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随着国家对全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国家加大了对各中小型医疗机构的支持与投入,先后出台了许多配套政策。进入实施阶段的有全民医保、分级诊疗制度、药品零加成等创新举措,解决“看病难”上下了许多功夫,已经初见成效。“看病贵”的问题,还在逐步解决中,其中重要的措施就是一方面加大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的投入,另一方面是控制医院的运行成本。2016 年 8 月,习总书记在全国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民的小康。这让人民的健康意识也不断加强。为了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器械给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方面带来隐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高度重视,于 2016 年 2 月 1 日出台《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第 18 号令),重点加大各医疗机构对医疗设备在使用环节方面的监督和管理,要求各单位加强医疗设备的质控、维护、保养、检测以及日常运行管理等工作。这一政策出台和实施,对各医疗机构的维修、保养能力以及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综合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了,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医学知识、熟悉本行业有关法律法规、精通专业外语尤其是英语等等。
为了更好满足患者就医需求,医疗机构大量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诊疗设备来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一方面解决了许多患者的疑难病症,另一方面也因各临床科室对医疗设备操作欠规范、仪器设备使用量大,超负荷运行以及不重视医疗设备精细化管理等问题,导致仪器故障率高。因此医院现有的设备管理模式很难满足各临床科室对医疗设备运行保障的需求,同时也很难达到医疗行业监管部门提出的具体要求。
由于患者的期望值不断提高,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医疗设备的使用安全必需有效控制,否则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很难保证,易引发医患矛盾,导致医疗事故,若不有效控制,可能引发社会矛盾。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对 SCJY 医院传统维修、保养、设备管理模式的深度剖析,并对该院引入医疗设备管理服务新模式进行系统研究,结合设备管理相关理论,提出SCJY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创新策略,系统性地解决 SCJY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不断地提高该院医疗设备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大可能的保障设备的完好率,降低设备维修成本,提高设备效能,降低医疗风险,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
二、研究意义
目前,各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资产总值占医院固定资产总额的50%左右,医疗设备管理水平,将是直接与医院成本控制以及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正相关。通过对SCJY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模式创新进行系统性理论与实证研究,旨在帮助各中小型医疗机构提升医疗设备完好率以及设备综合管理能力。SCJY医院开展了医疗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为医疗设备提供一站式、一体化、全方位服务,让在用医疗设备长期处于稳定、良好的性能状态,让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医疗设备保值、增值。通过研究SCJY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模式改革对于地市级以下的中小型医院在提升医疗设备管理水平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见,具有较强的实证研究价值。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设备管理理论
一、 设备管理
(一)设备综合管理
设备综合管理是指设备全寿命周期内,企业或单位从管理的顶层设计上,运用整体性、系统性、长远性思维,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使设备在整过运行期间成本最低,设备完好率最高、综合效益最好。设备综合管理主要包括 3 个特点:一是管理中实现人人参与。二是从设备引进、使用到报废全程参与管理,三是仪器的价值管理。全过程管理是基础,全员参与是手段,价值管理是目的。
设备管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先进仪器设备用于生产和生活中,为此对设备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为这门学科的发展带来机遇,结合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科学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 2 个阶段,分别为传统设备管理和设备综合管理。传统设备管理的理论核心是单一的维修管理,工作侧重于设备使用环节设备故障处理,聚焦事后维修,仅强调技术管理,缺乏整体性、系统性预防管理思路。设备综合管理是在设备维修管理的基础上为了提高设备的管理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运用设备综合工程学的成果,吸取了现代管理理论,综合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设备管理理论和方法。设备综合管理是广义的设备管理,即设备的技术和经济的全面管理,要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该学科是在总结其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工业生产设备管理理论和引进国外医学设备管理的先进理论和方法,结合目前的工作实践,研究探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医学设备管理活动过程所存在的内在联系与规律,以及在管理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管理方法与技术。
.....................
第二节 SCJY 医院现有医疗设备管理模式及其优劣势分析
SCJY 医院传统医疗设备管理由设备管理科牵头,承担医院的医学装备管理工作(除采购以外),如图 3.2 所示,设备管理科拥有主任 1 名、设备管理人员1 名,配备 6 人的自建维修团队,结合设备供应商以及小型专科医疗设备维修公司力量,对全院医疗设备开展维修与管理服务。采购办负责全院所有物资、耗材以及药品采购。设备管理科负责设备、器械的全寿命周期的管理。设备专业管理工作由设备科主任、设备管理员、维修班长组成管理小组负责。具体承担 2个职能,一个是设备管理职能,主要负责医院设备的调研、考察、设备资质报批、采购论证、设备信息的统计、设备质控检测、设备验收、调拔、报废评估、设备档案管理以及设备日常运行管理职能,另一个就是医疗设备技术保障职能,成立了一个维修技术团队,负责全院 1.8 亿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以及应急保障等工作。设备的维保工作采取的是以医院为主结合其它社会资源的混合模式。如图 3.3 所示, 现有医疗设备管理模式具体包括以下 3 种。
............................
第三章 SCJY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现有模式及问题分析.......................16
第一节 SCJY 医院简介..................16
第二节 SCJY 医院现有医疗设备管理模式及其优劣势分析.......................17
第四章 SCJY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模式创新.......................29
第一节 创新模式的引入......................29
第二节 JY 模式的含义.......................29
第五章 SCJY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模式创新的保障措施...................44
第一节 组织保障.........................44
一、 成立设备管理创新项目小组........................44
第五章 SCJY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模式创新的保障措施
第一节 组织保障
一、 成立设备管理创新项目小组
为了工作的稳步推进,院领导高度重视,医院成立设备创新管理推进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任副组长,医务科、护理部、信息科等职能科室主任、临床以及医技科室主任担任成员。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设备科,负责医疗设备管理创新项目的日常工作,由设备科科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各临床科室设备管理人员和公司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医疗设备管理创新项目”实施小组,负责项目的动员、宣传、推广和具体实施。建立了“三级”(院领导、中层干部和设备管理员工)动员机制和项目实施组织机构,通过多种形式动员全员参与本项目的推进工作。
(一)院方领导高度重视
建立“一级”动员机制。医院在院级领导层面通过会议、简报等形式加强宣传,包括医疗设备创新管理的具体实施 9 步法,以及为院方免费安装专业医疗设备管理软件 1 套,供医院免费使用。为确保管理效果,院方需积极配合,让各位领导明白专业医疗设备管理软件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不断提高医院各级领导对使用该软件的认可度,使医院各级领导对使用设备管理软件具有较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激励中层干部推进实施
建立“二级”动员机制。认真部署,组织召开设备科长、信息科长和相关科室主任的中层干部宣传动员会,通过相关激励措施和考核评价机制,认真部署设备管理软件的推进和实施。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随着新医改对县级医院发展的大力支持,以及分级诊疗和全民医保制度的进一步推行,县级医疗机构就诊患者不断增多,客观上要求医院提升医疗效率,医疗设备作为医院建设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诊疗过程中担负着重要角色,而科学的医疗设备管理模式能够使医疗设备实时处于良好的性能状态,是精准医疗的可靠保障。本文以笔者近 20 年从事医疗设备技术与管理的实战经验为基础,结合设备管理相关理论,运用调查研究、数据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借鉴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相关理论,选取 SCJY 县级综合医院为研究对象,对近 3 年来医疗设备管理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改革传统的医疗设备管理模式势在必行。由于医院的医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医疗设备管理模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