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论文栏目提供最新电子政务论文格式、电子政务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电子政务硕士论文:范文4篇

日期:2018年02月13日 编辑:ad200901081555315985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2340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1409061751396702 论文字数:36200 所属栏目:电子政务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电子政务论文主要是以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进行办公、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提供4篇电子政务硕士毕业论文给大家参考。

范文1:公共服役理论视角下内蒙古敖汉旗电子政务建设研究


一、引   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经验,带给我国十分有利的启示。以美国为例,2000年9 月,美国成立了政府第一网站,旨在加速与民众的交流,减少政府工作的中间环节,让公众能更快捷的取得相应的服务,并能够在网上办理合同竞标和贷款等事宜,与此同时,美国的网上交易业务也全面展开,政府债券、货币买卖等一系列网上交易全面推进和展开,并出台相关法律实现政府的无纸化办公,以更好的促进与公民的互动的沟通,并以马里兰州为试点,逐渐推进网络政务的百分百,同时财务状况进行一定的管控,提高信息服务水平。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发达国家电子政府的推进是与政府的改革相互促进和影响的,同时也注重制定相关的规定和技术要求,把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公民的实际需求联系在一起,在实施过程中更注重由简到繁,由难到易的。
由于经济和历史条件等原因,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较为缓慢。2001年以来,发展电子政务,构建中央到地方的平台,实现政务信息的实时发布和反馈,成为中国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继提出了电子政务发展计划。以北京为例,到2001年底,北京的电子政务建设初具规模,包含人口、车辆、税收等信息资源的数据库也已形成,政府各个部门和机构的办公自动化程度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中关村已基本实现网上办公和交流,全市范围内网络信号良好,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国推进大部制改革,职能相似的部门合并为大部委,这种合并政策对电子政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力,旧有部门间系统间的信息整合问题,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总的来说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各地区、各部门发展不平衡,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还存在着许多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没有解决,未来电子信息化的发展范围越来越广,所需的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发展电子政务更应注重协调和规划的统一,求真务实,以民为本,真正起到对政务工作的有效补充和促进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
电子政务最初的研究和实践都从西方国家开始,且具有时间早,起点较高等特点,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先进的经验值得国内借鉴和学习。美国于2000年9月开通世界第一个政府网站,并将之命名为“第一政府”网站,开启了世界电子政务的发展序幕。网络实现了分级分层次,资源信息健全,体系完备,已经初步满足电子政务网站的要求。20 世纪 90 年代,新公共管理理论兴起,一场重塑政府和公共部门职能的思潮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国外西方国家纷纷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来重塑自身政府的职能,塑造更加开发民主的政府形象,如美国总统小布什非常重视电子政务建设。他提出(2001)政府要同时实现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和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唯一可行的路径就是发展电子政务,利用互联网实现政府办公的电子化、网络化。Criadl J Ignacio 和 Ramilo M Carmen(2003)提出电子政务是一个具有高度实务性的概念,对其研究应结合实际案例展开,并最终作用于对实际的指导。随着第二轮信息技术浪潮的深入和政府加强自身行政体系创新意识的觉醒,政府机构更加关注运用信息化手段处理行政服务业务,提升治理能力,电子政务成为政府转型和革新的重要技术支持,他们认为电子政务的发展不但节省了公共财政的支出,同时有助于政府部门与公众的沟通和交流。Douglas Holmes(2003)提出电子政务的发展要坚持目的导向,即提升办公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善政府和公众的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Grant Geald和Chau Derek(2004)主要研究了电子政务的体系模式、运作流程和管理方法,提出当前条件下网格化管理是电子政务运作模式较合择的选择,电子政务的顺利运转离不开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资源的统筹调配。
从上述学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电子政务的发展给政府办公方式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国外的研究倾向于民主和公众参与在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围绕电子政务涉及到的政府行政管理层面,政策实施层面。公众具体利益层面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探讨。

