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项目管理论文格式、项目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基于BIM技术的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以D项目为例

日期:2020年12月14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853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012090858199381 论文字数:34895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项目管理论文,本文通过引入 T 电力施工企业的 D 工程项目,首先总结了传统成本管理模式下 T企业一期工程的管理现状,对影响成本管理的多个环节进行了问题总结。其次对二期工程实施 BIM 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从成本管理的多个环节分别进行了优化,同时将 BIM 技术与传统成本动态管理理论以及挣值方法相结合,实现对工程成本的动态、实时管理,提高了 T 企业工程成本的整体管理能力。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近几年国家工程承发包模式的改革,国内电力工程业务伴随现代化生产生活的需求,格局也在逐步改变。区域范围内市场的聚集趋势非常明显,尤其当EPC 模式和政府试推的 PPP 模式联合之后,大型企业依托自身良好的融资能力和资本整合能力的优势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而规模较小的施工企业绝大多数聚集在属地的区域范围内,导致了区域范围内的同类型的电力施工企业竞争形势愈演愈烈。同时电力工程项目投标报价多数采用广联达及博微等预算软件,企业管理费率和利润率彼此透明,电力施工企业为了能够争取到工程份额,一方面要压缩自身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要控制企业的费用支出,加强成本的利用率。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效发展,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和抗风险能力等综合实力,在保留合理利润率的前提下,需要电力施工企业严格管控施工成本,实现工程项目单位成本管理的最优化。

将成本管理的理论行之有效地运用到电力工程项目,是每个电力施工企业面临的重难点问题。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虽然有多种形式,但在电力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效果却并不明显。通过对典型电力施工企业引入 BIM 技术,全面系统地优化传统成本管理环节,以 BIM 技术与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贯穿于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实施过程中总结了每个阶段的优化结果,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和行业的特点提出了一套有针对性的成本解决方案,为区域内其他类似企业提供一个可参考的管理模式。

.........................


1.2 研究范围界定

施工成本按照计入项目的类别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考虑到电力工程项目彼此间穿插作业,导致间接成本不易分摊,此次研究主要是以施工阶段电力施工企业的直接成本作为研究对象,以电力施工企业的视角出发,结合实际案例,以此来分析电力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应用 BIM 技术对成本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

项目成本管理作为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9 世纪初国外开始能够利用成本信息进行项目管理[1]。美国项目管理学会(简称 PMI)早在七十年代末针对项目管理从知识体系到具体实施提出了一整套的科学手段,率先提出了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简称为 PMBOK)[2]。Tonchia 对项目管理学会(PMI)中成本管理的三个阶段进行了概述,对成本预算的编制进行了说明,指出了进行成本控制和偏差分析的具体方法[3]。

20 世纪 80 年代,一种被称为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观点被国外许多学者所推崇[4],将项目生命周期作为项目管理的计算时间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基础[5]。美国国防部长曾在年度报告中指出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运营维护费用与项目的实施有很大的关系[6]。在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内,项目的实施阶段成本管理较为复杂,Avraham Shtub 提出应根据项目管理的需要将项目工作内容划分为各个部分,而不是以部门为基础,这种新思想扩展了传统的项目成本和进度分析,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使成本管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7]。

图 1 技术路线图

..................................


第 2 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BIM 的概念及技术特点

2.1.1 BIM 的概念

BIM 是 一 种 技术 ,被国 内 翻译 为建 筑 信息化 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Modeling),BIM 在建筑安装领域不仅仅充当一个工具的角色,而是富含各类信息的三维模型。从设计阶段出图、施工阶段管理、运营阶段维护等方面对项目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BIM 技术贯穿了建筑领域的全寿命周期,它的每一个字母都有其特殊的含义。

首先是字母 B(Building),它不是狭义范围上的一栋建筑物,而是整个建设的领域,这个领域不只是单纯的常规建筑,还可以是与建筑相关联的各行各业,例如小区变配电工程、弱电消防工程、楼宇对讲系统工程、通风工程、雨污水工程、城市管廊工程、机电安装工程等等。它涵盖的范围可以是建筑领域的某个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单体工程甚至是某个园区区域等。

