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笔者认为在叙事语篇中包括 далеко, давно 在内的某些俄语副词的语义成分中含有观察者义项,这类副词在构词、支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且在语篇衔接、交际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这类副词的存在对叙事语篇的创作、理解、翻译、教学等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俄语副词的内涵与外延,有助于语义学、语用学等学科的深入发展。
第一章 观察者及相应概念解析
第一节 语言学中的观察者
在语言学中观察者被定义为一种元语言释义单位,其主要功能是对语言单位进行元语言释义。语言学中对观察者的研究最早起源于莫斯科语义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阿普列相(Ю.Д. Апресян)最早将其应用于词汇解释现象中。在其之后,观察者内涵和外延在语言学中被不断完善和扩大,本节将对语言学中的观察者理论进行梳理,为后续内容的展开提供理论基础。
一、语言学中观察者研究概述
观察者是一个多学科概念,语言学中的观察者主要是一种元语言释义单位,这种单位存在于各种语言中,但可以将这一概念更为清晰地体现出来的语种一般是具有丰富词形变化的屈折语(флективный язык)。因此,观察者这一概念是俄罗斯等以屈折语为母语的研究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下面将对俄罗斯语言学界和国内语言学界对观察者的研究进行简要概述。
1. 俄罗斯语言学界对观察者的研究
俄语具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语义内容的体现主要以语法手段为主,是一种典型的屈折语。因此,与英语等分析语(аналитический язык)相比,观察者这类解释性语义单位符号在俄语中的应用更为广泛,俄语语言学界对这类单位符号的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
俄罗斯语言学家佩什科夫斯基(А.М. Пешковский)在 1956 年研究形容词、动词和前置格结构的语义解释过程时使用过“观察者”这一概念,但只是将这一概念用于解释形容词、动词和前置格结构的有关特征,并未对这一概念进行进一步的系统研究。最早从理论角度提出观察者概念,并对其进行详细说明的是俄罗斯著名语义学家阿普列相,他在《词汇语义学》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观察者概念,并举例对其进行解释,开创了俄罗斯观察者研究的先河。此后,他在自己的著作中进一步完善了这一概念,并将其应用于解释俄语语言现象的实践活动中。他认为,观察者带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一般为隐性的句法题元,不需要考虑上下文因素,但却是许多词汇单位不可或缺的语义组成成分①。
.........................
第二节 叙事学中的叙事视角
叙事学中的叙事视角(нарративная фокализация)指“叙述者(нарратор)或人物(персонаж)观察故事的角度①”,是叙事作品传达主题意义的重要手段。西方学界对视角的命名主要有以下几种:angle of vision(视觉角度)、perspective(透视)、focus of narration(叙事焦点)。虽然各位学者采用不同的词汇来定义叙事视角这一重要现象,但界定的原则是大同小异的,只是着重点有所区别。下面将对西方及国内叙事学界对叙事视角的研究进行概述,整理归纳出当今学界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视角分类原则,以期为本文后续研究作出简要铺垫。
一、叙事视角研究概述
视角问题是叙事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但有关于视角的具体定义,叙事学界有着不同的标准,主要原因是学者们对“叙述”和“叙事”两个术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混淆。根据两个词汇的结构,可以看出“叙述”一词为并列结构,指的是讲述这一动作;而“叙事”一词则为动宾结构,指明动作和对象。结合叙事学的具体研究内容,申丹认为不同的研究目的应该使用不同的名称。涉及到故事结构、故事和话语层次的研究应该用“叙事”一词,个别已被广为接受的术语除外,如叙述者。②因此,本文用“叙事视角”来指称观察故事的角度,原因是视角是故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西方叙事学界对叙事视角的研究
19 世纪末以前的西方叙事作品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是叙事作品的内容、传达的主题意义等层面,对叙事视角等形式层面的研究并未过多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叙事学对叙事作品的研究开始转向形式层面。俄罗斯著名形式主义学家普罗普(В.Я. Пропп)在自己的著作《民间故事形态》对俄罗斯100个民间故事进行了形式层面的研究,归纳整理出故事的31种主要功能,使叙事作品的构成方式更为简洁。在叙事学的发展史上,普罗普的这一理论成果是一次重大突破,对于叙事学的创立具有重要影响,普罗普也因此被称为“叙事学的先驱”。
................................
