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项目管理论文格式、项目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GIS公司IT项目管理械变革分析

日期:2021年10月28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574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10111948521924 论文字数:38999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相关标签:项目管理论文

本文是一篇项目管理论文,笔者认为GIS 公司为应对企业架构调整、企业战略变更实行了一系列措施,旨在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业务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在 IT 项目管理模式的变革过程中,GIS 公司打破了原有的单一项目管理模式限制,转向多种项目管理模式并存的发展方向,同时,在原有传统瀑布型项目管理模式外,还增加了敏捷型项目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果,公司 IT 项目管理模式得到了优化,提高了对各类软件开发方式的支持,最终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和产品交付质量,企业实力得到了提升。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IT 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在软件开发行业的应用,作为一种项目管理方法,除了具有一般项目管理的框架,即启动、规划、执行、控制和结束这五个步骤①,还需要符合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规律,因此,如何选择和应用适当的项目管理模式是所有 IT 企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框架的日益发展,客户对于软件应用的开发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 IT 企业能够针对需求变化做到反应迅速、交付及时和保质保量。但是,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更偏重规划的部分,如瀑布模式,在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耗费大量时间,使得产品交付接近项目尾声,一旦出现需求偏差或变更,往往得不到及时修正,导致一个项目周期下来只能交付半成品,还需要安排后续项目去修补,从时效性和成本两方面都造成损失②。随着新型的软件开发方法(如敏捷开发)的推广,敏捷思想也被提到 IT 项目管理方法论中③。

Roger Nagel 和 Rock Dove 最早在制造领域提出了敏捷(Agility)这一概念,他们认为敏捷是企业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而发展壮大的一种方法,它是动态的,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特点。敏捷运动的领军人物 Jim  Highsmith 对敏捷的内涵给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他认为敏捷是一种应对变化的能力,使企业能在动荡的商业环境下获利。他在 2005 年提出了敏捷项目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论,即指所有利用敏捷开发方法所实施的相关项目管理都属于敏捷项目管理①。敏捷项目管理来自于敏捷软件开发,软件开发本身具有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而敏捷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在满足变化的同时控制项目成本,保证利润最大化。

尽管 IT 项目管理模式在理论层面被不断优化,但是,在实践工作中如何应用新模式以及新模式是否能为项目的执行带来改善则成为企业及其项目管理人员最关心的话题。对于初创型软件开发企业来说,从开始即采用新型的敏捷项目管理,可以确保该模式被项目管理人员所认可,进而提高项目执行力。但是,对于成熟型企业,他们已经实施传统 IT 项目管理模式多年,为了应对新的技术、业务转型或是新的企业战略目标调整而必须进行项目管理模式变革的情况下,则需要面对关于新旧模式如何转化以及如何解决管理冲突的问题。

............................


1.2  研究内容

本论文包含六个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通过收集和整理国内外 IT 项目管理研究文献、研究现状评述,着重介绍了传统瀑布型项目管理模式和新型敏捷项目管理模式的特点,并进行多方面比较,为本文研究项目管理模式变革提供相关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针对 GIS 公司背景和其 IT 项目管理模式变革的动因进行分析,总结了 GIS公司之前采用的传统 IT 项目管理模式(瀑布模式)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针对问题提出在原有瀑布型项目管理模式之外增设适应敏捷开发方式的新型项目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并总结成一套 IT 项目管理模式选择标准。其中,新型项目管理模式以敏捷开发中 Scrum 模式为原型设计。最后,通过在公司内部进行问卷调查调研了敏捷项目管理的认知度,设计了新模式的推广方法。

第五部分通过对 GIS 公司 SOPP 项目执行 Scrum 敏捷项目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内部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整理了项目组成员对首次采用 Scrum 敏捷项目管理模式的反馈,通过对项目开发各个周期中的关键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加权分析,归纳总结出现行敏捷项目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六部分总结全文的观点及研究的结论,并提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


