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语言学论文格式、语言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政府文献翻译的话语实践探讨——以中美经贸磋商白皮书英译和传播为例

日期:2023年03月15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358
论文价格:20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302272012017837 论文字数:135966 所属栏目:语言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博士毕业论文 Docotor Thesis
..86

5.2白皮书译文的语言元功能分析..........................90

第七章政府文献翻译在社会语境中的传播

7.1白皮书译文新闻报道中的明示互文性

意义是基于当前话语对先前话语的联系互动而产生,Kristeva认为所有话语都是对其他话语的转换,即在某一话语中将其他话语中的部分话语进行融合(Kristeva,1980:36)。互文性指不同话语之间的相互联系,从某一话语中可以看出其他话语的痕迹或声音。互文性所体现的是不同话语对之前存在话语的互动和对话,“是对其他话语的驳斥、肯定或补充”(Bakhtin,1986:36-37)。在批评话语中,一方面互文性分析包括对互文资源的使用,如其他文本、话语、体裁、风格等;另一方面是互文实践,如对当前文本、话语、体裁的吸收和利用(辛斌,2021:1)。Fairclough(1992b)认为互文性分为明示的(manifest)和构成性的(constitutive)。从字面意义来看,明示互文性指某一话语中与其他话语明显的联系,如有引号等明确的表示或暗示对其他话语的互文;Fairclough进一步将构成互文性表述为互语(interdiscursivity),指各种话语资源的混合与交织,如与一定机构和社会意义相关的体裁、风格、意识形态、社会文化等(武建国、徐嘉,2021:45)。

批评话语分析最为关注的是明示互文性中的言语转述(speech reporting)。Hodges(2008:487)认为言语转述经常与逐字引用的语言意识形态相关,使读者确定转述言语是从别人话语中转述而来,具有一种可靠表象来使转述者的表征具有合法性(辛斌,2021:1-12)。言语转述中的转述形式可分为直接转述和间接转述,将话语从原本所独立存在的语境中抽离,移植入另一个语境,并使其既具有另一语境性质,又“保留原来的命题和语言结构”(辛斌,2005:107)。可以看出,转述者对转述言语在先前语境的抽离和当前语境的植入是基于转述者的交际目的,表象是他人的话语,实际则或多或少的夹杂着转述者的意图。因此,转述引语与转述语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复杂的关系。在这两者的关系中,转述者通常有两种转述方式:一是尽可能将转述言语的边界以明确的方式表达出来,与转述者的表述形成一种隔离,把原来话语以真实完整的方式展现给读者;二是削弱转述和被转述话语的边界,将转述者的目的无形中渗透进转述言语中。

语言学论文怎么写

第八章结论

8.1研究主要发现及结论

本研究所关注的话语实践是批评话语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语言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媒介。基于Fairclough在话语实践中话语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方面的思想,以及话语实践在语言与意识形态、权力关系、社会地位等因素之间的媒介作用,研究话语实践能够有助于我们透彻揭示语言如何通过介入社会过程,并对社会实践产生影响。

本研究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并借鉴其研究路径,研究了中国发布的两篇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白皮书的英译文本,提出了政府文献翻译的“三维”界面研究框架,探究白皮书翻译的话语实践。同时,本文关注白皮书翻译话语实践中的生产与传播。在本研究提出的研究框架下,主要发现如下:

第一,在白皮书翻译的话语生产层面,国家意识中的各因素影响着白皮书翻译中语言元功能转换中的不同话语建构。本研究发现在概念功能层面,译文总体上遵循了原文以明确的中美间施受行为、中美间关系为主的及物性表达。发现言语过程在翻译过程中占据着一定的比重,使用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言语过程动词建构白皮书译文中例证的权威性和直接性,但其中表达言语过程的静态介词短语较多,使得主句置后,无法直接突出例证的信息来源。虽然译文在概念功能的关系过程方面遵循了原文,但也并非是完全一一对应,而是在国家意识的影响下建构中国寻找对话、积极解决摩擦的正面形象,突出美国对中国强征关税的无理和霸凌他国的形象。人际功能方面,一方面译者通过增加代词来弥补汉英语言习惯的差异,并通过一系列的人称代词将读者拉进“我方”主体范围,并疏远“他方”主体范围,进而实现不同的人际交往目的建构中国国家积极正面的形象,如理性、富有责任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发展等;另一方面,译文再现了原文以中量值情态的表达方式,译文通过使用中量值情态表达来中国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捍卫国家经济主权的决心,这种中量值情态表达不会显得过于强硬,能够以客观理性的形象拉进与读者的距离,也体现了贴近读者语言习惯的“显化”翻译,符合英语国家情态表达的使用趋势。在语篇功能层面,通过对译文和原文的主位推进模式的考察,发现翻译中主要以主位混合推进模式为主,这主要是由政治话语体裁所决定,且语言表达多样的需要,避免引起单一化而使读者失去兴趣。在译文逻辑表达中,译文里会通过增加代词的方式对局部相关信息弥补汉语表达信息补偿不到位的缺点,是译文形成一个逻辑清晰,表述完整的连贯语篇。本研究还发现,白皮书译文在语篇层面使用显性勾连进行强形合转换不够明显,汉语原文注重意合性的空间思维对译文的整体建构呈现出迁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语篇被译者切分重构,被切分的子句间的逻辑和语法连词的使用频率较少。总体上,白皮书翻译的话语生产和建构受到国家意识中的国家主权意识、国家形象意识和国家责任意识的约束和影响,译者的目的是建构中国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积极承担国际责任的形象。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