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论文,经过分析和研究装配式建筑质量安全管理,了解到目前装配式建筑的制造工艺已经相当成熟。但是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还并不完备,还需要继续进行研究和分析。装配式建筑质量安全的管理应当从设计至使用,具备连贯的管理体系,同时各个阶段需要做好交接工作,各阶段应当能够相互联系、相互沟通。在检测过程中,装配式建筑应当灵活应用先进检测技术,形成完整的报告体系。建设各方应当及时处理问题,及时汇报处理情况,消除安全质量隐患。在设计阶段,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安全问题需要进行详尽而且深入的研究。通过建筑信息化管理平台,使得质量和安全的监督和管理能够渗透至每一个构件。使得施工更安全,建筑更可靠。在预制构件的生产和加工过程,虽然构件的生产具备了良好的可靠性,但是预制构件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不能够被轻视。组建监督小组对于生产过程进行督查,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我国正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出台了有关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意见。为保障装配建筑的健康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安全问题不容小觑。虽然各地方相继推出了有关装配式建筑质量安全监管办法,但是监管方案还处于起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就此问题,本文将以兰州地区装配式建筑为依托,查找出该地区装配式建筑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纰漏,深度分析装配式建筑在各个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为兰州地区装配式建筑质量安全监管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监管办法,从而推进装配式建筑在兰州地区的健康发展。
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逐渐提高了对于建筑的要求。装配式建筑满足了人们对于现代建筑的要求,它能够缩短建设时间、降低成本、降低缺损率和事故发生率,从而达到生产成本降低的效果,使得生产效率提高。因此,在全球范围掀起了一股装配式建筑的浪潮。为加快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国务院及下属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出台了有关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文件。2016 年,国务院出台了有关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甘省也积极落实,并于 2017 年,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同年,甘肃省住建厅根据文件精神,制定了《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试点的目标、原则、范围、主要工作、实施步骤、工作要求等要点。同时,为规范和加强我省装配式建筑专家委员会工作,甘肃省住建厅制定了《甘肃省装配式建筑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当然,政府对装配建筑的大力发展,还缺不了相关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0 世纪初期,人们开始关注的。英国、法国、苏联等国家开始尝试装配式建筑形式,认为装配式建筑形式具有简直速度快和施工成本低的优势,使得该种建筑形式迅速的推广[1]。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开始研究并发展装配式建筑。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达到较为繁荣的时期。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我国装配式建筑的逐渐停止并被人们遗忘。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装配式建筑规划于 2015 年开始密集出台。在 2016 年,国务院正式颁布有关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文件。随着国务院文件的颁布,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号召,相继出台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意见。并且在住建部出台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中可以看到,到 2020 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 20%以上,到 2025 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筑的比例 50%以上。
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集成化装配式建筑在最近几年才开始在国内发展,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首先在北京、深圳、沈阳等几个试点城市得到了大力推广。目前,国内许多知名的企业开始研究建筑主体(特别是住宅建筑)的工业化技术,先后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例如万科集团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沈阳等多个一、二线城市进行了试点项目建设。
由此看见,随着装配式建筑在全球范围的广泛推广,未来我国也将大量采用装配式建筑这种新型建筑形式。但是,为保障装配式建筑的健康发展,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不能忽视。因此,各地方相继出台有关装配式建筑质量安全监管试行办法。
...........................
第 2 章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监管概述
2.1 装配式结构概况
一般将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配件、部品等建筑产品运输到施工现场,再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建筑叫做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同时由于使用工业化的建造方式,该种建筑形式也被叫做“工业化建筑”。
........................
2.2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理论
2.2.1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意义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的意义是确定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以及质量职责,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来使得建设项目实现目标的全部活动。装配建筑的关键性影响因素是预制构件和节点连接。建设质量管理是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能够满足法律法规、工程合同、设计图纸等方面所要求有关质量的内容。
在装配式建筑的整个建设体系中构件的生产阶段、施工阶段都存在着物料资源的输入、各环节的控制、以及生产及建造产品的检验和监测过程。要想掌控好装配式建筑的质量问题,首先要将这三个重要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只有做好了每个关键性环节,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才能达到标准,并有所提升。但是,装配式建筑的具体建设过程又可以进行详细的分解。其细部过程为:装配式建筑的设计、预制构件的生产、预制构件的运输、现场安装、信息化管理以及实际应用。
2.2.2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的内容
装配式建筑的建设过程与常规建筑较为相似,都存在设计、运输、施工、监理。但是装配式建筑的构件是在工厂进行批量生产的,不存在现场进行浇筑的问题,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还要生产的过程。在工厂生产阶段,预制构件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在运输过程中,也需要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预制构件还必须在工厂和现场注意其堆放问题,保证预制构件在堆放过程中不存在损伤。
...........................
第 3 章 兰州市装配式建筑质量安全监督研究...........................26
3.1 兰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概况................................. 26
3.1.1 兰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申报................................... 26
3.1.2 兰州市建设工程安全备案申报...................................... 26
第 4 章 装配式建筑工程案例分析.............................35
4.1 兰州新区保障性住房项目(二期)工程概况................................ 35
4.1.1 建筑概况................................ 35
4.1.2 钢结构概况....................................35
第 5 章 兰州市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建议................................... 44
5.1 引进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技术...............................44
5.1.1 BIM 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质量安全管理的应用..........................44
5.1.2 层次分析法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44
第 5 章 兰州市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建议
5.1 引进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技术
技术的革新可以节约经济、提高效率,因此需要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技术进行深入讨论。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对于其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技术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建议将已有管理技术进行应用和研究,推动装配式建筑在我市的发展。同时,建筑施工过程的风险评估已经有了长时间的积累,但是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风险评估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国外相关学者利用风险记录数据库系统、解释结构模型或采用风险因子量化的形式来对建筑施工进行风险评估。国内相关学者也利用了多种方法进行建筑施工风险评价,如层次分析方法、灰色聚类测评法、平衡记卡法等。
BIM 技术能够将装配式建筑进行信息化管理,方便了各部门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建筑信息。它具有模型三维可视化、信息化以及管理协同化的特点,将该种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质量安全管理将具有很大优势。通过对于 BIM 的二次开发,将 BIM 与其他软件进行对接,可以极大地减少设计时间、降低技术成本。BIM 技术在建筑深化设计中能够直观的看到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方便了设计人员进行深化设计。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厂商能够直观了解到建筑构件的尺寸信息。在施工过程中,BIM 可以进行 5D 模型的建立,能够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进行真实还原,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
结论与展望
结论
经过分析和研究装配式建筑质量安全管理,了解到目前装配式建筑的制造工艺已经相当成熟。但是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还并不完备,还需要继续进行研究和分析。装配式建筑质量安全的管理应当从设计至使用,具备连贯的管理体系,同时各个阶段需要做好交接工作,各阶段应当能够相互联系、相互沟通。在检测过程中,装配式建筑应当灵活应用先进检测技术,形成完整的报告体系。建设各方应当及时处理问题,及时汇报处理情况,消除安全质量隐患。
在设计阶段,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安全问题需要进行详尽而且深入的研究。通过建筑信息化管理平台,使得质量和安全的监督和管理能够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