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供应链论文研究,本篇文章通过查阅现有的有关文献,并结合当下经济活动中生鲜产品销售商借助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网上销售配送及冷链投资的现象,发现了文章所研究的科学问题。针对生鲜产品网上出售这一渠道为问题的研究对象,研究关于生鲜产品定价和终端冷链物流投资的协调机制问题。在网上销售在冷链配送的这一环节下,以生鲜产品销售商和第三方物流公司之间共享线上销售收益、共担终端冷链投资为合作机制,以实现期望收益最优为目标,研究生鲜产品如何进行最优的动态定价,如何进行终端冷链投资的联合决策问题。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从 2016 年起,生鲜电商一直保持着 40%的超高增长率,至 2018 年,其市场规模已增至 2000 亿。可见,生鲜电商行业发展势头正好。目前很多电商平台也都在原有基础上提供生鲜类产品网上购买的服务,例如盒马鲜生、易果生鲜、京东到家等。而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线上+线下”的双渠道销售模式也在发生改变,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销售模式正成为新时代零售行业变革的主要方向。在全渠道销售模式下,同一产品的线上线下定价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提交订单的途径。消费者既可以通过传统的线下购买方式,如去商场、超市购买产品,也可以在家里通过移动客户单进行线上下单购买产品,再由商家送至家中,甚至还可以在选好生鲜产品后直接在店内进行烹饪。由此可见,网上下单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生鲜产品的网上销售也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产品的质量会因为新鲜度的下降而逐渐恶化,从而导致效用或数量的减少[1]。产品质量的不断恶化一方面使这些产品无法在货架期结束时售出[2],另一方面也会导致社会福利的重大损失[3]。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生鲜行业的业内平均损耗率在,并且目前生鲜产品物流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求可见生鲜商品损耗问题仍然是生鲜行业的难题。
生鲜产品供应链作为农业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而受到了的关注。随着各行各业发展的需要,例如生鲜产品、医疗用品等产品都需要进行冷藏保存和运输,冷链物流应运而生。冷链物流是保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各种食品、药品和化学品等易腐商品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保持其冷藏和新鲜状态的低温物流[4]。生活中常见的冷库、冷藏车、保温箱等都是冷链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
1.2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目的和内容
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基于生鲜产品销售商和第三方物流公司销售收益共享和冷链物流投资共担的协作机制,分别建立分散收益决策和集中收益决策下的最优期望收益模型,求解最优产品定价和最优冷链物流投资,分析不同条件下最优解和最优期望收益的结构特征和性质,分析销售收益共享和冷链投资共担对合作双方收益的影响,为合作企业间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实现销售商和物流公司的互利共赢。
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单一生鲜产品销售商和单一物流公司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考虑生鲜产品动态定价与冷链物流投资联合决策的收益模型,得出合理的收入分享和投资分担的机制。研究销售商产品动态定价与物流公司冷链物流投资决策的协调问题;研究最优解和最优期望收益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特征;研究生鲜产品销售商和第三方物流公司的销售收益分享比例和冷链投资分担比例的优化问题;分析分散收益决策和集中收益决策的对比结果;根据研究结果给出有关的管理启示和建议。
.........................
第二章 分散收益模型
2.1 模型描述与模型假设
2.1.1 模型描述
如今,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推动下,线上消费已经成为消费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消费途径,生鲜产品的销售渠道也得到了扩展,在传统店铺销售的基础上,还增加了生鲜产品电子商务渠道。消费者不仅可以通过来到传统的线下实体店亲自挑选购买生鲜产品,也可以通过在生鲜产品电商平台上进行网上自助下单、再由商家确认订单、物流公司进行配送,最终将生鲜产品送达至消费者手中。也就是说,以生鲜产品是否销售出去为节点,将整个生鲜产供应链划分为未售出和已售出两个阶段,而在已售出阶段又分为了线下实体店售出和线上生鲜电商平台售出两个销售渠道。本篇文章主要研究的就是后一种销售渠道,即消费者在网上下单、物流公司取货配送给消费者的这种销售渠道。
前文也有说到,生鲜产品是一种典型的易逝产品,需要在整个供应链中都进行冷藏保鲜的,由于本文研究的主要是消费者线上自助下单这一渠道下的问题,因此本文以生鲜产品是否售出为节点,将整个生鲜产品冷链划分为两段:生鲜产品售出前这一阶段中的冷链物流投资由于是线上线下两种销售渠道共同使用的,因此本文假设这一部分的冷链物流投资都包含在库存成本(h)中,为外生参数,不作为本文研究的内容;生鲜产品售出后这一阶段,传统线下购买方式下,消费者是直接购买并拿到生鲜产品,没有终端冷链投资,而线上下单再配送这一销售方式下,生鲜产品在售出到送达至消费者手中还有一段终端配送距离,需要进行冷链物流投资。因此,这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即生鲜产品线上销售并配送这一阶段的终端冷链物流投资的问题。
...........................
