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𝐸𝑋𝑗𝑡表示t年j国服务行业的出口额;𝑑𝑠𝑡𝑝𝑗𝑡表示t年j国的跨境数据流动限制水平;𝑋𝑗𝑡表示j国t年的控制变量,涵盖了可能影响服务贸易出口的因素,具体变量有人口规模(POP)、人力资本(HC)、城市化水平(URB)、一国出口依存度(OPEN)、经济发展水平(GDP)、;𝜇𝑡表示时间固定效应,𝜀𝑗𝑡为误差项。
5.结论及对策建议
5.1研究结论
数字经济时代下,服务贸易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的全球化以及数据跨境流动,然而跨境数据无限制的自由流动可能对各国的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带来不可磨灭的灾难。鉴于此,本文聚焦于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跨境数据流动限制,全面探讨跨境数据流动限制的内涵、实施原因以及各国治理理念,旨在增进对跨境数据流动限制的理解,以期为中国构建合理的数据流动监管机制和治理规则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证据。为此,本文在梳理跨境数据流动限制与服务贸易出口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现状、数据跨境流动治理现状。并通过贸易成本、技术创新角度分析一国跨境数据流动限制对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机制,最后在深入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实证模型以检验前述分析的有效性。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
(1)近年来服务贸易出口迅速发展,2008-2022年,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由40859亿美元增加到7127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在3.2%左右,且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服务的可数字化程度越来越强,其他商业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数字服务贸易迅猛发展。
(2)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数据跨境流动成为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基石。由于数据跨境流动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多个方面,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符合自身利益的跨境数据流动限制政策。通过观察OECD的DSTRI与ECIPE的DTRI可以发现,近年来大部分国家的跨境数据流动限制水平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而且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发展中国家在跨境数据流动限制方面的总体水平普遍高于发达国家,反映了全球数据跨境流动治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