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补贴资金拨付和兑付情况
从 2016-2017 年统计的数据上看,2016 年国家共分两批发放生产者补贴资约 390 亿元,其中黑龙江获得 148.72 亿元,吉林约 95.05 亿元,辽宁获得 59.91亿元,内蒙古获得拨付 86.7 亿元,以各个省份 2014 年的玉米种植面积为基准,测算得到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自治区亩均补贴标准分别为 162.6 元、162.8 元、162.8 元、170.4 元,各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积极落实相关补贴,玉米种植户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农户种植的玉米随市而售,之后政府根据农户种植玉米的面积对生产者进行补贴。一方面根据市场的价格随市销售玉米,各路需求者到市场购买,一切供求关系由市场来界定;其次是生产者补贴制度,由中央发放到省,再由省发放到地方,最后由地方政府兑现到生产者个人。生产者补贴以县为单位实行存在差异的生产者专项补贴,各个省份在 11 月上旬基本完成补贴工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本文将研究的落脚点放在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施效果进行研究。首先利用对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施背景、意义及其实施情况进行理论分析。其次,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联立方程组模型来研究临时收储政策对我国玉米供求的影响,从玉米种植面积、单产、进出口、人均收入等方面,评估该政策实施效果。最后,结合研究结论与国外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演变,对当前进一步完善玉米生产者补贴方案提供参考,力求突破玉米“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改革障碍。同时,展望未来玉米市场政策走向,力求为日后小麦、水稻的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改革提供借鉴。具体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本文对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及其对玉米的供求进行理论分析。首先,分别从供求理论、农户行为理论以及福利经济学资源配置理论等角度出发,罗列了中国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理论基础。其次,借助福利经济学理论和供求理论说明了临储政策带来的增产增收效应,最终从经济学角度认为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激发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提高了玉米的产量、种植面积、稳定了玉米市场价格、保障了农户的收益。
第二,经过实证分析,临储政策对我国玉米市场的供求机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临储政策的价格对玉米播种面积有着正向的影响,面积对临储价的价格弹性是 0.059,在所选取的影响临储价格的因素中最为显著;玉米临储政策削弱了国内玉米产量对国内玉米价格的影响;临储政策对进、出口量都有一定影响,从结果可以看出临储量对进口正向显著的影响,国家收储的玉米量越高,在市场上流通的有效供给量就越少,进口玉米量就越多,这与之前的现象相一致;临储价格对玉米的出口有着负向影响,但不是那么显著;玉米临储政策对国内产量和国内价格有着显著的影响,临储政策平均每年使得玉米产量增长 4.26%,使得国内玉米价格增长 10.37%,从定量的角度来讲,临储政策对我国玉米的价格和产量影响巨大的,这也与临储实施期间的相关情况相吻合;饲用玉米需求对国内玉米价格有着显著正向影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