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理论分析.............................30
3.1 技术和资本的互动关系分析....................................30
3.1.1 技术对资本的作用.......................................30
3.1.2 资本对技术的作用....................................33
第四章 我国高铁建设及产业结构发展情况................................... 55
4.1 我国高铁建设发展情况...........................................55
4.1.1 高铁的技术发展过程......................................55
4.1.2 高铁的资本投入情况.........................................57
第五章 高铁建设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检验........................................73
5.1 研究设计...........................................73
5.1.1 实证模型设定.......................................73
5.1.2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74
第七章 高铁建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与建议
7.1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几点建议
7.1.1 树立产业结构政策理念的正确认识
产业结构政策是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政府遵循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向协调化和高度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后发赶超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产业结构政策1。40 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我国产业结构政策在政策目标、内容、理念、类别和实施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并向高端迈进,产业发展从“追跑”向“并跑”甚至部分领域“领跑”转变,这与我国在不同阶段实施了适合的产业结构政策是分不开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发展形势愈发复杂,产业结构政策在制定和实施中也暴露出一些缺陷和不足。特别是在当前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产业结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将面临新的挑战。尤其是 2016 年以来,林毅夫与张维迎对产业政策去留问题的争论,引起各个方面高度关注,也带动一些学者参与讨论。争议的实质其实是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讨论。当我们认识到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同时政府也存在失灵问题,就需要在制定产业结构政策时对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关系进行权衡。随着政府和市场的配置资源的方式发生变化,产业结构政策的理念也应随之适应。
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工业化发展阶段相关。经过多年快速增长,我国已步入工业化后期,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些政策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与应对新的挑战,越来越不利于现阶段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因此迫切需要对现行产业结构政策进行调整。整体上看,我国产业层次仍处于低端水平,未来产业结构升级需更多依靠技术创新驱动,这要求政策理念由管制和代替市场向矫正和完善市场转变。
...............................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本文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理论分析中,本文从“高铁开通-->劳动与资本的双螺旋互动-->产业结构水平”的研究思路出发,分析了高铁建设对产业结构水平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路径。在实证分析中,本文以 1998 年-2016年全国所有市级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运用倍差法分析了高铁开通对产业结构的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证两个维度分析了高铁开通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往高度化和合理化发展的影响机理。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从产业结构水平层面分析了以高铁建设促进城市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对高铁开通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和资本投入作为中间机制产生影响的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了高铁开通对城市产业结构水平的作用机理。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根据对以往关于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将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类为外因和内因两种,而决定产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是内因。进一步本文依据劳动价值论思想,从技术-资本的辩证法关系入手奠定影响产业发展的决定机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高铁建设作为一项非常规的外部因素对产业发展的作用,必然也会通过影响技术-资本的关系,进而影响产业结构水平的变化。
第二,依据理论模型的建构,本文运用技术-资本的双螺旋模型构建了高铁开通对产业结构水平的影响机理和效应。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业发展可以划分为技术、组织、行业和区域四个层次,每一个层次的发展都取决于技术-资本的互动关系是否符合劳动创造价值原理。第二,高铁的建设与发展也是一种技术和资本两者之间的矛盾驱动的结果,因而也是建立在技术-资本双螺旋模型基础之上,而高铁的影响不仅改善了产业发展的外部环节,更重要的是高铁产业的成功模式,给中国产业发展深深打下了“科技(劳动)是第一生产力”的烙印,进而冲击着产业结构水平的均衡。第三,高铁开通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具体来看,既从量的角度影响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又从质的角度影响到产业结构合理化。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