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基准回归.......................................36
4.2 稳健性检验.............................38
第 5 章 出口关税弹性的估计....................................40
5.1 基准回归...............................40
5.2 稳健性检验....................................42
第 5 章 出口关税弹性的估计
5.1 基准回归
表 5-1 关税弹性估计结果
表 5-1 显示,关税并不会改变出口价格弹性的估计,其结果与上一节中稳健性检验的结果相差不大,约为 1.8(绝对值)。关税的增加通过替代效应的弹性,表 5-1 中的回归(1)显示为 0.013(绝对值),以及关税变动对出口商出口产品价格的影响(−0.001*−1.102=0.0011),进而影响出口量。从第一阶段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在关税下降 10%时,出口商吸收了其出口价格的 0.8%,且只有表 5-2中第四列(控制了更多变量)估计结果显著。
根据上两章的结果,本文依据三种弹性的大小进行了排序:出口价格弹性1.8(绝对值)远大于实际汇率弹性 0.04(绝对值),实际汇率弹性大于关税弹性,约为 0.012(绝对值)。控制出口价格至关重要,因为关税通过出口价格产生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
第 6 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通过上述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本文利用应交增值税为工具变量对出口企业价格弹性进行估计,得到的结果稳健地指向一个大约为 2 的估计值,即中国出口商在面对出口目的地征收的进口关税的冲击时,将会吸收 2%于商品价格中。通俗地讲,就是会反向调整商品价格以降低进口关税所带来的影响。因为以往出口关税的弹性估计没有考虑出口价格的内生反应的两种相反的效果(比如 Simonovska 和 Waugh(2014 年)):国内外商品替代的弹性和出口对出口价格(出口商对关税冲击时调整后)的弹性。这两种效应有相反的迹象:关税的提高会产生一种替代,使中国的出口商品被替代,但中国出口产品价格的内生下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一影响。
第二,出口关税弹性小于出口汇率弹性。因为本文的实证结果显示出口关税弹性是一个大约为 0.01 的估计值,而出口汇率弹性是一个大约为 0.05 的估计值,说明出口企业在面对关税和汇率的变动时,所做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显然对人民币汇率变化更加敏感。在后续不断地稳健性检验中,发现这个结论依旧成立,且稳健存在。无法检验的是,目的国的进口商和批发商对这三种冲击的价格接受程度不同,或者他们根据冲击来源的不同而转向不同的替代生产商。如果这些中介机构对零售价格的出口价格和汇率冲击大于关税冲击,这可以解释本文所观察到的排名。
第三,我国出口价格面对汇率波动的弹性很小,因为在估计汇率弹性时第一阶段结果显示为 1(见表 4-2),汇率传递程度整体较高,中国对贸易伙伴出口的汇率传递效应较强,出口商在面对汇率波动时难以通过调整产品价格来降低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个情况说明,在现行的国际贸易市场上,中国出口产品的定价权相较于其他国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这种情况已经存在了较长时间,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持续存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