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学生学科间发散性衔接能力弱。
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既有自然也有人文,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等诸多领域。要求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需要打开眼界,用过不同的视角和审视地理内容,才能驾驭地理的核心内涵。地理空间思维和数学空间思维有着很多关联相似之处。我们可以将数学的立体、拓扑思想引入到地理中来,去理解山脉、河流、城市、道路等等诸多地理因素的分布,也有助于学生的记忆。但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很多学生很难进行知识牵引,没有形式横向学科知识网络。这也是学生地理空间思维偏低的原因之一。
...........................
第 6 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1)合理的指导对青少年空间思维的提升有巨大的作用。
当前中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较弱,主要原因之一即缺乏直观的观察思考以及必要的指导训练[4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提高。通过本次的教学验证,证实多种教学手段有助于促进学生空间智力发育。
(2)大多数的信息技术对学生空间思维形成有帮助,但也不是绝对的。
笔者发现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应用已经在中小学中应用很多年,很多地理教师在教案上都写着多媒体展示法,结果却是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提升幅度不显著。这其中主要因为是大多数教师仅仅把多媒体当作一种展示手段,比传统的板书节省时间作为了选择该方法的原因。利用多媒体对学生硬性吸引与灌输,时间稍长学生难免失去兴趣而学习动力下降。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他们的地理空间思维没有得到锻炼,空间思维能力提高自然不显著。在之后的知识点测验也证实,班级测试成绩并不比只采用书本加黑板教学的班级成绩有区别。所以,教师在锻炼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上采取的教学有效的教学方法,都应本着一个原则,既是只有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的教学方法,才是提升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该利用计算机解释地理原理过程,或者利用计算机让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这样学生思维能力才会有提升。
很多手机软件能支持 3D 运动、构图等功能,虽然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较少,但是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地理原理,将二维图形变成学生容易理解的立体图形,有着和学生多维度的互动性,AR 技术未来一定会在教学领域大放异彩。同时AR 技术对教师也是一个挑战和机遇,只有始终不断的学习新技术才可以跟得上新时代的变化。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