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财政毕业论文,本文通过理论的分析和数学的实证,研究延迟退休政策是否会对就业造成不利影响,并且就可能出现前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这对于公众接受延迟退休,及政府部门在五年过渡期内调整退休政策,都是有着重大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导论
1.1问题提出
根据人社部之前的时间表,延迟退休政策将在2017年正式推行,将有五年的过渡期,2022年将会正式实施,而在最近,有一些省份也开始按照国家的的综合部署,将延迟退休提上议程。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就在近日印发《四川省"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在规划中,四川省政府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四川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改革方向。而关于社保方面,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推进并落实企业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延迟退休政策在很早以前就被提上了日程,但中间的过程是十分曲折的。在2013年前后还因为社会舆论就就业问题的压力而暂时搁置。而退休政策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其涉及人群范围几乎涵盖了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的群体。这就要求在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的时候必须照顾人民群众的意见,使得这一政策在基层减少质疑。因此,要想打消人民群众的顾虑,使得延迟退休政策更好的推行,解决就业疑惑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样的,政府在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的同时,也应当考虑到延迟退休政策对于就业问题的副作用,并采取措施将其中相关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本文通过理论的分析和数学的实证,研究延迟退休政策是否会对就业造成不利影响,并且就可能出现前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这对于公众接受延迟退休,及政府部门在五年过渡期内调整退休政策,都是有着重大的研究意义。
........................
1.2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本文是基于就业角度对我国延迟退休政策进行效果评估。因此,在文章中我们主要研究我国延迟退休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其必要性,同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数据的实证去考察延迟退休对于就业的影响作用。最后根据结果提出相关的完善建议与政策。
本文在研究延迟退休政策对就业影响时,主要将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理论分析法;对于延迟退休将可能产生的挤出效应和收入效应,本文将通过机制分析和理论阐述,综合考察延迟退休将可能对就业产生的影响。
数据实证法;挤出效应和收入效应是两个相反的作用为。而延迟退休政策对于就业的影响在于这两个作用的合力。而送无法通过理论分析得到答案,因此我们通过数据上的分析,通过实证给出更加具体的阐述。
比较分析:延迟退休政策并不是中国的专利。在国际上,许多老龄化国家已经对这问题有过探索。本文也将对比各国的退休政策,为我国的退休政策提供以下参考意见。
..........................
第二章退休政策对就业影响的机制分析
2.1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
影响居民就业的因素有许多。在这里,我们主要考察劳动力市场供求,经济环境,通货膨胀,产业结构及技术进步等因素。下面我们将一个一个对这些影响机制的影响路径进行分析。
2.1.1劳动力市场供求
劳动力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也是一个自由流动的市场。而在市场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劳动力的供求。供大于求,则会造成失业上升。供不应求,则可能会出现充分就业。而要想考察就业的影响因素,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就是必须要考虑的一环。而对于就业问题,我们将从长期均衡的角度来考察。
2.1.2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同祥是影响就业情况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经济运行良好,社会需求扩大,发展的经济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降低失业率。相反,在经济萎靡,环境萧条的时候,多数企业都会缩小生产,导致失业。在这一点上,奥肯定律已经做了途释。从奧肯定律我们得知,GDP每增加2%,失业率就会下降1%。虽然这种比例并不是精确数据,但是它反映了经济増长和就业方面的关系。即当经济増长时,会创造出更多的岗位,导致失业率下降,即经济增长和失业率呈负相关。
2.1.3通货膨胀
.......................
