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项目管理论文,本文针对Q市广电网络双向改造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进行了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了进度管理计划。在项目进度管理的实践中,通过关键链方法在项目中的实际运用,可以在保证项目质量的情况下缩短了项目工期,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以往电视节目的收看方式,用户可以进行多样化选择收视途径。社会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收视行为习惯,用户可以通过按需播出的方式来收看节目。IPTV、OTT 的快速发展和视频直播平台的规模化增长给传统的电视业务带来危机,电视平台优势在逐步丧失。有线数字电视业务面临着各种视频业务的冲击,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有线数字电视业务增长变得非常困难。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电视业务的发展已出现了瓶颈,广电运营商通过电视业务进行发展已经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广电运营商在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的同时,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和产业拓展,增强市场竞争力,构建符合市场规律的业务发展模式迫在眉睫。广电原有的系统在新的形势下已不再满足新业务的需求,必须尽快地完成双向改造,尽快实现双向网络全覆盖,大力发展高清互动、宽带互联网、视频监控、视频聊天、智慧社区等相关业务,通过“互联网+”实现业务多样化发展。在视频监控、智慧社区等领域,广电应与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在一个起跑线上展开合理的竞争。未来,中国将进入万兆互联时期。随着超高清 4K、8K 节目的出现、高清监控的普及,视频流量将成倍扩大,用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广电网络公司需要尽快建设承载万兆业务的前端,尽快完成光传输网络的双向化改造,采用 FTTH 入户方式,保证业务的高质量运行。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广电网络工程项目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在广电网络建设工程项目中实行进度管理,不仅是广电工程项目建设的需要,还是广电网络企业发展的需要。广电网络企业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项目进度管理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不断发展。项目进度管理水平的高低,间接反映了企业整体的项目管理水平。广电网络工程项目特点是工期要求高、资源约束、施工技术相对复杂等。根据项目的特点,将项目进度管理理论应用到广电网络工程项目中就显得非常重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项目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实践较为丰富,项目进度管理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1917 年亨利•甘特率先提出甘特图技术,把甘特图技术应用到项目进度管理中。虽然甘特图可以反映项目的活动顺序与持续时间,但是不能解决资源调配或任务拖延的问题。1956 年,美国杜邦公司提出了关键路径法(CPM),运用特定的网络逻辑方法进行分析计算,从而判断出最适合的关键路径。1958 年,在北极星导弹研制项目中,美国海军特种计划局提出了计划评审技术(PERT)。CPM和 PERT 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项目研究人员通过建立整数规划模型的方式进行进度管理。项目研究人员研究 PERT 时使用了概率论,产生了图示评审技术(GERT);项目研究人员在 GERT 研究中引入风险决策理论,产生了风险评审技术(VERT)。[1] 1997 年,高德拉特通过约束理论思想提出了关键链方法(CCPM)。关键链方法考虑了资源的相关情况,确定在资源约束情况下的进度计划。在关键链项目管理中消除不稳定因素的方法是设置缓冲,包括接驳缓冲、项目缓冲以及资源缓冲,能够将管理过程始终维持在一个可控制的范围内。[2] 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运算能力,开始出现了项目进度管理软件。通过进度管理软件可以进行大型复杂项目的进度管理研究。
高德拉特在《关键链》一书里提出了约束理论(TOC),认为项目约束阻碍了项目在较短的时间段内完成相关事件。资源依赖性像活动依赖性一样决定了关键链。约束理论解决了延误、交付物不符合要求、超支问题。在关键路径中增加接驳缓冲、项目缓冲、资源缓冲形成了关键链。运用关键链法比传统的关键路径法更有效。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 指南)》一书中讲述了项目进度管理的七个过程。各过程之间不仅彼此相互作用,有机地关联在一起,而且还与其他内外部相关过程相互作用、紧密配合。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项目进度管理理论概述
2.1.1 项目进度管理内涵
项目进度管理是指在项目实施要求的时间内,对各项目活动进度及日程安排进行管理,实现项目的进度目标。项目进度管理主要包括七个过程。在项目进度管理各个过程中,通过工具和技术等方法确定进度目标,见图2-1。进度管理各个过程工作内容是有机关联的,通盘考虑进度管理各部分工作内容,做好与内外部相关因素的协调工作,确保项目进度管理的顺利进行。
图2-1 项目进度管理各个过程的工具与技术
...........................
