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政治学论文格式、政治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周公政制设计研究——兼论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日期:2018年01月30日 编辑:ad200901081555315985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052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1704261253317025 论文字数:31520 所属栏目:政治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起

1.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之后,党和国家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十八大以来不断强调“制度建设”这一重大课题,要求将制度建设摆在十分突出位置。现今,党和国家正处在复杂的转型过程中,能否发挥制度作用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关键,也是国家顺利转型的重点。制度建设已然成为我国当代政治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模块,也是当今追求民主政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和重要抓手。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党需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显然,不管是“制度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都需要党和国家将加强制度建设。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想必俞可平已经说的够简单透彻了,即“一个国家的制度体系和制度执行能力”。

制度建设始终是国家十分关切的问题。毋庸置疑,制度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应有之义。有效的制度建设必定是继承优良传统、结合社会现实,前瞻未来的政治设计安排,必定是充满政治智慧、发挥政治理性、运用政治技巧的谋划布局。科学合理的制度建设有利于制度的执行落实,并能够为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坚实、稳定的制度保障。

.......................


1.2 研究意义和方法

1.2.1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首先,砖引玉。通过文献阅读和史料梳理,在正确定位周公的政治地位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厘清周公于西周王朝所构建的政治规制,分析探讨周公政治规制设计的具体内容及其背后的价值追求和方法论特点。对于周公在周初的政治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评判,不仅关涉到周公在历史中的作用,也牵涉到对周初政治文明程度的估计。当前,学术界一般将周公定位为周初伟大的政治家和杰出的思想家,尽管也有学者提倡将周公置于完全意义的政治家地位来看待和研究,学者杨朝明,实际的研究项目却仍多着眼于周公事迹的考辨性探析,其中对“政治”思想进行的研究是十分零星的,更遑论站在历史的高度、跳出周公政治实践的具体内容来分析周公的政制设计。

其次,溯源式探究。在系统归纳周公与西周所构建的政治规制的基础上,将规制设计的成果后效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体精神相结合,从源头上探析影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赖以存在的环境、特点以及主要内容的政治规制。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关于礼仪框架的搭建可以追溯到周代的礼乐规制,而西周时期的“制礼作乐”的伟大工程正是由周公一手建成。在研究周公政制设计时兼论其传统政治文化的关系研究,意味着在以往学者对孔子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寻求源头(大约往前推进 500 年)。一定程度上,突出周公政制设计的原创性、奠基性,挖掘其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能够使人们对传统儒家文化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


2.基本概念阐释和理论基础简述


2.1 周公政制设计

对西周进行制度构建的政治举措史书中多有记载。《左传·文公十八年》记“先君周公制礼作乐”;《尚书·大传》记“四年建侯卫”、“六年制礼作乐”;《哀公十一年》记“周公之典”等等。周公制礼是学术界的常识和共识。

“礼”,始意义是宗教祭祀之类的活动,旨在求神赐福,所谓“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①。殷商时期,殷人尊神,民以事神,鬼而后礼”②,“殷礼”推崇“神本”思想。而到了西周,周人尊礼尚施,鬼神而远之,人而忠焉”③,“周”不再指具有宗教祭祀性质,而是旨在维护宗法等级制的一套具有鲜明政治性的系列典章制度。其中“人本”因素的加入,更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种重大突破。
为区别于“周公制礼作乐”这一固定的、流传已久的名词,本文意在将周公于西周政治制度构建的创举称为“周公政制设计”。制度管理具有规范化的社会管理的本质意义,度本身覆盖政治、经济、伦理、文化、教育、军事、社会等全方面,以政治制度为中心,其他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政治服务的,因而具有很强的政治工具性。本文所述的“周公政制设计”即是周公在一定的政治思想的指导下,秉承一定的价值诉求,为适应西周政治新情况和巩固西周政权而构建触及周人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军事生活、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制度典章的行为实践,周公政制以政治制度为核心,涵盖其他任何具有政治工具性的制度。

在周公政制设计的过程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诉求,制度、思想、价值诉求三者相互统一、相互影响。在分析周公政治实践的时候万不可单独孤立的只看到实践本身,将其中的政治思想和价值意蕴剥离开来。同时,历史是流动发展一直向前的,我们不仅要了解周公政制设计的具体内容,还应将这一伟大的政治实践尝试置于历史发展的流程中去看待,分析源头上的政治实践结果在之后政治发展进程中如何表现出来。

.....................


