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选取A股2014-2018年五年间同时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商誉减值损失计提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依托于信息传递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内部控制理论等作为研究基础,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商誉减值损失计提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首次引入内部控制质量作为调节变量,进一步探究高质量内部控制对其两者间的调节作用。由于不同的资产结构、股权质押融资投向会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商誉的减值,故本文将全样本按轻、重资产结构与股权质押融资投向为股东自身或第三方、被质押上市公司等分类标准进行样本分类,依次在分类样本中探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商誉减值损失计提的关系。经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商誉减值损失计提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随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升高,上市公司对于商誉减值损失计提的程度会降低。其原因是当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将自己持有的股权进行质押后,其控制权将会与公司股价密切相关。为了尽可能规避因为股价下跌至“平仓线”而导致的控制权转移的风险,控股股东会利用自己在公司的相对控制权维持股价的平稳。一旦公司发生任何商誉减值迹象,都会给外界传递出企业的负面信号,股价很有可能会有下跌的风险。为了避免这一风险,控股股东会倾向于将原本应计提的商誉减值损失少计提甚至于不计提,以此来达到对上市公司盈余的操控,粉饰财务报表,稳定股价的目的。综上所示,本文认为商誉减值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之一。
(2)有效的内部控制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商誉减值程度的负相关关系具有反向调节作用。一方面,高质量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并有效抑制控股股东的“掏空”动机,减少其利用对公司的绝对权利操纵商誉减值损失计提比例的行为。另一方面,有效的内控可以保证管理者科学的决策制定,各级员工的职责分明,进而保持企业的稳定发展与预期的盈利水平,从根本上降低了商誉减值发生的可能性。
(3)从企业资产结构角度分析,在各企业间经营资产结构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商誉减值的影响同样表现出差异性。相比于重资产经营结构公司,在轻资产经营结构公司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商誉减值表现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究其原因,在轻资产经营结构样本公司中,企业的固定资产比重低,无形资产比较高,该类公司商誉较大,商誉金额的可证实性相对较低,留给控股股东进行操纵的空间相对更高。同理,内部控制对两者负相关的反向调节作用在轻资产经营结构的公司中也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