2.2 关键链法应用概述
2.2.1 关键链方法应用及实施步骤
根据统计信息可以了解通常项目遵循23法则。造成项目延期完工的原因很多,主要与项目存在的不确定性有关。由于不确定性是项目的本质特征,项目管理人员通常在项目的活动加了过多的安全时间,导致项目的延期完工。高德拉特把约束理论引入到项目管理,提出关键链方法,采用50%概率预计完成时间来估计项目工期。在图2-5中,项目活动的安全时间为90%的完工概率时间与50%的完工概率时间之间的差值,以项目缓冲的形式进行。关键链法为了确保项目的整体的进度的准确性,通过假设50%的完工概率作为工期,消除安全时间,再插入缓冲,使得项目内部安全时间进行整合,尽量缩短项目工期。
由于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项目管理人员对于50%的完工概率无法接受,担心会出现“墨菲定律”所描述的情况,很有可能出现项目延期的情况;项目管理人员根据悲观时间来制定项目进度计划,项目工期会变长,有可能出现“学生综合症”、“帕金森定律”的情况。关键链法将50%完工概率的时间作为项目工期,通过增加缓冲,使得项目实施人员在前期没有浮动时间,尽可能努力按时完成项目活动,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缓冲时间真正用于有效的工作。
在项目的不确定性以及项目资源限制的情况下,根据项目活动的逻辑关系,结合项目资源约束情况,绘制项目网络图并通过计算找到关键链,进行项目进度计划的制定。在关键链进度管理中,首先进行关键链的识别,插入缓冲,然后进行缓冲区的管理。关键链的识别主要是进行关键链的确定。在缓冲区的管理中,消除项目活动安全时间,确定项目缓冲还是接驳缓冲,确定缓冲区的大小,通过缓冲区预警机制进行缓冲区监控的设置。
................................
第三章 Q市广电网络双向改造工程项目情况介绍 ...........................25
3.1 Q市广电网络双向改造工程项目背景................................25
3.1.1 Q市广电网络前端及传输网络原有架构...........................25
3.1.2 Q市广电网络双向改造工程项目背景及特点 ....................30
第四章 Q市广电网络双向改造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制定 ......................41
4.1 项目工作结构分解 ....................................41
4.1.1 项目工作结构分解的层次...................................41
4.1.2 项目工作结构分解的方法与步骤.................................41
第五章 Q市广电网络双向改造工程项目的计划实施管理 ......................91
5.1 项目进度计划的实施跟踪 .............................91
5.1.1 项目进度计划的实施..............................91
5.1.2 项目跟踪和项目报告..................................92
第五章 Q 市广电网络双向改造工程项目的计划实施管理
5.1 项目进度计划的实施跟踪
5.1.1 项目进度计划的实施
根据Q项目的进度目标、进度计划,进行进度计划的实施。项目进度计划的实施需要做好相应的前期准备工作。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建立实施保证体系,细分项目进度计划,制定相应的项目活动作业计划。项目活动作业计划的制定时需要考虑项目执行者的理解程度以及项目活动作业计划的实施难度。通过建立相关的工作规范,对项目活动作业进度进行约束,确保各个项目活动之间进度的衔接。通过Q项目进度计划的实施流程,见图5-1,确保Q项目进度计划按照流程进行实施并按期完工。
图5-1 Q项目进度计划的实施流程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虽然各地的广电网络公司正在不断地进行优化整合,但是广电网络公司存在着竞争力不强、业务种类少的问题。电视业务的发展空间有限,面临着IPTV的竞争,广电网络公司需要尽快推广点播视频、宽带、集团专线等增值业务,需要尽快完成网络双向改造。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需要重视广电网络双向化改造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 本文针对Q市广电网络双向改造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进行了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了进度管理计划。在项目进度管理的实践中,通过关键链方法在项目中的实际运用,可以在保证项目质量的情况下缩短了项目工期,取得良好的效果。 论文对Q市广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