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为得出更为准确得绩效评价结果,就需要使用最为适合评价内容的评价方法,科学合理的选择绩效评价方法会使绩效评价的结果真实性更强,而得出绩效评价结果首先就需要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在计算权重时有多种办法,比如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等,接下来将对三种办法进行优缺点比较,如表 5-1,以确定哪种方法更适用于本篇文章。
表 5-1 评价方法的介绍和比较
本文的数据来源如下,有关经费投入的指标:财政收入、基本建设费、生均教育经费均来自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6 年-2019 年),有关学校建设和教师资源的指标:特殊教育学校数量、特殊教育学校入学率、特殊教育学校图书藏量、生均学校建筑面积、教师工资水平、后勤人员、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数、师生比均来自于北京市人民政府所公布的《北京市 2016-2019 年市级决算报告》以及国家统计局。由此可见,本文的数据来源较易获取且研究的样本量也不大。而层次分析法在确定指标权重时较为主观,主成分分析法适合样本量较大且需要对数据处理有较高要求的案例,都不适合本文的研究要求。选择熵值法对于数据处理的要求也不高,可操作性强,确定指标权重较为客观,可以减少在计算权重时主观性因素的影响。因此,综合以上考虑,本文最终选择熵值法进行后续计算。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筛选之后获取的 11 项特殊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二级指标,并将其分为三大类一级指标,分别为经费投入、学校建设和教师资源,之后采用熵值法确定各个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标的权重并计算出各个指标的得分,比较并分析了B 市特殊教育财政支出一些绩效评价得分较低的原因,并给出了自己相应的建议。基于上文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整体绩效评价得分在连年上涨,说明整体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在持续向好,但细究其得分构成会发现其表现有好有坏,比如基本建设费、生均教育经费和教师工资水平得分表现较好,说明政府的相关部门更加重视这部分的投入和经费的支持,而在后勤人员、专任教师、图书藏量等方面得分较低,说明还有可以持续改进的地方。从一级指标的得分和权重来看,最大的是教师资源指标,说明对于特教老师的培养和引进方面在近些年来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并且更加关注其产出效果。综上所述,B 市特殊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得分在经费投入和教师资源方面的投入和产出表现较好,同时也要加强对于学校建设方面的投入比例和产出效果,为残疾儿童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康复训练的平台,进一步促进特殊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本文在绩效评价指标上的选择是按照文献研究法进行的,主要来源是教育行业下个各种教育,比如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和特殊教育,所以得到的绩效评价指标内容有可能并不完全适合特殊教育行业的特点,再加上指标数量最开始只选取了 25 个,可能存在指标数量不足涵盖的内容不够的情况出现,就会导致文章的合理性、科学性降低。其次在最初的指标筛选上是由专家问卷调查法进行的,虽然有多位专家进行评价打分,大幅的降低了人为主观性的影响,但仍不能完全保证绩效评价指标筛选的客观性。此外由于今年的主客观因素限制,笔者并没有走访 B 市所有的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只选取了部分学校进行调研,所以也存在对绩效评价得分的分析不够深入的情况发生。综上所述,本研究的内容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