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学前教育论文,本研究以农村民办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质量为切入点,进行了系统且深入的调查。为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本研究采用《中国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量表(城乡版)》作为评价工具,该量表在学前教育领域具有广泛的认可度和应用价值。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幼儿园的发展提供新契机
2017年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依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其中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重中之重①。之后又在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一报告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等重要原则,旨在推动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②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国情提出要推动乡村振兴这一战略部署,将乡村振兴要与精准扶贫紧密联系起来,提出要扶贫先扶智。
教育是强国之根本,也是强乡村之根本。乡村学前教育作为乡村教育发展的启蒙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幼儿而言,这一阶段是他们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发育的关键期,因此,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乡村学前教育也对乡村建设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当前国内大部分乡村较为忽视学前教育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乡村学前教育功能出现错位。为此,党和国家为平衡并扶持乡村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乡村教育建设的发展,积极推动乡村幼儿园和所有乡村幼儿学校的教育功能发挥。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乡村教育建设,包括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等。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学前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被视为重中之重,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普及和普惠,保证教育质量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在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质量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于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质量缺乏系统和全面地了解。此外,传统陈旧的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已不能够适应幼儿健康发展的需要,因而,研究农村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质量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政策分析和实地调查,围绕《中国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量表(城乡版)》子量表一:物质环境创设,对农村民办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质量展开调查,了解的发展现状,挖掘出影响农村物质环境创设质量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丰富相关研究做出贡献。
(二)实践意义
通过对农村民办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质量整体发展水平的调查,了解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一线工作的幼儿教师在理解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基调上,走出固有模式,引导幼儿园工作者能够利用学校的资源创设出高质量且可利用率高的物质环境。此外,通过提升农村民办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质量,还能够为缩小研究地区Y 区、E 区、S 县、F县内城市公办幼儿园与乡村民办幼儿园之间的差异提供参考,让农村学龄儿童都能就近选择优质幼儿园。
第二章 农村民办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质量情况调查结果
一、农村民办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质量的总体状况
由表2-1数据可知,样本地区20所农村民办幼儿园的20个项目的平均得分仅3.940分,标准差为0.413分,农村民办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低于一般标准(5分),这说明农村民办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质量水平总体偏低。农村民办幼儿园的极小值和极大值的差异为2.079分,标准差为0.532,反映出样本地区的20所农村民办幼儿园在物质环境创设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农村民办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质量较低的占比相对较大。
从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质量的七大维度出发,样本地区的农村民办幼儿园在各维度得分均值偏低,低于一般水平(5分),其中保教人员个人/工作需要的满足(2.713分)这一维度得分较低,其均值低于及格水平(3分),说明幼儿园保教人员对于工作需要的满足感处于较低水平。而在室内空间(5.150分)、室内空间安排与利用(4.100分)、家具设备(4.438分)三个维度上均高于总体物质环境创设质量的均值(3.940分),提高了物质环境创设质量的总体水平,反映出当前农村民办幼儿园在这三个维度的发展中处于相对良好水平。
二、农村民办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质量的差异分析
(一)物质环境创设质量的幼儿园等级差异
根据B市现有幼儿园等级评定标准的规定,将研究中的农村民办幼儿园按照等级分为一级园、二级园和三级园。为了探究不同等级幼儿园在物质环境创设质量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我们以幼儿园等级为自变量,以总体质量总分及各维度质量得分为因变量,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2所示。
由表2-2可知,不同等级的农村民办幼儿园在物质环境创设在总体质量、室内空间安排与利用、家具设备、游戏材料以及墙面布置与作品展示等方面的差异均极其显著(P=0.000)。这表明不同等级的幼儿园在这些方面的投入和重视程度存在明显不同,从而导致了物质环境创设质量的显著差异。
第三章 农村民办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44
一、农村民办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质量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44
(一)基层政府的扶持与监管力度 .................................... 44
(二)物质环境创设质量的评估标准 .................................. 45
第四章 农村民办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质量的提升建议 .......................... 50
一、基层政府层面 ................ 50
(一)加大对农村民办幼儿园的资金支持和投入 ........................ 50
(二)完善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质量评估标准体系 ...................... 51
结语 ........................... 57
一、研究结论 ........................ 57
二、研究反思 ............................ 58
第四章 农村民办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质量的提升建议
一、基层政府层面
(一)加大对农村民办幼儿园的资金支持和投入
基层政府对农村民办幼儿园的资金支持和投入程度是物质环境创设质量提升的必要条件。高质量的学前教育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当基层政府未能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时,那么幼儿园需要自己承担部分甚至全部的费用以保持正常运作。
一方面,基层政府要为农村民办幼儿园提供资金的支持,农村民办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创设支出都是办园方个人出资,所以政府更要给予必要的扶持,才能保证农村民办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质量。应针对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水平远低于城市的现实,出台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专项优惠政策,应在国家财政性教育预算中单项列支学前教育事业经费,在中央、省、市、县等各级财政中设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经费,并保障农村学前教育帮扶经费,给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提供物质保障。①农村民办幼儿园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基层政府资金投入和支持的力度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落差,对农村民办幼儿园的补贴款都是固定的,资金额度少,申请流程繁琐,这就导致了物质环境创设需要靠园所自己承担。
另一方面,基层政府除了要持续增强对农村民办幼儿园的财政扶持力度,特别是在保教费用和物质环境建设方面的补贴。这种支持不仅有助于提升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质量,还能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确保农村地区的儿童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同地区和不同园所的现实条件、发展需求和经济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制定幼儿园财政补贴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在合理范围内简化园所补贴的申请和审批流程,使补贴更加弹性化和个性化,以满足各幼儿园的实际需求。同时,还需要加强对补贴资金的监管和评估,确保补贴资金能够专款专用,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使作为利益主体的农村民办幼儿园深刻地感受到政府对其良好发展的坚定支持,增强对物质环境创设的信心。
结语
一、研究结论
对当前农村民办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质量进行调研,旨在深入了解现状,并为质量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农村民办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物质环境创设质量的提升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通过调研,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农村民办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实际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有针对性地改进策略,推动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本研究以农村民办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质量为切入点,进行了系统且深入的调查。为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本研究采用《中国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量表(城乡版)》作为评价工具,该量表在学前教育领域具有广泛的认可度和应用价值。在样本选择上,挑选样本地区的20所农村民办幼儿园的40个样本班级进行了非参与式观察和评分。为更全面地了解农村民办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实际情况,研究者对教师或园长进行了访谈,从而收集大量真实有效的第一手资料。在数据分析方面,使用SPSS 25.0统计分析软件,通过对观察评分和访谈资料的整理与编码,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等,为研究结果的呈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本研究不仅揭示了农村民办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质量的现状,还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研究结果以客观、清晰的方式呈现,旨在为推动农村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研究发现,国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这体现了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学前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起点,是构建国民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