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对“RCEP”国家文化产品出口规模......................12
第二节 中国对“RCEP”国家文化产品出口产品结构..................13
第三节 中国对“RCEP”国家文化产品出口市场结构..................14
第四章 中国对 RCEP 国家文化产品出口问题及原因 ............20
第一节 未能充分挖掘出口市场潜力..........................20
一 文化传统和消费习惯的差异.................. 20
二 文化产品出口成本过高.......................... 21
第五章 中国对 RCEP 国家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 ............26
第一节 经济因素........................26
一 国内生产总值.................... 26
二 人口因素......................... 27
第六章 中国对RCEP国家文化产品出口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贸易引力模型是国内外学者研究影响贸易流量因素的常用模型,贸易引力模型的物理渊源是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即两两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但是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20 世纪 60 年代 Tinbergen和 Poyhonen 开始将这一理论引入到经济贸易领域,用来测算分析贸易双方的经济规模和贸易双方之间的距离对于双边贸易额的影响路径。其基本理论是贸易双方以国内生产总值度量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距离是影响双方贸易规模的主要因素,双方的贸易流量与其经济规模成正比而与双方地理距离成反比。
中国对贸易对象国家的文化产品出口额ijEX 单位为百万美元,数据来自于联合国贸易署网站;所选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iG 、jG 的数据以百万美元单位,为提高数据可靠性而采用 2010 年美元计价的数据,以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中国及样本国家的人口总数iP 、jP 的单位为百万人,数据均来源于世界银行中世界发展数据库;国家间的地理距离采用首都之间的直线距离来代表,ijD 单位为千米,数据来源于网站:https://www.timeanddate.com/;国家之间是否达成自贸协定用虚拟变量表示,1 代表已达成自由贸易协定,0 则反之,信息来自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
...........................
第七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一,中国对 RCEP 国家文化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对 RCEP 区域国家在文化产品领域的出口额占中国的文化出口总体比重也逐渐上升,RCEP 国家对中国来说是愈发重要的文化产品海外市场。从产品结构来看,中国对 RCEP国家出口的文化产品主要是视觉艺术和工艺品产品,历年来在中国对 RCEP 国家文化产品出口中均占比 50%以上,占据主导地位。从市场结构来看,中国对 RCEP范围国家文化产品出口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日本和越南是中国在 RCEP 国家中最主要的文化产品出口市场。从指数分析结果来看,中国与 RCEP 国家文化产品贸易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贸易互补性水平不高,在双方贸易中,中国的产品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
第二,虽然近年来中国对 RCEP 国家文化产品出口的规模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潜力没有充分发掘,尽管规模不断扩大,文化产品贸易在中国对 RCEP 国家贸易当中所占比重仍然不大,没有充分发挥其在双边贸易中的作用。其次是中国对其文化产品出口结构失衡且产品附加值较低,出口的产品集中在并没有很高附加值的工艺品上,尚需加大对附加值较高的产业的扶持,增加附加值较高的文化产品在文化产品出口中的比重。另外,中国对 RCEP国家文化产品出口还存在市场结构失衡的问题,出口市场主要围绕着少数几个国家,没有充分挖掘区域内其余市场的贸易潜力,没有做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
第三,从实证结果来看,影响中国对 RCEP 国家文化产品贸易规模的主要因素有:贸易对象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科技发展水平、贸易条件、中国与其地理距离和文化距离、是否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等。贸易对象国的经济发展规模、科技发展水平、贸易条件对中国对其文化产品出口有促进作用,贸易对象国的人口规模、中国与其地理距离和文化距离均与中国对其文化产品出口规模呈负相关,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将有利于双方之间开展文化贸易往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