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发表栏目提供最新会计论文发表格式、会计论文发表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反倾销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以D公司为例

日期:2021年02月28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905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2171117215695 论文字数:52155 所属栏目:会计论文发表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会计论文发表,经过对短期市场绩效、长期市场绩效以及长期财务绩效的分析,可以发现,反倾销对企业绩效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股价层面看这种影响在短期内较为显著,长期来看影响较小,不会造成实质性的持续负面影响。而在财务绩效的表现上,对于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影响较大,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影响较小。在短期上,整个事件期内超额收益率表现出上下反复的波动趋势,反映了市场强烈关注导致的高换手率和投资者对于事件的不稳定反应。反倾销之初投资者对于事件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和预判存在差异,上述数据特征的出现,可能是因为遭受反倾销调查在如光伏这类高出口、高科技的行业中并不多见,这一情况也符合投资者“有限理性”的特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 40 年左右的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贸易的动力源泉。麦肯锡全球研究院 2020 年发布的“MGI 中国-世界经济依存度指数”显示,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有所上升,中国制造贡献了全球制造业总产出的 35%。作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外贸易一直是我国经济赖以高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贸易逆差增大,世界各国也随之开始重新审视这种关系。于是,地方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贸易争端时常见诸媒体头条。而反倾销作为历史悠久的贸易保护措施之一,从保护本国经济利益保护民族产业的需要出发,更是被世界各国频繁使用,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商品出口国,一时间成了众矢之的。

目前,反倾销已成为外贸摩擦中使用范围最广泛、实施次数最频繁的一种贸易救济手段。我国产品尤其是光伏产品低成本导致的低价位,使得有些国家将其作为反倾销的目标,导致我国遭受的国外反倾销指控数量不断上升,见图 1-1。

图 1-1 涉华贸易救济案件立案趋势图

.............................


1.2 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有关反倾销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文献颇为丰富。而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

1.2.1 反倾销与企业绩效

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主要有市场绩效指标和财务绩效指标两种。

(1)市场绩效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企业内部和外部之间对企业的信息获取和认知是有差异的,双方都努力地去获取企业的信息。信号传递理论探讨的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企业向市场传递企业的价值信号。这些信号可以给投资者带来预期选择和判断,这一选择会体现在股价的波动上。

从反倾销事件来看,涉案企业与市场同样存在着信号传递理论的博弈,Mahdavi 和 Bhagwati(1994)[1],Rehbein 和 Starks(1995)[2]、Hughes(1997)[3]都通过事件研究法分析对外反倾销对在美企业的影响,他们认为存在证据证明积极申诉和有利裁决会使企业市场表现向好。

徐启帆(2010)认为当资本市场处于理性的状态时,上市公司股价对于特定外部事件的发生会有所反应,其影响会集中反映在股票交易价格的短期变化上,将产生不同于市场正常收益的超额收益率。许多学者通过观察股票价格变动对以探究反倾销对企业的影响[4]。

Gurun(2013)研究了提起反倾销投诉如何影响企业价值,并发现在事件日期前后 3 天内企业价值有所增加[6]。Li 等(2014)发现,中国出口企业受到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与股市的负面反应有关,反倾销立案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市场表现[7]。

巫强等(2014)发现美国对华反倾销会影响我国企业的市场表现,遭受反倾销的企业股票价格的平均累计超额收益率为 2.37%,同时行业、贸易额等因素也会影响其收益[8]。

巫强等(2015)选取盈利状况、公司规模、股权结构等因子对遭遇反倾销调查的企业的超额收益率进行实证分析,证实了其 2014 年的猜想。国内学者中少有分析遭受反倾销后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市场价格变动。巫强定量分析了反倾销调查对企业市场绩效的影响,也为本文的研究带来了启发[9]。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反倾销相关理论

2.1.1 反倾销概念界定

(1)倾销的定义与发起条件

根据《WTO 反倾销协议》规定,倾销(Dumping),指的是将一产品自一国出口至另一国的出口价格低于在正常贸易过程中出口国可供消费的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即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并由此对该国已建立的某项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威胁,或者严重阻碍其国内某项产业建立,则该产品被视为倾销。换言之,倾销这一行为的成立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在进口国销售;②这种低价销售行为对进口国内相关的产业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威胁或实质阻碍;③进口国相关产业利益的损害是由倾销行为所导致,即低价销售与“损害”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2)反倾销的定义与发起条件

