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新课程初中作文“以读促写”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学习语www.51lunwen.org/master_degree.html reading promoting writing" can promote the increasing of writing ability.
Key Words: composition, teaching, teacher, with reading promoting writing
第一章 绪论
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要求进一步落实2003年颁布的《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提出的基本理念,依据初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同时,写作能力也被提升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来。纵观近两三年来各省市中考试卷,写作能力的考核不仅在分值比例上较之以往有大幅度的提升( 占卷面分值的50分),而且在题型上多以开放性的“话题作文”形式出现(文体不限, 选择更宽泛,为每个考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这变化,不能不引人关注!
而在历来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哪怕是从教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常常有这样一种感受:学生怕写,咬笔头;老师怕教, 皱眉头。究其根本原因,最大症结是教师教育教学的思想、 观念和方法有问题。是老师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课本中,禁锢在课堂上,让他们远离了色彩缤纷的火热的生活。更可怕的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竟让学生背满分作文和中考佳作, 让他们成了只会照搬不会思考的木偶。这哪里还谈得上什么 创新!
如何克服这一弊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除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外,有一种思路效果较为明显,那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基本训练—以读促写。
第一节 研究背景
叶圣陶先生说,学习语文,将得到什么知识?养成什么习惯?概括地说,只有两项,一项是阅读,一项是写作。 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中可以领会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可以展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因此我们必须获得一个清楚的认识:要让学生获得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学习语文的目的。由此可见,读写训练是学习语文的手段。也就是说要通过读写训练,学会阅读和写作方而的知识,学会阅读和写作,并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并使之受益终生。
参考专著
1.蔡毅:《创造之秘——文学创作发生论》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版
2.曹祥芹:《阅读学新论》 语文出版社 1999年版
3.常汝吉: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版
4.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
5.陈钟梁:《语文狭窄“瓶顺”的阻塞》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992年版
6.丁有宽:《丁有宽读写结合法》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3年版
7.董菊初:《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概说》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8.董小玉主编:现帮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版
9.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见《钱注杜诗上》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0.高光先:《从学习的迁移谈读与写的结合》见《语文教研论文集》 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版
11.高万祥:《语文的诗意》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12.金道行:《写作心理学探索》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1年版
13.梁多亮:《基础写作》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14.刘淼:《作文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15.刘锡庆:《写作》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年版
16.鲁迅:《二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版
17.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版
18.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5版
19.吕叔湘:《谈读写》 见《语文学习讲座丛书(一)》
20.潘新和:《站在写作教育的制高点上》《中国现帮写作教育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1.苏立康主编:中学语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