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农业经济论文格式、农业经济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生产组织模式的选择及其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思考——以阎良甜瓜种植户为例

日期:2022年03月27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502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203211234362746 论文字数:32522 所属栏目:农业经济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农业经济论文,本研究以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 328 户甜瓜种植户为例,通过构建无序多分类 Logistic 模型,综合分析了影响甜瓜种植户选择生产组织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社会身份、户主年龄对甜瓜种植户选择“农户+企业”模式进行生产经营的影响不显著,而对选择“农户+合作社”模式进行生产经营的影响呈现显著的正向关系。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我国是农业大国,对于我们一个拥有十四亿人口大国而言,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见图 1-1),我国第一产业名义GDP 由 1998 年的 14618.7 亿万元增长到 2019 年的 70466.7 亿万元,但第一产业人均名义 GDP 至今仅有 3.6239 万元,相对于其他产业,农业的发展速度仍然较慢,阻碍了我国向农业农村现代化前进的步伐。2021 年 2 月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加快以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导的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同时要大力发展社会化的农业服务体系。这是中央连续 5 年以来再一次强调发展农业全产业链,鼓励创建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促进小农户与市场完成有效对接,提高农民收入。由此可以看出,研究农户对现有生产组织的选择以及该选择对农户生产经营的影响在当下具有重大意义。