2.2 数值分析
本小节主要通过借助 Python 软件进行编程模拟,针对 2.3 节中模型分析所得命题进行数值模拟来验证有关结论,并运用 Excel 的绘图功能对模拟数据进行相关趋势分析,得出 2.3 节中难以证明的结果,并给出在实际运用中的管理启示。
2.2.1情景假定与参数设置
为方便数值模拟,本文进行了一个情景假定。假定现在有一个生鲜产品销售商,可以同时进行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的销售,针对消费者线上下单、由物流公司取货配送给的这一销售渠道,由生鲜产品销售商和第三方物流公司两个主体共同协作完成。合作的两主体间除了存在一般的终端配送外包关系外,第三方物流公司同时还进行了终端冷链投资。收益模型中的外生参数在满足各假设条件的前提下任意选取,原始外生参数的取值见表 2.1。为保证数值分析结果的鲁棒性,实验中还对其他参数取值下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分析一致。
..........................
第三章 集中收益模型.....................29
3.1 模型描述与假设...............................29
3.1.1 模型描述.....................29
3.1.2 模型假设.....................30
第四章 分散收益决策与集中收益决策的数值结果比较....................40
4.1 参数设置......................40
4.2 分散收益模型与集中收益模型下期望收益随时间变化的比较.................... 40
4.3 分散收益模型与集中收益模型下最优解的比较...........................41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46
5.1 全文总结..............................46
5.2 管理学启示..............................48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48
第四章 分散收益决策与集中收益决策的数值结果比较
4.1 参数设置
为了对分散收益模型和集中收益模型下的收益函数和最优解的情况进行比较,我们选取相同的一组符合前面模型条件的参数,对比相同外生参数条件下,两个模型得到的数值模拟结果,并进行比较。参数设置如下表 4.1 所示,其中,收益分享系数和投资成本分担系数的设置仅用于分散收益模型,而其他参数的设置则同时用于分散收益模型和集中收益模型。为保证实验结果的鲁棒性,研究时也对其他参数设置情形下得到的数据模拟结果进行了相同的分析,结果与以下结果一致。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5.1 全文总结
本篇文章通过查阅现有的有关文献,并结合当下经济活动中生鲜产品销售商借助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网上销售配送及冷链投资的现象,发现了文章所研究的科学问题。针对生鲜产品网上出售这一渠道为问题的研究对象,研究关于生鲜产品定价和终端冷链物流投资的协调机制问题。在网上销售在冷链配送的这一环节下,以生鲜产品销售商和第三方物流公司之间共享线上销售收益、共担终端冷链投资为合作机制,以实现期望收益最优为目标,研究生鲜产品如何进行最优的动态定价,如何进行终端冷链投资的联合决策问题。
文章对生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的最优动态定价以及最优的终端冷链投资问题的研究主要从生鲜产品销售商和第三方物流公司之间的分散收益决策和集中收益决策两种决策方式展开进行的分析,分别建立了两种决策方式下的基于网上销售收入共享、终端冷链物流童子共担的协调机制下的最大期望收益模型。利用了动态规划的方法求解并分析了所建期望收益模型的,分析得出了相应的动态定价策略和终端冷链投资策略,并用数学方法对有关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证明。最后借助 Python 等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通过图表等信息辅助分析和验证了前面所得到的的结论。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主要分为以下两大方面:
(1)分散分析期望收益模型得到结论和启示有:
①越到销售后期,生鲜产品销售商为了维持产品新鲜度,会增加终端冷链投资,从而导致产品价格的上升,而价格的上升又会降低消费者购买概率,导致生鲜产品销售商和第三方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