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首先对有关制造业集聚影响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理论学说进行阐述,从而梳理有关先进制造业集聚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的作用机制,并分析技术创新在先进制造业集聚影响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中的中介作用,以及在经济开放度作为门槛变量的情况下,分析先进制造业集聚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有工业部门,是独一无二的。当前,中国制造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正逐步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自2010年起,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至今已连续13年保持这一领先地位。到了202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全球的占比接近30%。然而,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主要集中在价值链的低端,面临“大而不强”的挑战。自二十世纪以来,美国、英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或组织陆续出台了关于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政策,可见世界各国对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高度重视。针对这一重要领域的发展,中国当然也不甘落后。2015年,中国政府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在2017年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发展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目标。随后在2022年11月,工信部宣布了4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名单,并强调了加快培育这些集群的重要性。到了2023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并支持了关于促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方案,并突出了这一发展任务的重要性。先进制造业正成为各国相互角逐的新领域,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有助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走向中高端,对中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有相当重大的意义;大力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能解决我国在某些领域所遭遇的“卡脖子”问题,对瓦解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封锁有着重要意义;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能显著促进我国的劳动生产效率和技术含量,可以更好地解决当前我国在供给侧方面的不足问题,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二节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基于静态面板模型,深入研究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二是根据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中介变量技术创新在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促进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高过程中的中介作用路径;三是依据静态门槛模型,探讨了在经济开放度的阈值效应作用下,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集群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非线性作用。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内容概述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绪论从各国重视先进制造业的政策背景以及我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现状出发,阐述本文研究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通过广泛阅读相关文献,明确了本研究的主题、研究方向和采用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研究的创新之处以及存在的局限性。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出口技术复杂度方面的相关研究动态,涉及中国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的变化和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两个方面;二是关于先进制造业集聚方面的相关研究动态。涉及先进制造业集聚的意义和先进制造业集聚的路径与对策两个方面;三是关于产业集聚对出口技术复杂度方面的相关研究动态。涉及产业集聚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不同集聚类型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和产业协同集聚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三个方面。最后,对根据上述文献内容进行总结性评述。
第三章聚焦于先进制造业集聚和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定义、衡量方法和当前状况。具体来说,包含两个主要内容:第一,对先进制造业及其集聚的定义、衡量方式和长三角地区的集聚现状进行分析;第二,探讨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定义、衡量技术并分析长三角地区的出口技术复杂度现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相关研究动态
一、中国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的变化
关于中国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的变化,部分学者较为乐观,认为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显著提升。Jarreau & Poncet(2012)、Poncet & de Waldemar(2013)基于中国省级和城市层面的数据分析,研究确认了出口产品复杂度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杜传忠和张丽(2013)从国际垂直专业化的角度出发,对2002至2011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技术复杂度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的研究排除了出口产品中的进口中间投入品价值,从而更准确地衡量了国内技术复杂度。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产品的国内技术复杂度整体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其中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较高,而中西部地区则显示出较大的增长幅度。李福柱等(2022)通过优化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测算方法,得出结论:从2002到2019年,中国各省份的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实现了显著提升。
然而,部分研究学者认为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虽有所提高,但出口产品中含有大量国外的中间投入品,出口产品技术中含有国外的高科技,中国的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被高估了,中国出口产品整体技术水平仍然很低。倪红福(2017)通过分析1995至2011年期间的全球投入产出表数据,研究了中国及其他主要国家的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研究指出,虽然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复杂度有所增长,但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赵玉林和谷军健(2018)从出口增加值的角度进行研究,得出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复杂度整体上升,但仍然低于美国、德国和日本,尽管在高技术产业领域,中国的出口技术复杂度超过了德国和日本,仅次于美国。陈昌盛等(2022)的研究表明,自2012年起,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出口质量和结构均有所改善,但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还有部分学者从不同行业出发研究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变化情况。李小平等(2015)运用反射法和适合度法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进行了评估。他们的研究显示,中国制造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具体来看,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相对较低,但正逐渐提升;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虽然较高,却显示出下降的趋势。
第二节 先进制造业集聚的相关研究动态
一、先进制造业集聚的意义
先进制造业集聚是先进制造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先进制造业集聚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先进制造业的竞争力,提高一国或地区的制造业出口产品竞争力。赵玉林和汪美辰(2016)提出,产业集聚与产业融合代表了现代产业发展的新动向,并对产业的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湖北省先进制造业的实证研究,他们观察到低产业集聚度不仅限制了当地产业竞争优势的发展,还削弱了产业融合带来的潜在竞争优势。谢品和罗青林(2023)认为:广西毗邻东盟的巨大区位优势和多年来积累的产业基础,使其能够借助产业梯度势能与越南共同构建中越跨境先进制造业集聚带,从而为我国对冲产业外迁不利影响、整合全球产业资本、形成巩固中越关系的实物基础提供多赢解决方案。高晨宇和汤爽爽(2022)研究江苏省先进制造业集聚发现:江苏省先进制造业在区域间的集聚呈现出不均衡发展的态势;13个小类产业的集聚程度也各不相同,其中物联网业、集成电路业和新型显示业是集聚程度最高的小类产业;江苏省先进制造业集聚受多种因子共同驱动影响,随着产业的发展,地区政策因素成为最核心的影响因素;且任意两个因子的交互探测的影响力均为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地方财政支出与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的交互影响力水平最高。
还有学者从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集聚的角度出发,研究产业集聚的意义。陈春明等(2023)研究发现:知识技术密集的先进制造业与科技服务业协同集聚有助于提高区域的创新效率,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动能向创新驱动转变。张益丰和黎美玲(2011)通过分析中国各省份的数据,发现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与先进制造业的集聚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发展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有效地推动先进制造业的壮大和实力提升。
第三章 先进制造业集聚与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测算及现状分析 .............. 14
第一节 先进制造业集聚的测算及现状分析.............. 14
一、先进制造业的概念界定 ............................. 14
二、先进制造业集聚度的测算 ................................. 16
第四章 先进制造业集聚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的理论机制与假说 ....................... 28
第一节 先进制造业集聚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直接作用机制与假说...........28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机制与假说............................. 30
第五章 先进制造业集聚影响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实证检验..............35
第一节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35
一、计量模型设定 ................................ 35
二、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36
第五章 先进制造业集聚影响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一、计量模型设定
(一)基准回归模型设定
为了验证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能促进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高(假说1),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式(5.1)。 LNESF𝑖𝑡=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