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国际贸易论文格式、国际贸易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中国对RCEP国家文化产品出口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日期:2021年02月13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808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1271019247195 论文字数:30266 所属栏目:国际贸易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主要对中国对 RCEP 成员国文化产品出口的现状,中国对 RCEP 国家文化产品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中国对文化产品的出口的因素这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所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中国对 RCEP 国家文化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对 RCEP 区域国家在文化产品领域的出口额占中国的文化出口总体比重也逐渐上升,RCEP 国家对中国来说是愈发重要的文化产品海外市场。从产品结构来看,中国对 RCEP国家出口的文化产品主要是视觉艺术和工艺品产品,历年来在中国对 RCEP 国家文化产品出口中均占比 50%以上,占据主导地位。从市场结构来看,中国对 RCEP范围国家文化产品出口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日本和越南是中国在 RCEP 国家中最主要的文化产品出口市场。从指数分析结果来看,中国与 RCEP 国家文化产品贸易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贸易互补性水平不高,在双方贸易中,中国的产品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在传统全球化历程波折变动,美式全球化退潮的背景下,中国积极参与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战略,积极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RCEP 由东盟于 2012 年首先发起,参与国不仅涵盖东盟 10 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东亚主要国家,还包括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是迄今为止覆盖面最广、包含人口最多的区域合作组织。

截至 2019 年 7 月,RCEP 已举行了 26 轮谈判,各方就贸易、投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致力于建成一个有广泛参与的全面高质量的区域经济伙伴关系。在当前的全球形势下,经济全球化存在贸易保护主义等诸多方面的挑战和阻碍,尽快进行 RCEP 谈判促进协定的达成有利于完善区域供应链,对维护地区贸易自由化、提高区域贸易便利化水平,支持全球自由贸易,具有重要意义,RCEP 谈判一旦达成,将加速取消区域间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对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包括文化贸易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繁荣,文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重要,文化贸易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越来越大,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传播技术日渐发达,文化产品流动的便利性和传播的速度大大提高,文化产品贸易市场广阔,发展迅速。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在世界文化贸易中就是重要的出口国之一,具体来说,中国的文化商品出口出现蓬勃的指数式增长在 2009 年,2010 年中国便超越美国跃居为世界最大文化产品出口国1。据商务部统计,2017 年,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971.2亿美元,同比增长10.2%;文化服务进出口总额293.9亿美元,同比增长 14.4%,出口结构优化,出口市场更加多元2,文化贸易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紧要。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灿烂繁荣,自然遗产壮丽璀璨,中国的文化有丰厚的底蕴和无穷的魅力,因此更应该抓住机遇,积极推动优秀的文化产品走出国门,大力开展国际文化贸易。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本文从文化贸易影响因素、中国文化产品贸易总体状况研究、中国与 RCEP国家文化贸易现状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总结梳理。

一 文化贸易影响因素研究

对于影响文化贸易额的因素,国内外一般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关注点集中在经济因素、地理距离因素、文化距离因素、科技发展水平因素上。

(一) 经济发展水平对文化贸易的影响

斯科( Siwke,1998)从规模效益的角度考察文化产品出口,他提出一个国家的文化产品出口与其规模经济效应息息相关,产品的出口规模越大,该国在国际文化产品市场上就越容易拥有竞争优势,这种竞争力会影响到该国文化产业吸引外资的能力,因此规模经济也会影响到试听文化产品产业的投资。沃特曼和罗杰斯(Waterman & Rogers)独辟蹊径考虑一个地区的经济涨速与其电视节目自给率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电视节目自给率愈高经济涨势愈好的结论。舒尔茨(Schulze,1999)根据全球范围内进出口额排名前 49 的国家的文化产品往来数据,利用贸易引力模型,研究发现影响文化贸易额的主要因素有经济水平、地理远近和母语差异,他指出母语越相似、国家之间相距越近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消费能力越好的国家它们之间的文化贸易越繁荣。甘瑟( Gancer ,1996 )以美国对全球 150 多个国家具体到类目的文化产品在 1990-1994 年间的贸易数据,运用实证的分析方法,分析得到影响一国文化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是经济水平和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开放程度越深入文化贸易额也就越大。汉森等(Hanson,2009)聚焦美国电影这一文化产品,指出出口目的地的市场规模对是影响其出口规模不可忽视的因素。黄娟(2009)尝试将林德的需求相似论运用到对文化贸易的分析中,结果发现这一贸易理论在文化贸易中同样适用,但与它在传统产品中所不同的是,在文化贸易中,居民消费能力差距较大的国家更易发生贸易往来。方慧等(2012)研究影响中国的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的因素,结果认为人均 GDP、出口目的市场的经济状况、人才资源、相关产业以及对文化产业的固定投资规模等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尤为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它对文化产品出口在外的竞争力影响尤甚。

