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栏目提供最新职称论文格式、职称论文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管理要点分析

日期:2023年05月27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95
论文价格: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305222050557011 论文字数:1989 所属栏目:职称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相关标签:职称论文范文

本文是一篇职称论文,文章首先介绍了BIM技术的内涵及应用意义,然后总结了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管理要点,并提出了BIM技术应用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措施,旨在促进建筑工程管理创新,为管理人员提供新思路。

1  BIM技术的内涵

BIM技术是一种建筑领域新型数字化技术,具有诸多应用优势(见图1)。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实现了传统管理方式的创新,可将工程建设环节由二维平面转移至立体三维空间。管理人员可实现建筑信息整合分析及应用,以此为基础创造一个与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一致的三维信息库。在三维信息库内,管理人员可随时调取各类施工信息及管理信息,其中涵盖工程建设专业信息、工程建设推进信息及工程建设难点与重点信息[1]。在信息整合下,施工效率得到显著提升,管理工作集成水平不断提高。此外,将BIM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相结合,能够使各环节实现精准化管理。利用信息模型及交流平台,促进各部门及人员之间的沟通及协作。管理人员能及时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环节存在的隐患与不足,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实施优化,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水平,促进我国建筑工程业健康发展。

职称论文参考

2  BIM技术的应用意义

2.1 动态展示

BIM技术能够实现数据信息立体化应用,这种技术新突破是传统平面图像无法做到的,能够使管理人建筑工程各项信息。与传统应用施工图纸实施施工环节管理相比,是一个新型概念。BIM技术具有渲染功能,能够实现建筑工程宏观角度立体渲染,可以为设计人员实施方案调整提供新的思路,为后续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数据保障及技术支持[2]。

2.2 节约成本

传统施工模式具有粗放化特征,很难实现精细化管控,究其原因主要是施工环节涉及数据信息十分庞大,管理人员无法对各项信息进行利用,仅能依靠管理经验实施日常管理,拟定施工计划。而BIM技术能够使管理人员快速准确掌握各项数据内容,为施工计划制定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数据保障,减少仓储环节、物流环节及使用环节人力及物料的浪费情况,具有节约成本的作用。

2.3 施工模拟

现阶段,建筑工程结构愈加复杂,管理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应用BIM技术,管理人员可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对现场施工情况展开模拟(见图2),准确、直观、清晰地掌握预期要求与实际推进情况是否存在差异,便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掌握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状况,从而使设计及施工方案内容更加合理、完善,降低质量问题及安全问题发生率,避免后续返工,可提高质量管理效果。

职称论文怎么写

2.4 冲突控制

避免或降低冲突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点内容。在建筑设计环节中,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时常出现沟通不当的现象,导致设计内容存在碰撞。绝大部分设计问题是在出现后才能采取针对性策略解决,而BIM技术能够在前期阶段实施碰撞检查,利用碰撞检查对设计方案内容进行完善,避免施工环节存在错误问题或返工。例如,在施工前技术人员可模拟掌握管线方案细节,再实施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对施工环节有一个直观的掌握,降低施工环节错误操作发生率,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水平。

3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管理要点

3.1 项目规划管理

在建筑工程规划阶段,工作重点主要集中于协调业主及产品之间的关系。将BIM技术应用至建筑工程规划阶段,能够最大限度地掌握施工现场具体情况,便于后续施工环节技术选择可行性分析的展开。例如,从以往情况来看,建筑工程规划阶段需展开设备可行性分析,这不但会消耗大量的资金,还会损耗大量的人力成本,不利于管理工作高质量建设。而在BIM技术的影响下,施工单位可根据业主对建筑工程提出的施工要求及工程现有资金展开施工环节模拟分析,以最小的成本支出获取最高的施工效益,缩短建筑工程施工工期。此外,在建筑工程规划环节中,设计人员还可应用BIM技术实施建筑工程定位,将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与周边环境相整合,提高建筑工程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3.2 立项决策管理

项目立项也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水平,应在立项阶段完成施工方案及投资方案讨论。将BIM技术应用至建筑工程项目立项环节中,研究人员能够获取最为准确的结论,准确掌握建筑工程所属地区地质特征、环境特点等多项信息,以此为基础做出最为科学的项目立项决策[3]。

3.3 施工风险识别管理

施工安全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的管理对象,在具体工作落实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利用针对性的管控手段,对各项危险因素实施控制。将BIM技术运用至建筑工程管理中,能够对施工进度推进情况及各项施工资料信息实现整合,通过三维模拟,将各项信息呈现出来,便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准确掌握潜在的施工风险,再根据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故,拟定风险预防方案。此外,将BIM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结合,还能够对不同施工环节可能会遇到的风险实现全面的把控,应用BIM技术可视化功能明确不同等级危险区域,安全区域可应用绿色表示,普通危险区域可应用蓝色表示,重大危险区域可应用紫色表示。利用不同颜色对不同区域实施划分,根据不同安全等级采用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方法。

3.4 施工方案及工艺模拟管理

应用BIM技术,建筑工程各施工环节能够实现全过程模拟,当各工序统筹规划后,管理人员在管理决策制定阶段可取得可视化保障。在施工展开前,借助BIM技术对各工艺进行虚拟展示。尤其是对于新工艺、新技术等,利用三维立体化的模拟,可以降低人为因素对工艺技术应用产生的不利影响。

4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措施

第一,应科学选择工程设计软件,确保设计软件与硬件设施及BIM技术兼容,依托BIM软件提高建筑工程建设效率,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第二,在应用BIM技术应用时,施工单位应拟定完善的管理标准,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规范化水平。第三,为了提高BIM技术下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施工单位应加强管理队伍建设,确保各管理人员掌握BIM技术应用要点,加强日常工作实践,结合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做好管理方案完善,发挥出BIM技术在各阶段的重要作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用BIM技术能够实现对建筑工程整体施工内容的深化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对工程具体施工进度进行可视化展示和管理,实现对工程施工的动态管理。为了充分发挥出BIM技术的重要作用及价值,管理人员应掌握BIM技术的内涵及特点,将该技术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全过程相互整合,提高项目规划、立项决策、施工风险识别、施工方案及工艺模拟、施工进度、施工成本、施工质量、竣工验收管理质量,确保各项施工环节有序展开。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