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程序是以促进和恢复病人的健康为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护理活动,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对病人进行主动、全面的整体护理,使病人达到最佳健康状态,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的工作方法。我们将其运用到肾炎患儿的护理中,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实施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9年1月~2002年1月,我科共收治43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男37例,女6例,年龄7~13岁,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少尿、血尿、或血压升高。
其中:腹水13例,胸水1例,高血压性脑病1例,循环充血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
1·2 护理方法 患儿入院后,责任护士通过细致的护理体检,亲切、耐心的询问,认真查阅患儿入院时各种辅助检查、化验单,找出护理问题,以便于确定护理诊断。①恐惧、焦虑。与护理论文环境陌生,注射疼痛,患儿及家长对疾病知识的缺乏有关。或者因为是学龄儿童,担心耽误上课,影响学习。②排尿异常、血尿,与肾小球炎性改变有关。③体液过多、浮肿,与水钠潴留有关。④有意识障碍的危险,与高血压有关。⑤不合作指不能接受治疗和饮食。
1·2·1 护理目标 根据护理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护理目标:
①使患儿适应医院环境,了解治疗的重要性,消除对护理人员及注射的恐惧,积极配合治疗。②患儿小便在3日内恢复正常。③患儿将达到液体平衡,表现为无水肿,体重逐渐降至正常。④患儿住院期间血压将维持正常水平。
⑤患儿能接受饮食限制,家长配合。
1·2·2 护理措施 入院时患儿对医院环境不适应,尤其是静脉采血和注射时更是紧张惧怕,很不配合,为此我们允许家长24小时陪护。护士主动、亲切地与患儿交谈、做游戏,为患儿讲故事,协助洗漱,逐步消除护患之间的陌生感。同时,在为患儿采血或注射时技术熟练、动作轻柔,对其多用鼓励、夸奖的语言,增强其好胜心。在患儿病情许可情况下,帮助其完成学习课程,很快与患儿及家长建立感情,使患儿乐意接受各项治疗。
在患儿水肿、少尿、血尿期,嘱其绝对卧床休息,对好动顽皮的患儿,给予耐心劝阻,讲明休息的重要性,及时准确送检尿液标本,遵医嘱补液,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天测体重1次,必要时根据医嘱给予利尿剂。
低盐饮食,每日60~120mg/kg,氮质血症期低蛋白饮食每日0·5g/kg。向家长和患儿讲明低盐、低蛋白饮食是治疗疾病的一种辅助方法,食物过咸或食物的蛋白质过高均会加重水肿或肾脏负担,不利疾病的治愈。列出含钠高的食物并避免食用,与食堂联系,不断更换饮食花样,做患儿爱吃的菜,以增加其食欲,对患儿能坚持饮食限制的,及时给予奖励。
严密观察病情,除体温、脉搏、呼吸外,应严密观察神志、有无头晕、头痛、眼花、恶心呕吐、抽搐发生,测量血压Bid。本组病例中一例高血压脑病,因为发现及时,立即给予止惊、降压、脱水治疗,使病情转危为安。另外,还应注意患儿有无咳嗽、气急、烦躁不安,颈静脉怒张,循环充血,肺水肿的表现,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处理。
2 讨论
2·1 做好基础护理 将患儿置于单独病房,防止继发感染。室内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每晨湿式扫床,每周更换被褥、床单,用消毒液擦拭床头桌、拖地,修剪指甲,避免抓挠皮肤;对有皮肤感染者,给静脉用抗菌素,局部换药,并嘱其及时添加衣物,避免感冒着凉。向家长进行有关护理论文疾病知识的宣教。详细介绍患儿休息的重要性、饮食限制的作用,记24小时出入水量的意义,以及疾病的转归,态度耐心,语言通俗易懂,使家长对患儿的病情有了初步认识,克服焦虑情绪,了解掌握基本的护理知识。
2·2 评价 经过以上护理措施,43例患儿均达到预期护理目标,尤其是其中4例病情危重的患儿,由于及时发现潜在的护理问题,正确处理,病情得到控制,住院期间未发生继发感染,平均住院天数10天,家长的焦虑情绪解除,对患儿的疾病有了基本的认识,并掌握了一定的护理知识,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和感谢。同时,运用护理程序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激发了护士学习的热情,增强了护士工作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了护士独立思维、独立工作、优质服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