第二章 观察者视角下俄语叙事语篇中副词的分类
第一节 叙事语篇中俄语副词的分类依据
传统的俄语语法体系中,副词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根据副词的词汇意义,可以将其分为限定副词(определительное наречие)和疏状副词(обстоятельственное наречие)。根据更加详细的语义内容,还可以将限定副词分为行为方式副词(наречие образа действия)和程度副词(наречие степени);将疏状副词分为处所副词(наречие места)、时间副词(наречие времени)、原因副词(наречие причины)、目的副词(наречие цели)。每种副词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使用特征,这对于俄语副词的系统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叙事语篇中,想要根据观察者角色将俄语副词进行新层次的分类,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语法、语义等方面的语言学因素,叙事学中的相关因素也是进行这项分类的重要依据。
一、分类的语言学基础
俄语传统语法在对俄语副词进行分类时,从不同的标准出发,对副词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分类。根据副词的功能是称谓还是指代,俄语副词可以分为实词性副词(знаменательное наречие)和代词性副词(местоимнное наречие)。根据词汇–语法类别,可以将俄语副词分为限定副词和疏状副词两大类别。限定副词表示动作的方式方法、特性、性质,以及特征显现的程度。传统语法一般将限定副词分为程度副词和行为方式副词两种。其中,程度副词的含义较为单一,主要表示的是特征的强度,一般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副词,在句子中主要起加强或减弱语气的作用。而行为方式副词表示的意义则较为丰富,可以表示性质说明、类比、比较等意义,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修饰作用。限定副词只是俄语副词体系中的一小部分,数量更多的副词是疏状副词,这类副词根据具体的词汇语义可以进一步分为处所副词、时间副词、原因副词、目的副词、协同副词等,在俄语句子中的主要作用是指示和衔接作用。
............................
第二节 叙事语篇中俄语副词的具体分类
根据叙事语篇中的俄语副词的语义成分中是否含有观察者义项,本文将俄语副词分为含有观察者的俄语副词和不含观察者或观察者含义体现不明显的俄语副词两大类。其中含有观察者意义的俄语副词,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将在后续内容中详细介绍,而不含观察者意义的俄语副词在俄语叙事语篇中所起的作用与普通副词一样,一般为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其具体特点和功能本文不过多介绍。
一、含有观察者语义的俄语副词
结合第一章内容,本文将叙事语篇中俄语副词语义成分中包含的观察者定义为:副词语义信息中含有的隐性或显性观察者,这类观察者的主要功能是确定时空方位、完善故事内容,有时也具有表达情感态度的功能。一般来说,在叙事语篇中,含有观察者的俄语副词主要有时间副词和地点副词两大类。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叙事语篇中,观察故事的角度存在内外两个层面,内部层面的观察者主要指向人物角色,外部层面的观察者则主要指向语篇叙述者。这一区分是分析语篇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在对具体副词的语义信息进行分析时应该首先考虑该副词指的是内部观察者还是外部观察者,然后再对其所指向的时间、地点信息进行解释分析。
表 7 含有观察者的俄语副词在叙事语篇《地灵》中的词序位置统计表
.................................
第三章 观察者视角下副词在俄语叙事语篇中的特点 ................. 40
第一节 叙事语篇中俄语副词的构词特点 ............................. 40
一、后缀构词法构成的俄语副词 ............................. 40
二、前缀构词法构成的俄语副词 ............................. 41
第四章 观察者视角下副词在俄语叙事语篇中的功能 .............................. 56
第一节 叙事语篇中俄语副词的交际功能 ............................... 56
一、俄语副词充当主要交际内容 ................................... 56
二、俄语副词充当非主要交际内容 ................................. 59
结语....................... 69
第四章 观察者视角下副词在俄语叙事语篇中的功能
第一节 叙事语篇中俄语副词的交际功能
交际功能(коммуникативная функция)是词汇–语法单位具有的语法和语义层面的主要功能,指的是词汇–语法单位在口语句子或语篇单位中充当的成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