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信用风险的构成 .......................... 27
4.1.2 操作风险的构成 ......................... 28
5 完善 W 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防范及优化措施 ........................ 32
5.1 W 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防范 ............................. 32
5.1.1 W 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防范 ............................. 32
5.1.2 W 银行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防范 ............................ 33
5 完善 W 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防范及优化措施
5.1 W 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防范
5.1.1 W 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防范
W 银行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相对较成熟,但是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1)选择符合监管要求和成熟期的行业。行业选择在 W 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里是属于一个基础环节,如果基础环节实施不好的话,有可能会给自身带来一定的潜在风险,必然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稳定。这项基础工作的开展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第一,就是审查融资企业的合法合规性,看下融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否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这也是对融资企业最起码的要求。第二,要观察融资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我们都知道企业的生命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引入、成长、成熟和衰退,W 银行要避开那些处在引入期和衰退期的企业,因为处在这两个阶段的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很多,要以处在中间两个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为主体客户,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风险。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的行业,肯定也比夕阳产业风险更低。受到政府扶植的行业能获得各类财税政策优惠,自然也会有更低的行业风险。
(2)介入优势供应链。供应链是属于一个整体,里面包含了中小企业、商业银行、物流公司、核心企业等组成部分,大家为了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共同努利,彼此之间进行配合协作,实现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在整供应链上的流通,实现多赢的局面。供应链质量的好坏与否,也和这条链条上融资企业信用风险的大小息息相关。所以 W 银行在选择供应链时需要注重以下两点即可:一方面要看供应链中的企业在所属行业中的地位,在供应链相应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定价上是否具备较大的优势。另一方面要关注供应链管理的效率,供应链管理的高效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的实现与企业相互间的协作关系,最大限度的发挥 1+1>2 的效果,实现彼此之间的共赢效果。
..............................
6 结论与展望
商业银行要实现经营业务的优化升级,供应链金融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尤其是互联网的进步也大大推动了这项业务的发展。由于市场竞争环境的改变,不管是参与主体、还是融资模式等都在发生改变,那么与此同时银行配套的风险管理工作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也会给商业银行造成很大的被动局面。
与传统信贷业务相比,现代供应链金融业务所面临主要风险特征既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也有对传统风险特征传承的一面。本文从实际出发,针对 W 银行供应链金融面临主要风险进行综合分析,有效识别出风险,并分析这些风险主要来自于那些方面,以方便更好的做好风险防范,并给出优化建议。信用风险的预防措施上,W 银行要选择符合监管要求和成熟期的行业、介入优势供应链、重点选好核心企业、加强对融资过程的控制;对于供应链金融面临的操作风险,W 银行要持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和业务流程、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和操作水平和加强系统和信息管理的技术支持;对于供应链金融面临的市场风险,W 银行要合理确定质押物种类、设立警戒线和平仓线等预警机制和合理运用市场风险转移手段。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今后 W 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方面的防范措施。
由于商业银行在数据进行保密保护方面的规定,所以在本文的研究中实际可用的供应链风险数据不多,所以对于风险的分析还是比较偏定性,另外由于学者对于计量模型的学习还停留在初步阶段,所以分析模型和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的精确化和具有说服力,这些不足还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