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研究理论依据
1.4.1 外部性理论
1.4.2 公共物品理论
1.4.3 项目风险管理理论
1.4.4 利益相关者理论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我国林业碳汇相关项目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与林业碳汇项目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2.1.1 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2.1.2 林业碳汇项目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2.2 我国林业PPP项目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2.2.1 项目入库数量呈递增趋势
2.2.2 项目类型以储备林为主
2.2.3 运作方式以BOT模式为主
2.2.4 林业PPP项目的问题分析
2.3 我国林业碳汇PPP项目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2.3.1 林业碳汇PPP项目的现状分析
2.3.2 林业碳汇PPP项目的问题分析
3 林业碳汇PPP项目风险分析框架与风险特征研究
3.1 主体-过程-环境三维分析框架的构建
3.1.1 分析案例的选择
3.1.2 基于霍尔三维模型的主体-过程-环境三维分析框架的构建
3.2 林业碳汇PPP项目的主体目标特征
3.2.1 生态修复目标
3.2.2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标
3.2.3 扩大森林资源目标
3.3 林业碳汇PPP项目的过程管理特征
3.3.1 土地筹集相对困难
3.3.2 生产的季节性较为明显
3.3.3 以净碳汇量为主产品
3.4 林业碳汇PPP项目的外部环境特征
3.4.1 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3.4.2 易受人为破坏的影响
3.4.3 易受碳交易市场变化的影响
4 林业碳汇PPP项目的风险识别与筛选
4.1 林业碳汇PPP项目风险因素的识别
4.1.1 林业碳汇PPP项目主体-过程-环境三维风险因素分析
4.1.2 林业碳汇PPP项目风险清单的构建
4.2 林业碳汇PPP项目风险因素的筛选
4.2.1 风险因素筛选方法选择
4.2.2 问卷调查
4.2.3 问卷描述统计分析
4.2.4 林业碳汇PPP项目风险因素的因子分析
5 林业碳汇PPP项目的风险作用路径分析
5.1 风险作用路径的理论假设
5.1.1 管理要素系统的构建
5.1.2 风险作用路径概念模型的提出
5.2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研究设计
5.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5.2.2 研究设计
5.3 风险作用路径的实证分析
5.3.1 数据来源与分析
5.3.2 信度检验与效度检验
5.3.3 初始模型的测算与检验
5.3.4 初始模型的修正与实证结果
5.4 实证结果分析与实证结论
5.4.1 实证结果分析
5.4.2 实证结论
6 完善林业碳汇PPP项目风险防控机制与对策建议
6.1 主体维:完善决策风险的防控机制与对策建议
6.1.1 选址不当的防控
6.1.2 规划失误的防控
6.1.3 设计缺陷的防控
6.1.4 技术不成熟的防控
6.2 过程维:完善组织协调风险的防控机制与对策建议
6.2.1 合同不完备的防控
6.2.2 权责分配不当的防控
6.2.3 缺乏协调的防控
6.3 过程维:完善监管风险的防控机制与对策建议
6.3.1 监管体系不完善的防控
6.3.2 政府腐败的防控
6.3.3 政府过度干预的防控
6.4 环境维:完善外部环境风险的防控机制与对策建议
6.4.1 自然灾害的防控
6.4.2 经济波动和政策法律变动的防控
6.4.3 人为破坏的防控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论文写作涉及到的论文选题、标题、摘要、提纲、开题报告、答辩等方面,本网都有为大家提供相关的写作素材,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