其次是字母 I(Information),也就是信息的意思,它包含几何和非几何信息两种。BIM 技术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解决碰撞问题,这个功能就是利用了构件的几何信息,也可以理解成尺寸信息。除了这个模型的尺寸信息之外,其他的信息都可以叫做非几何信息,一个项目中被成功运用的非几何信息的多少,往往决定了这个项目 BIM 技术运用的深度。

最后是字母 M(Modeling),作为一个动名词,所表现的含义是一个做的过程,国内有很多的工程项目常常把 BIM 技术与实际施工建设拆分开,认为其只是一个模型,BIM 技术部门只是根据传统二维图纸进行了一个三维模型的创建过程,其本质不过是换了一种更直接的表达方式,项目实施后的管理工作还是依照传统的模式进行。工程竣工后,将产生的变更进行模型修改,交付完成。在这样工作模式下,BIM 就仅仅作为一个模型,用三维的方式把图纸或者竣工的工程搬到电脑中作为展示,这种方式自然实现不了 BIM 真正的价值。

而如果按照“模拟”来理解 BIM 中的 M,那么它就代表一个多个项目方参与建造的动态仿真模拟的过程,以项目动态模拟的结果去理解更为恰当。在项目开始实施前,由建设单位组织其他项目参建方(如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各个施工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单位等),通过在软件中按照预期的进度计划对每个阶段的工程进行模拟建造,使各方对工程的整体概况都有所掌控,真正实现了应用 BIM 参与工程全生命周期建造的过程。

.......................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目标成本理论

为保证企业预定合理利润,以项目目标能够实现为前提,全员共同参与的一种预计成本值称之为目标成本,目标成本值的来源较多,可以是工程合同价与工程预算中的投标预算成本,也可以是工程款支付和工程合同价中的工程合同价,可以是同期项目的计划值,也可以是已完成项目的实际值,不同的对比对象有不同的目标成本值。

对于企业施工阶段的目标成本管理,应将建立在企业预算定额基础上的计划成本作为目标成本,通过对目标成本按项目构成分解成相对应的目标值,作为成本管理的实施对象和计划值,项目实施过程中运用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分析、核算、考核等多种管理策略实现对成本目标的控制做到事前预测,实施过程中的实时跟踪分析纠偏,实施后的成本核算、考核和监督的全过程控制。

目标成本管理的核心是以目标作为导向,将成本目标分解到项目的每个分部分项上,形成单位数量的目标成本,在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将预期目标成本与实际发生成本对比分析,找到影响目标成本偏差的因素,进而寻求降低实际成本的途径,同时对后期的成本管理体系优化和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目标成本管理的侧重就是事前控制,因此在企业内部需要一套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作为支撑,将传统的工作重点从事后分析考核向事前控制转移,同时强化全员参与的成本责任意识,把全体员工和生产经营全过程纳入到成本管理控制的范畴,既控制实际成本的投入又控制费用的支出,以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实现成本效益达到最优化。

图 2 动态控制原理图

...............................


第 3 章 T 电力施工企业传统成本管理现状......................19

3.1 T 电力施工企业介绍.............................19

3.2 T 企业传统成本管理现状分析.............................20

第 4 章 基于 BIM 技术的成本管理优化...................... 30

4.1 总体策略...................................30

4.2 可行性分析.....................................30

第 5 章 基于 BIM 技术的成本管理实施效果与分析................. 49

5.1 投标阶段...................................49

5.2 施工准备阶段.............................50


第 5 章 基于 BIM 技术的成本管理实施效果与分析


5.1 投标阶段

工程项目投标阶段,一般来说多数投标文件由三部分构成(即商务部分、经济部分、技术部分),从商务标的角度出发,通过提取 BIM 模型中的数据,能够实现对招标项目的准确投标报价,为企业在投标过程中做出合理决策提供支撑,以避免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费用增加,减少设计图纸错误带来的经济损失。从技术角度出发,投标单位利用 BIM 技术三维模拟功能制作电子标书,给采购单位直观展示施工方案,提高了技术标的量化评分,增加中标的机会。

1)投标阶段借助 BIM 技术实现不平衡报价

通常情况,招标公告发出后,到投标截止之日,投标单位的准备时间很短,时间基本在 20 多天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多数投标单位来不及做出快速的响应,只能侧重对招标工程量中大件价高的设备进行核对工程量,来不及对招标所有的工程量进行详细复核,小宗材料可能直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