农业经济论文参考

阎良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甜瓜的生长。阎良区在大力实施党和国家关于“三农”工作的政策、快速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的过程中,将甜瓜产业推上新高度。近年来,阎良区已形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瓜菜试验示范基地、甜瓜专业合作社、农业标准化园区等产区,使得甜瓜产业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在阎良区己形成的甜瓜产区里,农户、合作社、企业等产业主体紧密结合,形成了多种生产组织模式,与传统的家庭式生产经营方式不同,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将单个农户家庭分散的生产投入要素、生产技术等统一起来,促进农业向集约型发展。由于我国土地和劳动力的有限性,农户能否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益,主要取决于农业技术效率能否得到提升。在此背景下,阎良区甜瓜产业的生产组织模式现状如何?瓜农选择不同生产组织模式的行为决策影响因素是什么?农户作为最基本的生产单元,加入不同类型的生产组织模式对其农业技术效率有何影响?这些都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的文献,结合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甜瓜种植的现实情况,从中观层面对甜瓜生产组织模式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从微观层面以农户为研究对象,探讨影响瓜农选择生产组织模式的因素有哪些,并分析不同生产组织模式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最后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为促进农户选择有效的生产组织模式、进一步优化生产组织模式以提高农业技术效率提供建议。本文具体的研究目的有:
(1)通过梳理文献及实地调研,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陕西省阎良区甜瓜生产组织模式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并归纳总结了不同甜瓜生产组织模式的特征。
(2)以微观农户为研究对象,利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甜瓜种植户的调研数据,通过构建无序多分类 Logistic 模型,对影响农户选择生产组织模式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3)以农业技术效率理论为基础,通过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实地调研数据,利用改进后的随机前沿分析法,构建共同前沿面测算了瓜农的农业技术效率,研究了不同生产组织模式下技术效率的差异,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
(4)基于上述研究,解析甜瓜种植户选择不同生产组织模式进行生产经营所发挥的作用,为甜瓜生产组织模式的优化与推广提出建议。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农业生产组织模式
模式通常情况下是通过将现实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或实践活动抽象化得来的,组织模式则是多个行为主体之间相互分工协作,为了共同利益而有目的的自主联合在一起的组织方式。运用到农业生产领域,不同的学者对生产组织模式有着不同的定义。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定义为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原本相互独立的各参与主体(农户、合作社、企业等)根据某种方式自愿联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作用来实现共同利益的组织体系。
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农产品的播种、施肥、驱虫害、灌溉、收割以及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事实上,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并不是两个相同的概念。农业生产主要是指农户尽其所能来提高农产品产量的生产活动,而农业经营主要是指农户尽其所能来提高农产品收益的市场交易活动。农业经营中所指的市场包括农产品生产要素投入市场和农产品销售市场,所牵涉到的参与主体较为丰富。本文所研究的农业生产组织模式主要集中在甜瓜产业链前部分(瓜农的农业生产过程到第一次把甜瓜销售出去),是否涉及到甜瓜产业链最后部分的消费市场与农户选择的农产品贸易伙伴有关。
农业生产组织模式是农业不断发展过程中演变的产物,其发展与创新是为了促进农业发展而做出的符合时宜的调整。本文按照不同的联结方式,根据阎良区甜瓜产业发展现状,将甜瓜产业的生产组织模式分为“农户+市场”模式、“农户+合作社”模式和“农户+企业”模式三种,本文第三章将对生产组织模式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论述。
2.1.2 农户参与行为
关于农民参与行为的界定,国内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给出了不同的见解。康云海(1998)最先提出农户参与行为是指农户单个家庭或农户群体为了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而参与的一连串活动。之后,叶敬忠等(2001)否认了农户只要付出体力进行劳动就是参与的片面说法,他们认为农民参与行为应包括决策和决策过程中所牵涉到的各种影响因素。同时池泽新(2003)指出,农户参与行为不仅受自身的影响,还会被外部因素所影响,农户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他们需要通过对外在的影响因素作出反应来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我国大多数农户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而农户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社会组织,有着区别于城市家庭的独有特征。农户在进行生产经营时会产生一系列的经济行为。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农户行为时,根据农户是否符合理性人的前提假设,形成了三个主要学派:
一是形式经济学派。舒尔茨(1964)提出农户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都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他认为农户是理性的个体,此观点便是形式经济学派形成的起点。舒尔茨通过引用塔克斯关于在危险地区的一个手工业和在发达地区的一个村庄的对比材料,验证了农户在贫穷的传统农业背景下,仍然保持着进取心并且能有效的运用生产投入资源。之后,波普金(1979)对舒尔茨理性小农的观点进行了补充,在他看来,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与资本主义的公司化经营行为极为相似,农户都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在综合考虑当前及以后利益之后做出有效决策的经济人。波普金所指的理性事实上是农户根据个人偏好衡量自己决策所带来的后果,然后选择能够使预期利益最大化的决策。
形式经济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在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农户生产要素的投入与农产品产出收益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失衡,在家庭式生产经济组织中,农户所做出的生产经营决策都是合理的,是通过理性判断得到的。所以,以往农业的经济增长之所以会停滞是由每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收益递减造成的,与农户自身因素和市场环境因素无关。如果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那么农户的产出水平就可以得到保障,进而也就可以提高农户投入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也就是说,促进农业蓬勃发展的最好方式就是将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去,这样才能提高农户生产的预期产出,激励农户进行生产要素的投入,而不是选择通过改变农户生产态度和市场机制来促进农业发展。该学派以理性动机为主,认为只要外部条件得到满足,农户就会以实现最大利润为目标,积极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规避风险,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自己拥有的资源。

农业经济论文怎么写

第三章 陕西阎良区甜瓜产业组织发展状况...........................19

3.1 阎良区甜瓜产业发展情况.............................................. 19
3.1.1 甜瓜产业发展历史与优势.........................................19
3.1.2 甜瓜产业生产销售状况...............................................20
第四章 农户选择生产组织模式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分析...........................25
4.1 研究假说................................... 25
4.2 计量模型的设定............................................ 25
4.3 变量的选取与描述统计..................................... 27
第五章 生产组织模式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33
5.1 研究假说........................... 33
5.2 计量模型的设定.................................... 33
5.3 变量选择与描述统计分析..................................... 34
第五章 生产组织模式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
5.1 研究假说
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发展的现状表明,农户参与到组织化的生产模式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技术效率,有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周月书等,2018)。例如,农户参与合作社进行生产经营可以降低生产要素投入的成本,提高农产品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