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本研究以 X 小学为个案,通过对调查问卷、访谈以及案例的分析,发现就该校目前思维导图运用现状而言,总体情况有待改进,本研究发现的问题有: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能力有待提升,缺乏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实践和教研活动;学生高质绘图成难题,缺乏必要的思维导图理论知识和相关训练。笔者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优化举措,分别为:教师需利用思维导图有效教学,提升教学能力、学生需利用思维导图有效学习,实现自我成长、学校需重视教师队伍的成长等。笔者希望通过这种以小见大的方式,以期能为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提供可借鉴的信息,同时也希望促进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和推广。
第一章 思维导图的相关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也称心智图或脑图,是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Buzan)在1960 年发明的一种记笔记的方法。①他表示,思维导图是一个有中央节点的树状图,并且从这个中央节点不断地向外发散。②东尼.博赞(Tony.Buzan)在《启动大脑》一书中把思维导图定义为:“它是一种思维工具,用于以关键词和关键图像的形式通过图形和网络结构来存储、组织和优化信息。”③我国学者赵国庆对其定义最具代表性,他将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做了区分,并把思维导图定义为:“是一种促进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的可视化、非线性思维工具”。
基于本文的研究内容,本研究思维导图的定义为:思维导图是通过使用关键词或图像刺激大脑进行发散思维,并将内含于大脑内的隐性知识以视觉可视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思维工具和技术方式,它是对思维过程进行引导和记录的工具,也是一个可以实现回放的工具。
(二)英语词汇教学的概念
词汇是语言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之一。通常来说,词汇是指一种语言所有的词,它与“词”的关系就像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辞海中对词汇的定义为“词汇是指一种语言中所有词的总和,也指某一范围内所使用的词的总和”(辞海:375)。
在语言学家看来,词汇的定义不同于辞典上的定义。Hatch 认为,词汇是一系列包含在特定语言中或某个个体可能使用的词。1993 年,英国语言学家 MichaelLewis 提出了 lexica approach 概念,他认为,英语词汇不仅局限于学习词汇,还应学习由单词组成的语块。也就是说,单词、短语、搭配和固定句是词汇组成的重要部分。从词汇本身而言,词汇是一个四合一的组合,包括词的拼写、词的发音、词的意义和词的语法功能。
刘然在其《英语词汇教学与策略》一书中将英语词汇教学定义为:英语词汇教学主要包括讲解和练习单词的发音、词义、用法、词形的活动。②换句话说,英语词汇教学是通过教师对单词的讲解,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和掌握单词的教学活动。Harmer 就英语词汇教学的定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③他表示,要想了解和掌握一个单词,就需要从这个单词的含义、语法、用法以及相关信息等方面进行学习。
..........................
二、思维导图的特征和类型
(一)思维导图的特征
思维导图的发展与其特征有着很大的联系。东尼.博赞(Tony.Buzan)先生在《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④一书中谈及思维导图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四:其一,中央图形用于呈现主要观点。其二,主题的主干从中央图形向四周放射。其三,分支由关键图形或者关键词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要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其四,每一个分支之间有一个互相连接的节点。笔者根据对思维导图的理解,结合东尼.博赞(Tony.Buzan)先生所罗列的四个特征,本文遵循吴金蓉⑤所阐述的思维导图四个特征,分别为:聚焦性、发散性、逻辑性和审美性。具体如图 2.1 所示:
1.聚焦性
聚焦性即思维导图具有一个明确的中心主题(关键词),并且该中心主题(关键词)通常位于整个思维导图的中心位置。除此之外,思维导图的聚焦性还体现在读图者可以从思维导图中直接看出绘制者的意图。
2.发散性
从思维导图的结构上,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一级一级往下分散,或者是从中间向四周辐射。然而,一张成功的思维导图并不会因为层级较多而显得杂乱无章,相反,当读图者按照正确的顺序读图时,就会明显地感受到绘制者的条理性和有序性。
......................
