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财务管理论文格式、财务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影响探讨——以徐工机械为例

日期:2023年07月23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281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307211208364182 论文字数:48966 所属栏目:财务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财务管理论文,本文建立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是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效率三个方面对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可以明显的看出,经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徐工机械对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大大提升,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三个方面的指标都有明显提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内在实质和必须遵循的规律,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也是我国正在实施的战略目标,提高创新能力也成了保障企业持续发展和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关键因素。一直以来,我国都强调要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并且已经在政治层面上将创新列为国家深层次的未来发展战略,提出要将过去的“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而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主力,我国企业成了当仁不让的创新主力。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多次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要坚定不移的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落实相关创新政策,加快建设一个强有力的创新型国家,并且在党章的总纲部分,增写了“推进供给侧改革,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等内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把“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写进我国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的目标中;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党和政府再次强调,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贯彻落实好创新的核心地位,这都表明了国家对创新能力的重视。

财务管理论文怎么写

我国每年都在逐步增加技术研发投入,创新产出成果也不断增加,专利产出增速与研发投入增速的比值也不断增大,创新水平在“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中不断上升,但仍与我国当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不相符合,可以说,我国的总体创新能力还有这巨大的进步空间。企业作为一个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主体,其是否有足够的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国家的创新发展水平。因此,研究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变化,可以为企业未来的持续性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价值,还可以为企业如何增强创新能力、国家如何更好更快的建设创新体系提供比较直观具体的参考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研究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允许在国有企业中吸引非国有资本进入以及在非国有企业中进行国有资本参股,形成混合所有制经济,使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互相融合,发挥两者各自的积极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形式便是在国有企业中引入集体资本、民营资本和外国资本。国企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一直肩负着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责任,国企混改的目的是解决长久以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管理架构中的一些缺陷与顽疾,促进国有企业保值增值、释放活力,更好发展。现阶段国企混改正在如火如荼地深入进行,我国学者也对其有着高度关注。目前我国学者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主要从混改目的、混改路径以及混改效果三个方面展开。

(一)混改的目的

我国政府进行混改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整改国有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卢俊(2014)提出,混改要解决我国国有经济中资源配置效率较低、产业结构趋于同质化的趋势;赵玉红(2017)认为,国企混改的实质,就是要对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进行优化,使其与民营企业互相进步;刘震和张祎嵩(2015)研究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有效缓解当时我国经济粗放式增长的状况;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王运陈(2020)表示,混改的落脚点应为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激发企业活力,进一步帮助企业改革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同样的,毛新述(2020)也认为,融合多种股权性质,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促进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的高质量发展。国外学者中,Jiang、Zhang(2014)指出,国有企业存在产权性质不明确、公司治理体系不合理和管理层不作为等问题,Alvaro、Belén(2000)则认为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容易导致企业管理者过多考虑经营管理中的政治意味,不愿承担过多风险,牺牲可能的经济效益等,而混改可以有效解决这种问题。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国有企业

在我国现行的企业制度内,一般有两种形式的国有企业,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而国有控股企业主要也有两种类型,包括国有绝对控股企业和国有相对控股企业。在国有企业中国家资本所占比例大于50%(含50%)的企业被称为国有绝对控股企业,国有资本在企业资本中的份额至少占所有类型资本总额的二分之一,包含未经改制的国有企业。国有相对控股企业则与之相反,国有相对控股企业是指国有资本在企业资本中的份额不足二分之一,但是它的比重要比公司中其它经济组成部分所占有的比重要大得多。按照国企在市场化经营中的战略定位与发展计划,将国企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与自身发展情况相结合,我国国企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商业性的,一类是社会公益性的。

本文中研究考察的国有企业属于商业性企业,广义上讲,是指在充分竞争的产品范围领域内进行经营管理,在市场上不存在占据垄断地位的大型竞争性国有企业,此类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认真实施公有制企业管理,贯彻落实股份公司的治理制度,深入推进股权改革和市场化运作,要积极吸纳各种民营资本进入,突破单一和同质性的所有制形式,实现企业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国有资本能够利用各种方式来达到对企业的控制,例如:整体绝对控股、整体相对控股以及国有资本整体参股,还有推动整体股份制和公司上市等。我国政府对于我国大型的、竞争性的国有企业,工作的重点主要在于考察其经营业绩、提升其保全和增加国有资产价值的能力,并提高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的竞争力。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委托代理理论

早在1976年,Jensen和Meckling就提出了一个概念,他们认为,委托和代理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企业所有人与实际管理者之间建立起的一种合约性质的关系,并通过合约达成代理和控制关系。在公司开展经营的过程中,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将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步分离的公司运营方式。在该机制逐步形成的过程中,公司的管理者与公司的管理者之间将会发生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等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加剧下,将会引发公司高额代理成本的产生。

企业的代理问题大致可以划分成两类,一是在企业所有人与企业管理者之间存在的委托与代理的问题,企业所有人将代理企业运营的权力委托给的企业管理者,而管理者则作为被委托人接受代理企业运营的权力,双方对企业运营所需获得的经济利益及最终目标有着天然的差异,当双方的利益目标发生差异的时候,管理者有可能会因为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而做出损害股东利益的事情。二是大股东和小股东的矛盾,小股东不能直接参加公司的经营决策,在股份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大股东掌握着公司的绝对话语权,中股东和小股东的利益容易受到损害。

和其他一般企业不同的地方在于,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更加复杂、角色关系更加错位,政府直接任命的代理人,在企业经营通常出现短视行为(吕蓓芬,2014)。黄天添(2020)提出在我国大部分国企中,均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人代理人之间职责划分不明等问题,使得我国国企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制约与激励之间的相互影响更不易把握,也会愈发难以解决。此种问题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委托-代理关系导致的企业市场化水平不高,管理者更看重的是自己的政治地位而非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这一类型的被委托人一般都具有很弱的风险承受力,而且其任期也比较短,在运营过程中,他们会一味地寻求降低风险和追求稳定,而不太愿意进行创新活动。

第三章 混改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机理及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 20

第一节  我国国企混改的制度背景 ................... 20

第二节  混改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 .................... 21

第四章 徐工机械混合所有制改革概况 ....................... 32

第一节  徐工机械简介 ......................... 32

第二节  公司及行业发展简介 ........................ 33

第五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徐工机械创新能力影响路径分析 ..... 46

第一节  公司治理体系完善 ........................... 46

一、股权结构多元化 ..................... 46

二、董事会、监事会结构优化 ........................... 48

第六章 混改对徐工机械创新能力影响效果分析

第一节  创新资源投入水平评价分析

一、研发投入与强度

研发投入是指在研究开发环节中对创新成果有显著影响的研发投资金额,研发投入金额的水平可以作为衡量企业对创新活动重视程度的指标,并且学术界一般认为,企业的研发投资金额越多,公司的创新能力就越强,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企业的研发投入越高,就代表着公司的创新能力越强。

当然,研发投入作为价值的绝对衡量指标也有其自身的弊端。由于不同公司之间的规模不一、存在差异,那么规模较大、资本实力较强的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金额就会较多,所以研发投入金额最高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的创新活动的数量最多,也不代表企业的创新能力水平最高。因此,我们在进行研发投入水平的衡量时,还需要加入对研发投入强度的分析来补充对研发投入的研究评价。对研发投入强度的衡量是指对一个公司的年度研发支出占其年度营业收入的百分比进行分析,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把创新放在重要地位的公司,往往都具有较高的相对研发投入强度以及绝对研发支出。

财务管理论文参考

图6.1展示了徐工机械2017年至 2021 年的研发投入与研发强度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