业积极参与平台服务,进行信息化改造,对“上云上平台”的制造业企业进行引导和补贴。例如,浙江省2018年发布《浙江省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在市场需求牵引和相关政策扶持下,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迅速。截至2021年11月,国内像海尔集团的卡奥斯、航天云网以及树根互联等具有一定区域、行业影响力的平台数量超过100家,连接工业设备总数突破 7600万台套,工业APP数量突破59万个,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为8039亿元,到2020年已达9101亿元1。

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议题。基于国家战略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前景以及企业生存发展等多项考虑,大量学者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研究。从制造企业、产业链以及产品等三个维度,学者蔡呈伟和戚聿东[1]研究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郑勇华和孙延明[2]研究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相互作用机理,分析了平台赋能中相关主体的行为策略。由于,演化博弈能有效描述研究主体的博弈学习机制和策略演化过程[3]。周晓阳和李长长[4]以制造业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和第三方开发商为利益相关者构建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平台赋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促进工业互联网持续有效发展的关键,同时考虑了政府补贴的影响。

1.2研究意义

本研究通过揭示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供应链协同的运行机制,刻画了主要因素如何影响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供应链企业的行为策略,以及不同补贴政策适用的情况,为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供应链协同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利于促进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供应链协同的合理策略建议,具有如下积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2.1理论意义

首先,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相关领域的研究,本文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补充作用。通过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与梳理,本文认为当下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应用的研究是一个研究热点。但由于目前尚未形成对工业互联网平台概念统一[14],本文通过梳理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概念内涵、架构以及赋能应用等内容,基于资源供需视角,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含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搭建并解析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供应链协同运行机制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研究领域的内容。

其次,对于供应链协同相关领域的研究,本文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丰富研究内容的作用。通过对供应链协同概念含义、影响因素和改善策略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理清了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环境、如何实现供应链协同。并详细地描述了供应链协同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环境下达成的方法策略,为后续进行供应链协同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综上,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供应链协同的相关研究领域,本文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当前管理学前沿发展趋势的要求,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研究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工业互联网平台研究现状概述

本小节通过分析工业互联网平台相关文献数据,重点阐述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研究现状。首先,对文献数据进行选择,文献数据来源于CNKI学术期刊的核心期刊,关键词限定为“工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出版日期为所有日期,截止日期为2022年11月15日。搜索结果显示,以“工业互联网”为关键词共有381篇研究文献,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关键词共有29篇研究文献。其次,对文献数据进行处理。本小节第一部分分析了以“工业互联网”为关键词的核心期刊的年发文量,以确定工业互联网平台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第二部分通过阅读梳理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关键词的29篇核心期刊研究文献,进行研究内容的整理和分析,以期由小见大一定程度上探究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域研究的主要方向。

2.1.1工业互联网平台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工业4.0革命浪潮下,我国为切实推动制造业发展转型升级,实现工业新旧动能的转换,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与应用,因此,聚焦于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域的研究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基于CNKI数据库,以“工业互联网”为关键词进行核心期刊文献检索,得到此范围内共有381篇,发文数量由2014年的1篇持续增加到2022年的79篇,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图2.1中显示了2014年至2022年的每年发文数量,从发文数量指数趋势曲线可以看出,工业互联网领域相关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呈现显著上涨的发展趋势,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研究趋势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域的研究趋势,由此,说明研究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域的相关内容正逐渐成为趋势和热点。

工程管理论文怎么写

2.2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内涵与架构

本小节梳理了有关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含义和架构,并进行一定的阐述。为后续研究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供应链企业实现供应链协同,提供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初步理解。

2.2.1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内涵

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实现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转型提供海量工业数据采集、汇聚和分析等服务,以支撑制造资源实现泛在连接和弹性供给,利于制造企业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益。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定义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业云平台2。基于此,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概念内涵进行了阐释。

从操作系统视角,刘棣斐和李南[42]提出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新一代工业体系中的操作系统,通过在传统云平台的基础上叠加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构建数据采集体系,建设数据使能平台,实现工业技术、经验、知识等模型化、软件化、复用化,不断提升生产研发设计、制造及运营管理等资源的高效配置,形成资源富集、多方参与、合作共赢、协同演进的制造业新生态。Wollschlaeger和Sauter[43]将美国通用电气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Predix称为制造业的云操作系统,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平台链接多条产业链和供应链,参与平台生态,获得更多资源供需合作机会。另外,西门子也将MindSphere定位成基于云的工业物联网开放式平台系统,基于该平台系统,西门子可以帮助企业用户完成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及应用,平台为连接各类智能设备提供统一接口,实现不同智能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同时,为工业企业提供各种各样应用软件开发运营环境[44]。

从生态系统视角,李广乾[45]将工业互联网平台视为一种新兴的制造业生态系统,在这种生态系统中,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与售后等数字信息被迁移到云数据中心,并通过统一的云操作平台实现远程智能制造。从工业云的视角,Li和Zhang[46]基于云计算的思想,搭建了云制造平台架构体系,呈现与新一代信息化制造、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相结合的云制造服务模式。无独有偶,游根节[47]同样认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本质就是一种工业云平台,具有实现制造资源的泛在连接、弹性供给和高效配置的功能。正如赛迪工业互联网首席研究员袁晓庆所言,从操作系统视角指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功能类似微软的Windows、谷歌的安卓系统或者华为鸿蒙系统;从工业云视角认为工业互联网平台=边缘云+私有云+公有云协同的一个平台体系[48]。

第3章 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供应链协同的经验与分析框架 ............ 23

3.1 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供应链协同的典型经验 ............................ 23

3.1.1 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供应链协同的典型经验分析 .............. 23

3.1.2 促进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供应链协同的补贴政策 .............. 29

第4章 无政府补贴情境中平台赋能供应链协同的演化博弈分析 .... 36

4.1 问题描述和模型基本假设 ................... 36

4.1.1 问题描述 .............................. 36

4.1.2 模型基本假设 ...................... 37

第5章 有政府补贴情境中平台赋能供应链协同的演化博弈分析 .... 60

5.1 问题描述与模型基本假设 .......................... 60

5.1.1 问题描述 ............................. 60

5.1.2 模型基本假设 ...................... 61

第5章 有政府补贴情境中平台赋能供应链协同的演化博弈分析

5.1问题描述与模型基本假设

5.1.1问题描述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以期借此促进工业企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也因此鼓励大中小企业积极“上平台、用平台”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促进供应链稳定发展。

为促进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提高供应链企业用平台的积极性,政府对建设运营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企业设置了标杆企业奖励、上规模奖励、建平台补助等各类补贴。从建设、优化平台应用以及服务市场业务量等方面,政府对工业互联网平台方制定了对应的补贴政策,以期增加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营方的收益,从而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同时,针对供应链企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