2  IT 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综述


2.1   IT 项目管理研究现状

2.1.1  国外学者对 IT 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现状

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提出了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简称为 PMBOK),对项目管理的流程和范围进行梳理和定义。在 2012 年发布的最新一版(第 5 版)PMBOK 中明确了五个过程组和十大知识领域。其中,五个过程组包括项目启动过程组、计划过程组、执行过程组、监控过程组和收尾过程组,十大知识领域包括项目整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和干系人管理。其中,各个知识领域更细分为 47 个子过程。

PMBOK 已成为项目管理行业标准被广泛应用和采纳,IT 项目管理属于项目管理的一个分支,也符合该知识体系。

表 2.1  五个项目过程组和十大知识领域之间的关系

表 2.1  五个项目过程组和十大知识领域之间的关系

..............................


2.2  IT 项目管理模式的定义

2.2.1  传统瀑布模型的定义

瀑布模型作为传统项目管理模型的一种,最早是由温斯顿,罗伊斯在其 1970 年的一篇论文中首先提出的。他把大型软件开发过程分为设计和实现,把软件开发过程的各个工序像流水线般依次排列,并且对每道工序所涉及的人员、时间、工作内容进行细分,符合软件工程学的分层设计原则,直到 80 年代,瀑布模型一直是唯一被广泛采用的软件开发过程管理模型。

一个完整的瀑布模型把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计划与分析阶段、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开发阶段、测试阶段和上线维护阶段等六个部分,并规定了他们自上而下、互相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每个阶段的结束都有一个检查点,当前一个阶段结束后,你只需要关注下一个阶段即可。瀑布模型是最早出现的 IT 项目管理模型,在软件开发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提供了软件开发的基本框架。其过程是从上一项活动接收该项活动的工作对象作为输入,利用这一输入实施该项活动应完成的内容给出该项活动的工作成果,并作为输出传给下一项活动。同时评审该项活动的实施,若确认,则继续下一项活动;否则返回前面,甚至更前面的活动。对于经常变化的项目而言,瀑布模型毫无价值。

图 2.6  瀑布模型流程图

图 2.6  瀑布模型流程图

..................................


3  GIS 公司 IT 项目管理模式变革的动因 .......................... 23

3.1  GIS 公司简介及其运营模式 ............................. 23

3.2  GIS 公司 IT 项目管理模式变革的主要动因 ............................... 24 

4  GIS 公司 IT 项目管理模式变革的执行 ....................... 29

4.1  GIS 公司 IT 项目分类 ................................ 29

4.1.1  系统配置型项目 ........................... 29

4.1.2  创意型项目 .......................... 30

5  GIS 公司 IT 项目管理模式变革的实施 ................................ 43

5.1  敏捷项目管理在 SOPP 报表系统开发项目中的应用 ........................ 43

5.1.1  SOPP 项目背景介绍 ............................. 43

5.1.2  SOPP 项目评估阶段 ........................... 43


5   GIS 公司 IT 项目管理模式变革的实施


5.1   敏捷项目管理在 SOPP 报表系统开发项目中的应用

5.1.1  SOPP 项目背景介绍

SOPP 项目是 S 集团移动通讯产品子公司的日本分公司生产计划部门提出的一个 IT项目,旨在建立一套自动的数据收集和展示的报表系统,提高制定生产计划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在该项目启动前,生产计划部门专门设立了一个 10 人的 SOPP 小组,负责手工从各个业务系统中收集数据并制作满足各种需求的 Excel 报表,向全球 300 多家销售组织报送需要的分析数据。由于数据粒度小、时间范围大、主数据更新不及时,SOPP 小组工作量巨大,经常需要加班加点保证数据的报送,因此不得不牺牲部分数据分析的维度,影响了业务数据分析的全面性。同时,由于数据通过手工收集和手工合并,常常出现错误,对公司的生产计划制定带来一定影响。

SOPP 小组在内部讨论后,决定向 GIS 公司提出开发需求,将数据收集、整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