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我国出口贸易现状 ........................ 11
3.2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现状...................... 14
第四章 机理分析和研究假说 ..................................... 18
4.1 我国企业出口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 18
4.2 微观机理 ..................................... 19
第五章 企业出口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实证检验 .................. 22
5.1 实证模型及变量选定 ........................ 22
5.1.1 模型构建 ......................... 22
5.1.2 变量选择 ......................... 23
第六章进一步分析
6.1异质性分析
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职工收入份额受到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企业出口提升会显著降低职工收入份额的水平。考虑到不同环境下企业出口的影响效应可能不同,因此本文从地理位置、企业规模、企业属性差异三个方面探讨企业出口对职工收入份额的异质性影响。
6.1.1地区差异分析
考虑到样本选择过程中可能存在地区偏差问题,我们对企业按照经济地理区划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进行异质性检验,得到东部地区的样本量15139个,中部地区样本量3619个,西部地区样本量共有2780个。下表报告了不同地区的企业出口对劳动份额的影响效果。首先表中第(1)、(3)列给出了没有控制时间和行业固定效应的结果。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企业出口都对劳动份额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西部地区的影响要强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的企业出口会使得劳动份额约下降10.7%,而西部企业的出口会使得劳动份额下降21.9%。这可能是因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吸引了更多的外来人口,劳动者数量较为庞大,并且东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良,大都处于沿海区域,因此东部地区省份可以依托海运、空运等运输方式进行出口贸易,且出口较为便捷。而西部地区居于我国内陆,产品运输方式单一且成本较高,因此西部地区具有出口行为的企业往往拥有较为雄厚的资本、技术等基础,对劳动力需求较低,并且西部地区的劳动力会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因此相较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企业出口会使得劳动份额呈现出更为显著的下降趋势。除此之外,中部地区的企业出口对劳动份额产生了不显著的正向影响。表中第(4)、(6)列给出了同时控制时间和行业固定效应的结果。从结果来看,东部地区的企业出口依旧对劳动份额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出口则对劳动份额产生了不显著的消极影响。在控制了时间和行业效应之后,西部地区的企业出口对劳动份额的影响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进一步证明了西部地区的出口行业差别较大,从而影响西部地区的企业出口行为对劳动份额的影响。
第七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7.1结论
国民收入如何在劳动者、企业和政府间进行分配,既是理论难题也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现实问题。通过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化动因的全面解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前提与基础。本文通过回顾现有关于劳动收入份额的研究,了解到当前对劳动收入份额的研究进展,并收集现有数据了解到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已经由下降转上升呈现“U型”变化趋势。基于2000-2016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与海关数据,本文考察了企业出口行为在微观层面上对职工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出口是抑制上市公司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因素。企业出口行为对职工收入份额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影响,相较于没有出口行为的企业,企业出口使得劳动份额约下降9.85%。在稳健性检验部分,通过更换实证数据,解决内生性问题以及更换核心变量指标等方法进一步验证了企业出口对职工收入份额的抑制作用。从出口对我国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抑制效应成因来看,这与我国当前在全球贸易分工中的地位紧密相关。发达国家掌控了全球的营销网络与核心技术,成为了贸易体系的治理者,表面上看,发达国家多数为贸易逆差,但在深层次,这些发达国家获取了大部分的贸易利益剩余。进一步区分企业出口异质性后发现,按地理区位分组的结果表明,出口使东部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显著降低,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按企业规模分组的结果显示,出口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具有“逆规模”特征,出口的负向作用主要集中于大型企业;按企业属性分组的结果显示,出口对于大部分国有企业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在机制检验部分,企业出口在对企业工资效应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上均为负向影响,表明企业出口会通过抑制工资效应与生产率进而抑制职工收入份额的增长。在拓展性分析中,从企业出口密集度的角度出发,实证结果显示在低出口密集度的企业中,出口密集度增加会提升劳动收入份额。从出口对我国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抑制效应成因来看,这与我国当前在全球贸易分工中的地位紧密相关。发达国家掌控了全球的营销网络与核心技术,成为了贸易体系的治理者,表面上看,发达国家多数为贸易逆差,但深入来看,这些发达国家获取了大部分的贸易利益剩余。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