反倾销(Anti-Dumping)是指当进口国发现出口国正在向进口国市场倾销某类商品时,进口国主管当局根据受到损害的国内行业(企业)的申诉,对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在进口国进行销售的、并对进口国生产相似产品的产业造成损害的外国商品,进行立案、调查和处理,并对出口国倾销商品实施制裁的过程,是WTO 认可的用以抵制不公平国际贸易行为的一种救济措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目的则是通过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来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国外商品的不正当竞争的损害。根据 WTO《反倾销协定》的相关条款,提起反倾销调查,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确定存在倾销的事实;②进口国的相关产业受到实质性的损害或者潜在的威胁;或对建立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③有确凿证据表明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图 2-1 反倾销程序图

..............................


2.2 企业绩效相关理论

2.2.1 企业绩效及其评价方法

企业绩效是指一定时期内的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企业经营效益水平主要表现在盈利能力、资产运营水平、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方面,反映了企业在这段期间内的综合竞争力。目前,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主要有财务绩效指标和市场绩效指标两种:财务绩效指标基于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目前研究选择的财务绩效指标主要有权益利润率(ROE)、经济增加值(EVA)等,分析方法有财务指标分析法、功效系数法、层析分析法等;而市场绩效指标则衡量资本市场所带来的股东财富效应,主要通过事件研究法计算超额收益率(AR)、托宾 Q 值等指标。

本文主要通过事件研究法分析此次反倾销事件的市场绩效,采用财务指标分析法对事件期间财务绩效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杜邦分析法和功效系数法对公司财务绩效进行评价。

(1)事件研究法

事件研究法 (EventStudyMethods)是基于有效市场假设的一种统计方法,主要被用于检验事件发生前后股价变化或价格对披露信息的反应程度。首先需假设投资者是理性的,能够依据市场信号进行合理的投资活动,同时信息的有效性能够由股票价格所体现,存在一个有效且理性的市场。其原理是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某一特定事件,以该事件时间为节点,研究事件发生前后样本股票的价格波动变化与该事件的相关性,从而判断在特定的时间段内,特定事件对样本股票价格波动与公司收益率的影响,以及是否会产生超额收益率。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 D公司进行市场绩效分析,选择了美国对华晶体硅光伏产品反倾销的首次立案公告日为事件期,研究事件期前后的超额收益率和累积超额收益率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此次反倾销对 D 公司的影响。

图 2-2 反倾销对企业影响机理图

..............................


第三章 D 公司反倾销案件分析...........................20

3.1 D 公司概况..................... 20

3.1.1 D 公司简介............................ 20

3.1.2 业务发展与经营现状 ..................... 20

第四章 反倾销对 D 公司企业绩效影响分析...........................27

4.1 市场绩效分析........................... 27

4.1.1 短期市场绩效分析........................ 28

4.1.2 长期市场绩效.......................... 34

第五章 D 公司应对反倾销的建议................................61

5.1 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企业盈利能力........................ 61

5.2 科学财务管理,增强企业偿债能力..................... 63

5.3 健全内控管理,提高企业营运能力.................. 65


第五章 D 公司应对反倾销的建议


5.1 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企业盈利能力

通过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优化资源配置和利用,会促进企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企业与国际合作的能力,而且对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与市场化也有相当的积极影响,能有效避免我国光伏企业生产的产品同质性较严重,低价恶性竞争的局面。产业结构优化要巩固和扩大发展成果,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走内生增长,创新驱动之路,优化升级体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产业结构升级战略机制。

为有效整合企业资源,达到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光伏企业要建立产业优化重组机制,对旗下的子公司、事业部和品牌资源等各种无形或有形资产加以调整,提高在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打造拥有核心优势的品牌产品;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必要时,出售处置连续亏损且未来盈利无望的子公司,或对其进行重组,以壮士断腕的气魄甩掉拖累企业利润的累赘;建立战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