2.2延迟退休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路径
上文分析了影响就业的因素。而延迟退休政策之所以会对就业产生影响,正是因为这一政策会对以上的影响因素造成效果,并最终会投射到就业之上。而这些影响路径有正有负,需要进行综合考察。
2.2.1延迟退休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两方面效应
延迟退休的直接影响是劳动力的供给。最明显的影响就是当退休年龄延迟,那些本该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工作者留在了市场中,而应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并没有变化。因此会导致劳动力市场供给増加。当劳动力市场供给增加的时候,就会产生挤出效应。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会使那些本该退休的老员工不会退休,从而挤占了新员工的职位。另一方面企业的人力资本得到了利用,对新员工的需求就会降低。而这种挤出效应也是延迟退休政策最外在,也是最核也的负面效应,同时也是大多人群众所理解的延迟退休政策对于就业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一看法,导致了延迟退休政策受到了大多数人的质疑。
但是,挤出效应只是延迟退休政策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一个局部的短期的均衡。而如果从长期和全面考察,劳动者在付出劳动的时候,也消费着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挤出效应之后,还有一个收入效应。它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延迟退休政策会増加劳动者的可支配收入。这一点,我们可以用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加以阐释。生命周期理论将一个人分为了青年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在青年时期,人们刚刚进入工作岗位,收入处在社会偏下阶层。但是由于预期自己的收入在未来会增加,而且青年时期需要更多的消费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和个人发展需要,因此在这一阶段人们的消费会大于收入,形成负债。
其次,从公司人力资源成本的角度分析,延迟退休政策也存在着促进就业的正效应。其原因在于企业也是我国养老金缴费的主体之一。在人均寿命增长,受教育年限上升的情况下,企业的养老金缴费压力是比较大的。为了减少成本增加收益,企业会选择缩小生产,减少人力成本,这样就会导致劳动力找不到工作。而延迟退休将会提高工作者的工作年限,同时减少退休者领养养老金的年数。这样一来企业缴纳养老金的压力就会减小,就会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扩大生产之中。这一就促进了就业的好转。
........................
第三章我国退休政策的演进和改革方案...........21
3.1我国退休政策的演进..........21
3.2我国退休政策的评价................21
第四章实证分析..........28
4.1延迟退休政策对就业影响的假设.................28
4.2相关数据的说明.................28
第五章完善延迟退休政策相关的意见和建议..................37
5.1坚持贯彻民主的原则..............37
5.2循序渐进,男女同龄..................37
第五章完善延返退休政策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5.1坚持贯彻民主的原则
退休政策与其他的政策不一样。首先,它是社会利益的一次分配,是关系到政府,企业和职工的政策改革措施。其次,它的影响范围不仅仅是在劳动年龄人口中,还覆盖了整个国民。青年人会担必延迟退休政策挤占了自己的就业空间,老年人会担心自己的养老金是否正常发放。在这一点上,法国是我国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的前车之鉴。
2010年,当时的萨科奇政府推行延迟退休政策。根据新的退休政策,法国政府将退休年龄每年延长4个月,在2018年的时候由当时的60岁延长到62岁,同时提高养老金的缴费比率。此举引起来法国社会的大规模动荡,在6周的时间之内爆发了5次大规模罢工游行。而在罢工游行的人群中,更是包含了相当数量的青年学生。他们罢工的理由就是延迟退休会造成就业形势的恶化。
虽然我国的政治制度可最大限度的保证政策改革可W推行,但是要想使得这一政策在基层层面可以真正的贯彻落实,就必须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想法,走人民群众的路线。在未来的时间内,政府的工作重也应该转向民意调查和政策解释宣传。针对延迟退休政策可能会带来的对就业的冲击,有关部门应该出具相关的研究和解释,使得政策更具有信服力。同时,在过渡期内,我国政府还应该进行民意调查,根据民意调查意见不断的对政策进行调整。
..........................
第六章结语
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狂会,而由老龄化引发的一系列危机也越来越严峻。其中,养老金亏空化及人口抚养比上升等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是我国的退休制度已经不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延迟退休年龄,改革退休制度成为了解决老龄化危机的必要途径,也是我国当下和未来的热点。
针对延迟退休,政府和民众的意见一直难以统一。从养老金等财政问题出发,政府力推延迟退休。但是基于就业等问题的疑虑,也让延迟退休政策几经波折。虽然在2022年将会正式推行,但是其间的质疑和疑惑也没有间断。一旦遇到问题,延迟退休政策的落实可能就会大打折扣。而就业问题成为了对于延迟退休民众最关心的问题。考察延迟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