二、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电子政务理论框架

近些年,信息化发展加快,公共服务理论的发展与电子政务发展相契合,面向公共服务的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成为公共服务理论的拓展,也是公共服务理论新的课题和研究思路,公共服务理论通过强调电子信息设备在提供公共服务时的先进性和便捷性,电子政务手段在提供公共服务时能产生更多的附加价值和功能的延展,不仅能拓宽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手段,同时能进一步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发展,随着政府加快自身的转型和革新的步伐加快,构建完善的电子政务发展体系意义重大。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B·登哈特夫妇为代表的学者对新公共管理学及运用企业改革精神进行政府改革的批判过程中产生的管理科学,它强调公民的主体地位,重视公共权利,赋予公众自由话语权,以更好的实现公共利益。新公共服务理论是以公民为中心的公共行政理论,本质上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继承和拓展,它承认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当代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提出更加关注民主建设和体现公民价值、更能实现社会需要的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可以被概括为:
第一,政府职责在于服务不是掌舵。政府的重要作用在于了解和掌握公民意愿,并尽力帮助其实现价值和利益,而不是拟定方向操控或驾驭社会,政府应该在社会运行和管理过程中扮演服务者和裁判员的角色,并致力于建设更公平公正的社会运行机制,对于可以有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应该下放权利,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是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多元化。
第二,全面思考,合理行动。政府对于自身要有科学的定位,为实现公共利益要全面规划,制定合理的目标任务,认真履行职责,并确保公众的有效参与,同时一些政府在实施政策过程中出现的权利扩张问题也值得深思,如何使政策能顺利实施同时达成对政府权利的制衡,是政府创新管理模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核心和重点。
第三,把实现公共利益放在政府工作的首位。公共利益是社会发展和改革的持久动力,政府只有认真履行好管理职责,树立以人为本的思路,充分重视公民的价值和利益,能够为公民提供一视同仁的公共服务,注重弱势群体的利益的实现,才能更好的创造公共利益和价值,制定以公众利益为导向的行政体制,实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第四,正确认识公民价值,做到服务于民。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公务员的职责即是将政府的服务者的角色认真履行和实践,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还不够完善,法制不够健全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公务员对公共服务属性认识不足,官本位思想严重,不能从公众的利益角度出发,从而不能制度科学合理的方针政策,如果政策的制定仅仅把公众当作简单的受众,所谓的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只不过是对原有管理制度的改良,因此应该注重公众的监督和参与,从公众的利益和角度出发,科学制度政策和方针,提高行政效率,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二)电子政务的内涵
1.电子政务的概念与涵义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的电子政务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实践,一方面政府管理面对多方压力亟需自我革新,另一方面电子政务的发展也为公共行政管理的创新提供了途径和思路,因此电子政务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可。从广义上说,电子政务也可以理解为网络政府,通过互联网政府可以参阅信息,设置自己的门户网站,将非保密信息在官方网站进行及时的公开和公布,政府之间可以在网上沟通和改进工作,网民也能监督政府的工作,与政府进行直接交流,完善政府工作。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极大的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今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因此加大电子政务的实施力度,使其成为新时期政府改革的突破口,将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

2.电子政务的意义和影响
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需要政府改进和变革以往的管理模式和思路,而电子政务的发展能有效的推进网络平台与政务信息的衔接,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有效改进了传统的办公模式,全面提升了政府的业务能力,并简化了办事流程,精简了人员编制,使政策的执行和操作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电子政务的推进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电子政务的发展改善了以往政府的管理方式,提供了一种更加亲民和利民的服务模式,净化了政府管理的政治环境,同时也提高了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重塑了政务流程,优化组织结构,从而提高了政府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电子政务的核心目标即是建立稳定、高效、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能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快捷更有效的服务,而公务员是政府政策的执行者和服务者,发挥着重要的链接作用,因此电子政务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公务员自身能力建设和业务流程的优化,同时也加快了政府的行政效率,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

三、敖汉旗电子政务建设现状…………9
(一)敖汉旗简介………………9
(二)敖汉旗电子政务建设现状……………………9
四、敖汉旗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4
(一)网站服务意识有待加强……………14
(二)公共服务的完备性不足…………14
五、进一步完善敖汉旗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建议………………17
(一)健全体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