第二章 思维导图运用于 X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现实考察
一、X 小学英语教学课程资源
X 小学位于贵州省 M 市,该小学自创建以来已有 50 余年,是一所集高标准和现代化的特色大型小学。该校现有教学班 31 个,学生在校人数 1785 人,教师人数 78 人,其中本科学历的教师人数共 49 人,大专学历的教师人数共 25 人,中专学历的教师人数共 4 人;其中,有 5 名省级骨干教师,5 名州级骨干教师,2 名市级骨干教师以及市级教学名师共 17 名。目前,该小学办学条件优越,师资力量雄厚,是 M 市儿童少年接受启蒙教育的首选学校之一。该小学高举“快乐成长,共同飞翔”的办学理想,弘扬“博采众长、勤研诚教、主动探索、合作进取”的治学之风,夯实校本开发,发挥科技教育特色引领作用,做实课题研究,在特色办学的战略中初步成效。
近年来,该小学在 “创文”“创卫”等校园文化活动创建与评比中,先后荣获国家、省、州、市等 100 余次的表彰奖励,连续 10 次荣获 M 市市委授予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2011 年被评为贵州省少年科技特色学校,2014 年被评为 M 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先进集体。
思维导图于 2013 年引入该小学,已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三个学科中使用,学校领导提倡其他学科中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授课,该校领导为此特意成立了语文小组,英语小组,数学小组以及年级组等研究小组,其中语文小组、数学小组各两组,英语小组一组,每组成员人数 5-8 人,年级组共六组,思维导图相关图书共计 506 册,该小学组织校内教师进行研讨,相互交流探讨关于思维导图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或疑惑,同时,该小学会在学期期末收集校内学生的“思维导图积累册”进行展览,教研环境已非常浓厚。
概而总之,综合该小学各方面条件,本研究在该校的开展是可行的。
.......................
二、基于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分析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1.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思维导图在 X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如何?怎样优化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2.研究内容
(1)调查问卷内容设置
学生调查问卷设两个维度。即:维度一,学生了解和使用思维导图的情况,维度二,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情况。其中,维度一下设学生了解情况、使用意愿、使用频率三个方面;维度二下设学生思维导图绘制难度情况以及绘制技巧情况两个方面。教师调查问卷设两个维度。即:维度一,教师了解和使用思维导图的情况,维度二,教师思维导图教研活动参与情况。其中,维度一下设教师了解情况、使用意愿、使用频率、绘制情况四个方面;维度二下设学校组织思维导图教研活动情况以及教师参加思维导图教研活动频率两个方面。
(2)访谈内容设置
学生访谈提纲拟为八个问题,教师访谈提纲拟为六个问题,总之,学生访谈提纲与教师访谈提纲遵循调查问卷的维度进行了补充和设置,问卷和访谈的内容基本上涵盖了思维导图运用于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各方面。
3.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和访谈对象选取了 M 市 X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英语教师。X 小学是一所公办的小学,三年级便开始开设英语课程,该小学的师资储备和教学水平在 M 市处于中上水平,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第三章 思维导图运用于 X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反思....................................21
一、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能力待提升,缺乏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实践与教研活动.............21
(一)教师对思维导图的认识和研究有待加强.................................21
(二)教师课上使用和绘制思维导图的频率有待提高.........................22
第四章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运用的有效举措........................................31
一、教师方面:教师需利用思维导图有效教学,提升教学能力..........................31
(一)教师需重视思维导图专业知识的输入...................................31
(二)教师需提升对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力....................................32
第四章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运用的有效举措
一、教师方面:教师需利用思维导图有效教学,提升教学能力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实践、反思、总结、改进、提高的螺旋上升过程。①本部分主要从三个点进行阐述。即:教师需更新教学思想,提高研究意识、教师需加强对思维导图的了解,提升运用能力以及教师需科学指导学生高质绘图。
(一)教师需重视思维导图专业知识的输入
目前,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对思维导图的了解不全面是影响思维导图运用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教师缺乏系统的思维导图相关专业知识,这也是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所以,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积极学习思维导图相关理论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知识储备,更好地将其运用于词汇教学中。
1.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思想
大多数教师认为词汇学习主要依靠学生读背,反复记忆,达到会读能认,会拼能写。在这种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就会对思维导图的使用意识不强。因此,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更新可以促进思维导图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