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于企业活动中,现代企业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导致两权分离,企业大多的投资决策可由管理层根据授权而自行决定,而仅一些诸如合并之类的重大投资决策需要股东的参与。而管理者作为企业的“大管家”,其所掌握的信息必然比作为委托人的股东所掌握的信息更为全面和真实。那么即使有股东的参与或是监督,管理者仍然可以根据自己的信息优势来判断投资项目能否给个人利益带来增长,并根据这种判断的结果来决定是否进行投资。详细来说,如果某个投资项目并不能给管理者带来更多的利益却能够给公司带来利益,那么管理者可能不会对该项目进行投资,从而造成了投资不足。亦或是某个项目能够管理者带来利益却不能给公司带来利益,而此时股东确没有掌握这些信息,那么这个时候管理者可能仍然会选择对该项目进行投资,从而造成过度投资。这两种情况都会使企业产生非效率投资的现象。
就企业而言,信息不对称不仅存在上述的管理者与股东之间,同样还存在与管理者和潜在投资者之间。管理者与潜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样也有可能产生非效率投资。具体分析如下:
股票市场中,管理者所掌握的真实信息与企业的潜在股东所能够得到的有关企业的信息并非一致,即双方之间的信息存在不对称的现象。企业的潜在股东更多时候是根据企业所披露的信息来对企业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估,而企业所披露的信息真实性和全面性尚待考究,因此潜在投资者根据这些信息计算出来的企业的价值往往有误,如果企业价值被高估,潜在股东对企业大量投资,企业获得了超过初始预期水平的资金来源,那么对于这些剩余的现金流量,管理者可能会盲目扩张以筑建自己的“经营帝国”,这样便出现了过度投资的现象。倘若企业的价值被低估,潜在股东不愿对企业注资,这个时候企业即使拥有好的投资项目也不得不因为资金紧张而被迫放弃,造成投资不足。
...................................
第3章 研究设计 ............................ 24
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24
3.2 变量设计 ....................... 24
第 4 章 实证分析 ..................................... 30
4.1 非效率投资模型的实证分析 ..................................... 30
4.1.1 非效率投资模型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30
4.1.2 非效率投资模型相关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30
第 5 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2
5.1 研究结论 ............................... 52
5.2 研究启示 ............................... 53
第 4 章 实证分析
4.1 非效率投资模型的实证分析
4.1.1 非效率投资模型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 4-1 为非效率投资模型的描述性统计,就投资支出(Inv)来看,本文的样本中,投资支出最大值为 0.2186,最小值为-0.0235,且最小值为负,差距明显,这说明样本中有公司在加大投资以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也有公司在缩减投资,甚至可能有些公司出现经营困难而不得不削减资产,这也可能暗含上市公司投资不足的现象。就资产负债率(Lev)来看,最大值 0.9947,接近 1,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当中有一部分企业资本结构中负债比例相当大,同时样本中资产负债率(Lev)的标准差也较大,这也说明了样本公司的资本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这也侧面反映了那些资产负债率高的公司可能由于还本付息的压力而减少投资的现象,进而可能出现投资不足。就自由现金流(Cash)来看,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相差甚大,这说明一部分现金流量充足的企业可能会出现过度投资的现象,也有一部分公司因为资金不足而放弃良好的投资机会,造成投资不足的现象。
............................
第 5 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本文从行业竞争程度和企业竞争地位这两个市场竞争的视角来探讨其与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本文以 2012-2017 年我国沪深两市 A 股主板上市企业为样本,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企业竞争地位与非效率投资的关系,行业竞争程度与非效率投资的关系,以及企业竞争地位与行业竞争程度对非效率投资的交互影响。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在全样本中,回归结果显示企业竞争地位与非效率投资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将样本分为过度投资组和投资不足组。在过度投资组:发现企业竞争地位加剧了企业的过度投资,因为企业竞争地位越高,企业在行业中的定价能力越强,市场份额越高,越能获得高于行业平均值的利润,企业的现金流充足,易引发过度投资问题。在投资不足组:本文未发现企业竞争地位与投资不足的相关关系,这可能是由于地位越高的企业的管理者更多的倾向于通过不断投资扩张来构建自身的“管理帝国”。即竞争地位高的企业更倾向于过度投资。并且在变更非效率投资模型中成长性指标衡量方法以及改变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具体划分方法后,本结论依然成立。
(2)行业竞争程度与非效率投资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行业竞争程度对非效率投资表现为正向治理作用。这主要是行业层面的市场竞争所产生的破产威胁效应,信息增量效应降低了企业原本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委托代理问题,从而抑制了由这两个问题所导致的非效率投资现象。并且行业竞争程度与非效率投资之间的负向关系在全样本、过度投资组、投资不足组均显著。并且在变更非效率投资模型中成长性指标衡量方法以及改变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具体划分方法后,本结论依然成立。
(3)行业竞争程度和企业竞争地位分别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表现为不同的影响,具体是行业竞争程度所表现的负向影响,企业竞争地位所表现的正向的影响,但是企业的投资决策必然会同时受本身竞争地位以及行业竞争程度的影响,通过构建企业竞争地位和行业竞争程度的交互项以考察两者对非效率投资的交互影响,研究发现行业竞争程度会弱化企业竞争地位与非效率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但是行业竞争程度的这种调节效应仅存在于过度投资组中。并且在变更非效率投资模型中成长性指标衡量方法以及改变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具体划分方法后,本结论依然成立。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