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项目管理论文格式、项目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山东亚泰机械有限公司港口用集装箱吊运机建设项目可行性管理研究

日期:2018年10月16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726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1809111107564094 论文字数:43322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项目管理论文,本文通过对山东亚泰机械有限公司港口用集装箱吊运机建设项目的预计实施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寻找该项目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具体且可复制的合理化建议。以山东亚泰机械有限公司港口用集装箱吊运机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运用项目管理学科中关于可行性研究和财务评价的相关理论和依据,对该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


1 绪论


1.1 项目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项目研究背景

(1)港口用集装箱吊运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国际背景

海洋运输满足了国际贸易中 90% 以上的运输需求,其中以集装箱作为最主要的运输载体,在国际航运业发展中起着独一无二的作用。2018 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关领域专家预测,2018 年世界贸易增长率将达到 3.8%,增幅较 2017 年提升 1.9 个百分点。在经济发展环境日益改善,世界范围内经济和贸易增速持续加快的背景下,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以内全球性海洋运输对标准集装箱的需求增幅必然会继续扩大。据克拉克森预测,2018 年全球集装箱运输将会保持 4%以上增长,增幅较前一年提升 0.8 个百分点。巨大的集装箱运输增长需求一定会拉动集装箱吊运机的需求量增长。

集装箱吊运机集叉车功能和汽车吊运功能于一身,功能多样,主要用于集装箱码头、铁路中转站、以及集装箱货场,具有功能多样、操作灵活、作业幅度大、场地利用率高等特点,结合港口码头的特点,港口用集装箱吊运机很好的适应了这些要求,在未来建设大型化、高效化、集约化的现代化港口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全球港口机械产量以每年近 20%的速度增长。
(2)港口用集装箱吊运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国内背景

国家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端制造业发展规划,“一带一路”规划成为国家经济结构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必将带来海洋运输的迅猛增长。我国的边界中约有 1.8 万公里的海岸线,从世界范围来看,沿海不冻港口的数量我国也是名列前茅的,不冻港口是发展海洋运输的必要条件。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引擎。我国的主要港口都与世界各国主要港口之间开辟了许多定期或不定期的海上航线。海洋运输在我国对外经贸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可行性研究是跨行业、技术、经济、自然、管理等多学科的一项综合性、实用性科学技术,由于其准确且可信赖,能够真实反映项目的社会和经济属性,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项目投资、工程建设、企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决策中。随着大数据分析和测算模型的不断完善,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理论和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作为工程项目投资、建设首要的、必不可少的依据,其实践活动结合理论研究得以更加快速发展。

国外可行性研究理论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可行性理论研究初级阶段。这一时期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工程项目发展迅速,为了更好的保证工程项目投资的科学性、准确性,主要通过可行性研究财务评价的方法,作为项目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依据。主要以企业的需求为根本驱动,通过对项目经营期内未来收入和支出的纵向比较来判断该项目是否可行,本质上就是简单的财务评价。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手段单一、过程简单的财务评价已无法满足政府和企业对项目投资决策高层次、准确性、多元化需求。针对这一问题,1844年法国工程师让尔.杜比发表了《公共工程效用的评价》,提出了“剩余者消费”的思想。这种思想引起了许多专家的注意,特别是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他在前者的基础上,扩大研究的范围及基础,经过多方面、多空间的研究,正式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经济发展的方式不断变化、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以此为依托这种思想逐步发展成社会净收益的概念,成为现在可行性分析理论中“费用-效益”分析的基础,是现代可行性研究理论体系的雏形,强调政府在进行公共工程项目投资决策时,要从整个社会角度衡量投资的得失。

.........................


2 亚泰机械吊运机建设项目概况


2.1项目建设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省时强调指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环渤海湾蓝色经济区。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驱动力,将对山东新经济形态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起点、高技术、高产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培育出山东半岛海洋产业发展的新动能,进一步提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技术优势,以青岛港为山东海洋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化的龙头,优化港口内部结构,整合港口原有的航运资源,加快青岛港原有公用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内部挖潜,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加快港口大型化、专业化码头建设。以“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等国家战略为依托,培植在国际上有一定竞争力的大型港口群,形成以青岛港为核心,烟台港、日照港为骨干,威海港、潍坊港、东营港、滨州港、莱州港为支撑的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
随着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中国海上交通运输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海运量不断增长,中国海运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已成为繁荣全球海运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海运业的迅猛发展,其市场环境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尤其是中国政府采取积极的对外开放和与国际海运惯例接轨的海运政策法规,为海运业提供了“竞争、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中国海运从业者,包括来华投资经营的外商必须时刻了解、研究自身所处的市场环境,才能审时度势,掌握航向,在不断遇到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中,得以发展壮大。

集装箱吊运机集叉车功能和汽车吊运功能于一身,主要用于集装箱码头、铁路中转站、以及集装箱货场,具有功能多样、操作灵活、作业幅度大、场地利用率高等特点,结合港口码头的特点,港口用集装箱吊运机很好的适应了这些要求,
在未来建设大型化、高效化、集约化的现代化港口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全球港口机械产量以每年近 20%的速度增长。
........................


2.2产业政策与行业准入

高端装备制造业居于机械设备制造行业的最前端,行业引领作用突出,投资回报率高于其他同行业企业,代表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水平,反应国家的综合实力,一直是国际竞争的焦点。 2016 年 8 月 19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制造业创新中心等 5 大工程实施指南的通知》,引领未来 5 年至 10 年我国高端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目标。港口用集装箱吊运机作为海洋经济高端装备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中国制造 2025》将突破短板、解决技术瓶颈、智能化工艺、引领国际标准作为发展目标,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关键超越。

高端装备制造一直以来是一国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高端装备制造引领整个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和技术标准,其核心在于将创新放到发展的首位。对于企业而言,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机遇面前,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持续创新,对高端装备制造业来讲科技创新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关键设备的研发能力得到了提升,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企业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机遇,不断开拓创新。

《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 年)》提出要集中优势资源,着力突破大飞机、军用、民用航空发动机及民用航天、核电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燃气轮机、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高性能医疗器械、先进农机装备等一批高端装备,不断提升我国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港口用集装箱吊运机作为海洋装备的一个门类,符合产业政策。

............................

3 亚泰机械吊运机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与风险评估..................... 42

3.1 投资估算....................... 42

3.1.1 估算依据及说明 ..................... 42

3.1.2 投资估算...................... 42

4 亚泰机械吊运机建设项目环境与社会影响分析.............. 58

4.1 项目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价的依据和标准.................. 58

4.1.1 大气环境质量及大气污染排放依据和标准................. 58

4.1.2 水环境质量及污水排放依据和标准......................... 58


4 亚泰机械吊运机建设项目环境与社会影响分析


4.1 项目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价的依据和标准

4.1.1大气环境质量及大气污染排放依据和标准

基于大气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根据新《环境保护法》规定,该项目对大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类标准,同时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中表1“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标准;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 501-2007中二级标准。该项目在工程施工、设备安装、生产线试运行、正式投产等各个环节,都必须切实遵守大气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环保设备及时到位,平稳运行。

4.1.2水环境质量及污水排放依据和标准

基于水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根据新《环境保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