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虚拟团队的特征及其协调管理》------团队管理论文写作指导
一. 虚拟团队及其特征
虚拟团队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过程的不断推进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是组织适应快速变化环境要求的结果。所谓虚拟团队,是指利用通信与信息技术踌越时间、空间、组织与文化等界线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集合体,他们相互依核、相互作用,目的在于实现共同的战略目标。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粉出,虚拟团队与传统实体团队的最大区别在于成员来自于非常分散的区城,超越了时间、空间、组织、文化、宗教等的限制,成员之间依赖数字技术实现基本的沟通与协调。
从整体上看,虚拟团队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团队,具有团队的一些基本特征。同时,作为信息经挤时代的一种组织创新形式,它也具有明显的信息时代组织的特征:首先,虚拟团队是一种网络式的组织构架,每个成员作为网络中的一个结点,都具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都可以根据需要获取、传递组织内、外部信息,并及时作出决策。成员与成员之间又有着互补合作的联邦似的关系,他们相互配合,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综合效应。其次,虚拟团队是动态的,具有高度柔性。虚拟团队是以战略目标为导向建立起来的,根据不同的盆要,可以组建不同的团队,如短期的或长期的、紧密的或松散的。
因而,虚拟团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从团队成员的工作方式而言,也是柔性的。团队成员不再一定依赖于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办公场所而运作,不再受刚性的工作时间的约束,他们的工作模式逐步转向虚拟的工作模式,如远程办公、旅馆办公、网上办公、家庭办公、流动办公等工作模式。再者,盛拟团队具有相对分散性。成员来自非常分散的地区,可能属于不同的区域或组织,可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或风俗习惯。团队成员之间以共同的项目工作为基础,而效率则建立在相互的信任和配合上。
二、管理虚拟团队要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1.沟通问题。成员间的有效沟通是团队效率的保证,而盛拟团体成员来自于非常分散的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这必然使相互之间的沟通产生困难。首先,成员之间缺乏相互接触时所具备的特征,如无法感知语言信息、形体信息、行为信息所表述的惫见、观点、态度等,而这些特征住往是提高团队效率,创造一流业绩的先决条件。其次,成员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传统、风俗习惯等等,不可遵免地会产生文化冲突。此外,成员之间的钩通一般仅限于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减少,然而非正式沟通往往有助于成员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组织的技术创新,有助于成员体验团队文化,有助于成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有助于团队凝聚力的形成。这种交往的减少容易使成员产生孤立感和焦虑感,成员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会趋于疏远,并导致缺乏对团队目标的认同。
2.协调问题。其一,虚拟团队每一成员都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要把这些强势个体揉和在一起,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其二,每个成员都处于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作息时间、不同的工作顺序、不同的工作方式等,这也给整个团队的协调增加了难度。其三,成员间的沟通依核于现代信息技术,而有的成员可能不会使用这些技术,如不会收发E一man,不会上网等等,每个成员的技术熟练程度也可能不同。
3.道德风险问翅。虚拟团队的特点决定了远程管理是其主要管理方式,这就给成员个体充分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规避义务或责任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每个团队成员都是理性的,都拥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轻易离开所处的团队,这不仅会造成团队人才的流失,影响项目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也可能造成知识、信息、技术秘密等的泄汤,给组织带来严重损失。