表 3-1 中国对“RCEP”国家文化产品出口状况

............................


第二章 文化产品贸易概念与理论


第一节 文化产品及文化产品分类

与其它贸易产品不同,文化产品具有其特殊性,各国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并且由于文化产品与宗教、意识形态等联系紧密,各国在贸易中对文化贸易管控严格,往往设置贸易壁垒。由于文化产品的特殊性,文化贸易高度依赖于前期的语言教育和文化交流所带来的文化认同,是一种固定投资成本巨大而规模效益显著的贸易产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文化在社会中的角色愈发重要,对人们的生活来说更是不可或缺,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不可小觑,但是,目前为止国际上对文化产品的定义和分类仍是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标准。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多为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发布的文化统计框架(Framework for culturalstatistics),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1986 和 2009 年分别发布两版上述框架,在 1986年版框架中,教科文组织将文化商品分为文化遗产、印刷品及文学作品;音乐、表演艺术、视觉艺术、电影和摄影、广播电视、社会文化活动、体育及游戏、环境与自然十个大类,而在 2009 年版本中,分类方式有所变化。

本文采用 2009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文化统计框架(Framework for cultural statistics)对文化产品的定义和分类3,此《文化统计框架》将文化产品定义为“传递思想、符号和生活方式,消费者只能在消费这些产品之后才能确定其价值”的产品。将文化产品分为文化和自然遗产、表演和庆祝活动、视觉艺术和手工艺、书籍和报刊、音像和交互媒体、设计和创意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横向领域)这几个核心领域,以及教育和培训、档案及保存、装备和辅助材料三个横向领域。具体核心文化产品分类可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Cultural Organization)文化统计框架(Framework for cultural statistics)》。

............................


第二节 国际贸易相关理论

一 传统贸易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包括两种主要的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这两种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都是以一系列完美的假设为前提,比如说市场完全竞争、商品完全同质化、不存在规模报酬等,从供给方面来论证比较优势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产生的原因。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在 1817 年首次提出,认为贸易国之间的相对比较优势是双方贸易的基础,比较优势即由于各国劳动生产率或技术水平的高低等因素的差异造成的相同商品生产成本和价格的差异。只要具有相比较优势的差异,国际贸易就能够产生,这种差异也造就了各国不同的贸易模式:在国际贸易中,一国倾向于进口处于相对比价劣势的商品而出口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商品。

赫克歇尔和俄林在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在两国技术水平相等的前提下,资源禀赋的差异是造成国家之间商品比较优势不同的原因。根据要素禀赋理论的观点,各国资源禀赋的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应该出口那些本国资源丰富,具有要素禀赋优势的产品,而进口本国要素相对比较稀缺的商品。因此,资本丰裕型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制造方面有比较优势,因而应当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丰裕型国家的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应当集中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文化也是一种无形的资源,而且文化资源具有其独有的特殊性,各国的文化资源都是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各国文化资源的差异和文化特色的差异导致各国具有不同的文化比较优势。各国文化资源禀赋的不同是国家之间文化贸易产生的基础,但是,文化产品比较优势不仅仅由文化资源本身的禀赋决定,还需要资金、技术水平、产业链等要素的支持,这些要素也是造就各国文化产品相对比较优势差异的原因。

........................


第三章 中国对“RCEP”国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