2.2 伟大人物影响历史发展

关于历史人物作用的评判,历史上存在两种完全不同而又具有联系的的观点。一种是极端推崇抬高伟大人物的历史作用,头可以说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哲学王”的统治;典型如托马斯·卡莱尔,他在唯心史观认识论基础上认为创造历史的是英雄人物,甚至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都是围绕伟大人物而发展的。这样的观点当然会受到另一部分人的批判,马克思批判说:布莱尔唯心史观的实质在于得出最后的结论,“应该由贵人、贤人和智者来统治。”①另一种观点,最成熟的就是马克思了,下面会有具体论述。

“历史人物创造历史”毫无疑问是站不住脚的,但是伟大人物影响历史发展进程是毋庸置疑的。历史唯物论观点认为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同时也清楚并承认英雄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即承认个人的伟大作用。二者具有统一性。关于“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单地说,第一,杰出人物的出现同时具有偶然性和必然性,它是时代的产物。第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认识方面, 即依靠自身敏锐的洞察力和理论构建能力,进而制定出尽可能正确的方针政策;领导人民群众进行实际斗争方面;对于人民群众的精神鼓舞方面。第三,杰出人物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才能发挥作用,包括自身特质的主观条件、革命斗阵的历史客观条件,当然还有二者的结合。第四,马来克思赞扬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对于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

.....................


3.问题与出场:动力机制分析.........................25

3.1 周公....................25

3.1.1 政治经历:“三段论”............25

3.1.2 政治身份:“摄政称王”?............... 26

4.周公政制设计蕴含的理念:天命、忧患、历史............... 30

4.1 周公政制设计的包容性分析.............30

4.1.1 损益殷礼.............30

4.1.2 塑造意识................30

5.政制产品的多样性:备尝艰辛的设计尝试................. 35

5.1 产品一:“封邦建国”的封建制..........35

5.2 产品二:“贵族世袭统治”的宗法制.............. 37


6.时间流程中的历史与不朽:奠定中国传政治文化的基础


6.1 周公政制与西周社会政治生态分析

西周政制从单一的典章制度到整个制度系统,从制度设计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到制度的本体类型都对西周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产生了重要深刻的根源性影响。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作为周代政治、伦理、经济三大主要方面的基本制度,是西周政制大网中的主线,是营造西周社会政治生态的具体制度的典型代表。从宏观层面上看,正是由于分封制对专制王权的建设、宗法制对社会秩序的维系、井田制促进国家政权等方面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这个系统又孕育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部分精神内容。当然,影响西周社会的制度远不止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项制度的实质影响也远比下面所述内容要复杂和深刻。

.......................


7.周公政制设计的方法论扬弃:启示与借鉴


7.1 创制新思维:敢于突破,辟蹊径

周公政制设计的创新思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打破“神本”意识,造“新天命观”,二是政制设计。此二者相互关联,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实践。殷商时期,权被极端强化,帝是世间万物的决定者。对于此,周公在突破性损益修正的基础上进行了继承,提出“周虽旧邦,命维新”①。周公认为“唯命不于常”,的意志和指令要根据统治者是否有“德”来评断,故夏桀失德致“成汤革命”,纣荒淫无道致“周革殷命”。新理论(天命转移论)代替旧理论(神权至上),“以德配天”又必然强调“以人为本”,为此,打破了以往神权唯一的神秘性,人的主观性开始得到重视。不言而喻,公一系列理论的提出便是对旧有社会意识的突破,从而为新周政权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也为执政合法性提供了理论支撑。尽管说周公在进行意识塑造的时候尚未摆脱殷商天命的束缚,但其中人文精神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殷人遗留下的宗教思想,并继而促成周人在制度构建方面达到质的突破。

周公政制本身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