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评价过程.....................................35
第六章 兰州新区购买审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6.1 兰州新区购买审计服务存在的问题
6.1.1 服务费用支付比例较低
2018 年兰州新区通过购买审计服务方式实际完成审计项目 112 个,2019 年实际完成项目 168 个,2 年共产生审计服务费 5757.82 万元,而在兰州新区财政局年初预算批复时,政府购买服务资金预算被砍了又砍,2018 年和 2019 年,实际拨付资金仅 2541 万元,占应付资金的 44.13%,费用保障率较低。在和中介机构负责人 DX7 号被访谈者的交流中了解到“本身我们所在你们新区干的项目在我们所的业务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而且干的大项目也比较多,但是就是这个服务费支付情况不理想么,导致有时候所里都周转不开了”。但审计局人员 DX1 对此这么说“也不是我们不付钱,主要是服务费用支出太大,财政预算批复额又有控制,没有办法的事情呀。”中介机构作为“经济人”,从创收减支的角度,当资金不能够完全保障时,一般往往倾向于派遣薪酬福利水平较低的新入职人员参与收益低、周期较长的政府审计项目,派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人员参与高收益、周期短的鉴证业务,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沟通、磨合、培训时间,造成审计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审计质量也不能得到保证。此外,拖欠费用往往容易造成利益输送问题。
6.1.2 中介机构选取的监管机制不够完善
当前,兰州新区审计部门购买审计服务的主要监督方式为内部法规审理科进行监督,初步确定中介机构的职能由相关业务科室承担,审计局局务会为中介机构最终确定方式。然而在实际整个确定中介机构过程中,往往是成批项目同时确定,由业务科室根据前期中介机构报价及其以往工作表现确定其承担的项目,并在局务会召开当天才提交中介机构确定议题。对此,审计局干部 DX2 这样说“本身我们科室人比较少,承担所有项目的资料审理,很少跟项目,对各个事务所、造价公司的水平、能力也不是很了解,说是让我们监督选取,但是我们根本没有相应的评价标准什么的,更何况在短时间内一次性确定那么多项目的实施机构,根本来不及一个一个去核实是不是完全的公平透明。”与此同时,因审计部门本身作为监督部门,其他部门往往会放松对审计部门的监督,对这个问题,中介机构负责人 DX9 也曾提出疑惑“虽然你们的项目信息是发布在群里面的,但是你们整个的选取过程,说实话,一点都不够透明啊,很多项目我们都报了价、报了方案,结果就没下文了,也不知道你们这个选取过程是不是有其他监督的人。”因此对中介机构选取的监督还很不够。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
论政府购买审计服务是政府审计工作的创新实践,具有现实必要性,是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审计部门所能采用的较好的解决人少任务重矛盾的方法,是政府审计部门实现部门职能的一种途径,对政府购买审计服务进行绩效评价,也是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兰州新区 2018 年至 2019 年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的实践出发,在委托代理理论、目标管理理论、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基于平衡计分卡模型,构建了资源投入、内部管理、实现效益、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10 个二级指标、28 个三级指标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相应的权重。通过问卷调查、文本分析的方式,获取所需数据、计算各指标得分,根据相应的评级标准进行评价,得出如下结论:
1.兰州新区政府购买审计服务评价总体得分 3.74 分,表明实践总体结果较好,各项资源投入基本能够满足工作需求,暂未在资源投入方面发生问题;建立了与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且制度执行有效,内部管理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程序基本合规透明。整体实践基本实现了目标,经济效益明显,促进了政府部门人员的成长及相关部门履职尽责。
2.尽管兰州新区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绩效总体情况较好,但也不是没有短板。通过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在制度建设、学习与成长维度得分低于资源投入、远低于实现效益维度。结合与相关人员的访谈,得出兰州新区在购买审计服务管理中存在资金投入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中介机构选取的监管机制不够完善、审计结果的运用不够充分、中介机构的考核缺乏系统性、对审计质量的控制还不够等 5 个问题,需进一步改进。
3.通过初步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充分借鉴国内相关政府部门在政府购买审计服务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加大资金支付力度,减少非必要支出、健全完善中介机构选取监督机制,优化中介机构选取、强化审计结果宣传,促进审计结果运用、健全中介机构考核体系、强化审计质量控制的改进建议,提出了具体的、可行性强的做法,进一步指导具体实践,弥补短板,实现最大绩效。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