4.技术手段问扭。现代通讯设施是构造虚拟团队的基础,通讯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如停电、机器损坏、线路断裂、网络阻塞等,沟通就会被完全中断,从而影响团队的正常运转。
三、虚拟团队的协调管理
1.调整成员角色定位。虚拟团队成员一般以知识型员工居多,远程管理使得组织的监督与控制功能弱化,这种情况下,仍然沿用传统的成员定位是行不通的。在虚拟团队中,擂要对成员重新定位,把他们从“劳动者,角色转为“会员”角色。作为会员,他们需签订会员协议,享有相应权利和责任,最重要的是参与管理。
2.明确团队的战略目标。
“地方”,而是由所有团队成员组成的一个虚拟的“社区.。在盛拟团队中,战略目标是领导关系的替代,本论文来源于无忧论文网(http://www.51lunwen.org/ )明确的目标是成员协同工作的基础。因此,团队在建立之初,要尽盆让每个成员了解团队的目标和远景,并及时获取员工的反该信息,在互动中加深对目标、任务以及在团队中的角色的理解。此外,在团队运转中,要尽且掌握每一成员的工作状况。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偏差。
3.建立信任关系。可以说信任的建立和维系是虎拟团队管理的核心问题,相互信任是应拟团队运作的基础。团队对成员的信任其实是一种信心,即对成员能力的信心,以及对他们忠诚于团队目标的信心。在团队中建立信任关系,首先意味着要承认“个体”,即充分认可、接受和尊重成员个体的知识、技能、态度、行为、文化、信仰等,同时要具有强烈的产权保护意识。其次,要对组织进行重新建构,建立任务封闭式的独立工作单元,使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充分发挥知识结构优势,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当然,这种封闭式工作单元如果不能及时跟上市场、客户和技术的变化,则会给整个组织造成巨大损失。
4.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首先,在给予充分信任的同时,必须保证个体目标和整个团队目标的一致性,这就要求把信任和契约联系在一起,以契约的形式明确成员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其次,在把握虚拟团队成员组成特点的基础上,深人研究各虚拟成员的需要,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如建立良好的团队环境(技术条件、学术氛围、团队文化等)、提供挑战性的工作、给予丰厚的回报、组织跨地域学习、交流等等。众所周知,建立团队激励机制的最大困难在于难以衡量个体的业绩,这也意味着在虚拟团队管理中,往往需要把激励机制建立在团队产出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激励框架要有对团队内部协调性的刺激,通过把个人收益和团队业绩结合起来,促使成员在创建团队绩效中更加努力。
5.虚拟团体技术手段的管理与协调。信息通畅是虚拟团队正常运转的根本保障,因此,技术手段的可靠是团队应该关心的首要问题。首先,团队要选择适合的、可靠性强、效率高的一种通讯技术作为团队的主要沟通渠道,同时要交叉运用多种沟通方式,以防止某种技术手段突发故障而影响整个团队进程。其次,要加强对技术设施的配备、技术手段的使用、更新以及开发的管理,并及时对成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此外,可在团队中安排一到两名专业技师,其主要职责在于排除突发故障,并负责技术设施的开发、安装和调试等。
6.虑拟团队知识信息的管理与协调。在虚拟团队网络中,每个结点都是知识和信息的积聚点,这些知识和信息在整个网络中的流动,必将大大提高整个团队的竞争优势,提高创新能力。因此,在注重发挥成员个体比较优势的同时,通过互动式学习和交流,建立起知识与信息共享和内部环境。同时注重培养知识与信息共享的文化氛围,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和信息分享。此外,为了减少信息交流中的丢失、失真与误解,可在一定范围内实行信息标准化,以规定的格式、编码等实现信息的传递。
7.虚拟团队跨文化的管理与协调。文化差异问题是虚拟团队管理中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为此,首先可以通过文化敬感性培训,让成员了解文化差异的状况,以及可能带来的相应问题,使成员接受和认可他人的文化背景,尊重他人的语言风格以及行为习惯、宗教信仰等,以减少因不同文化带来的冲突。其次,在尊重成员个体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加强团队文化建设,形成与整体目标一致的团队文化。在团队运作过程中要充分沟通信息,加强协调,促进团队文化的形成。此外,促进工作、信息标准化,通过与工作有关的程序、方法的标准化,可获得一定范围内的统一性,有利于沟通。
8.虚拟团队成员的管理与协调。在对团队成员的管理与协调中,还需要注意营造团队的社区氛围,使成员产生归属感,增强群体意识。在虚拟的社区内,允许成员自由交流,使他们彼此成为朋友和伙伴。此外,还要注重增加成员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如定期会晤、组织培训、相互走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