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国际贸易论文格式、国际贸易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视角下“一带一路”国际贸易研究

日期:2020年08月30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196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008201219057849 论文字数:28655 所属栏目:国际贸易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将“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实践置于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视域下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不仅揭示和丰富了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实践价值和时代价值,而且为指导“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实践提供了针对性的路径对策。中国要在“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实践和合作中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技术革新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就是关键所在。因此,政府和企业务必同向发力,坚持以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为指导,积极挖掘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主要思想,尤其是发挥好国际价值规律的运行机制,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与科学技术水平,攀升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最终使产品的国别价值低于国际价值,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一言以蔽之,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在“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实践和合作中依旧光芒万丈,是当代世界上最具指导意义的国际经济贸易理论.


第 1 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悄然来临,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融合程度不断加深,联系日益密切,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化和深化,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和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但是,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归根到底是由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主导的,无论是投资贸易的规则,还是互联网、太空等领域的规则都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以中国为代表的金砖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仍旧是这些规则的被动接受者和遵守者,他们的自身利益和正当诉求根本得不到充分的重视。

面对世界经济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际,在立足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实际,放眼全球化的视野下,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潮流,主动作为,亮出了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提出了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新时代背景下构建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之新生事物,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国际贸易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遇到了一系列的困境和问题。譬如,服务贸易发展较滞后,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频发,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合作的进一步推进。因此,对于中国来讲,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必须做到审时度势、同向通行、合力应对。

基于近代工业革命早期之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以资本主义发达的英国为例,来探究国家间的贸易之国际价值理论,对中国用来指导“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实践同样具有无可替代的指导作用。无论国际政治经济如何风云变幻,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依旧“岿然不动”并始终散发着真理的光芒。因此,试图探究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和“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实践的内在关联,自觉运用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来指导“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通过将“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实践置于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视角下进行考察,有利于破解中国与沿线国家在贸易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更好推进也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1.2.1 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目的主要有:一是对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生成的理论溯源和时代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深远影响等进行认真总结和梳理,全面、系统、翔实的考察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二是深入分析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和“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实践内在关联,阐述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对“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实践的重要启迪。三是梳理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运用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探索符合现实的解决路径和对策。

1.2.2 研究意义

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中国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鲜明写照。但是直接将二者相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指导“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实践的路径对策,这在以往的研究中鲜有先例可循,亟待补充和完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究、理论支撑、话语体系建设”。①因此,本文以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为视角来对“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实践进行的研究,无论是理论方面抑或实践方面,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


第 2 章 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系统考察


2.1 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生成的理论溯源和时代背景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②由此可知,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现实背景成为了理论诞生的有机土壤。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自然也不例外,它的生成同样也具有深刻的理论溯源和经济社会发展之时代背景:一是从理论溯源来看,马克思批判的吸取了古典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并完成了超越。二是从经济社会发展之时代背景来看,地理大发现和机器大工业的推动,促进了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进程。

2.1.1 理论溯源: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和超越

关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历史沿革,马克思曾说过:“我断然指出,我所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是指从威·配第以来的一切这样的经济学,这种经济学与庸俗经济学相反,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③“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④一言以蔽之,从早期的威廉·配第、到亚当·斯密、再到古典经济学之集大成者和完成者的大卫·李嘉图,这些古典经济学家们,特别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坚持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很多富有开创性的成果。大家知道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之一。同样,马克思在对古典经济学中劳动价值论进行了辩证的批判后孕育了自己的劳动价值论。重要的是,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正是经过批判和吸取了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思想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思想之基础上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拓展到世界市场才形成的。因此,本文将梳理和总结古典经济学家的有关价值的思想观点,旨在增强对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认识。
2.1.1.1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思想

18 世纪 70 年代,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国内的新兴资产阶级迫切地要求打开国际市场,发展对外贸易。但是本国长期以来的重商主义思想极大制约和束缚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来自英国的古典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对重商主义严厉批判之基础上创立了“绝对成本”思想。在他看来,商品的价格是由劳动价值决定的,各国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是不同的,因而商品价值所决定的商品价格也有所不同。某些商品的价格国内比国外便宜,就可以出口卖高价,换回外国比本国便宜的商品。这样,通过国际贸易,双方都可以获得更多和更便宜的商品。正如他在《国富论》中举例说明英格兰和法兰西间葡萄酒的贸易时曾有过非常明确的论述:“在某种特殊商品生产上,某一国占有如此大的自然的优利,以致全世界皆承认与之竞争,必毫无益处……至若一国胜于他国之优利,系出天然,抑出于后获,在这点上,却又无关我们的问题。只要甲国有这种优利,乙国无此优利,乙国即宁向甲国购买,而不宁愿自己制造。”

.........................


2.2 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

大家知道的,马克思基于其科学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旨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对工人阶级剥削秘密之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一生中最重要的两大独创之一,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然而,同样是建立在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只不过是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应用到国际市场中所形成的国际价值理论,相对来讲,熟悉的人便寥寥无几了。然而,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作为其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一块极其重要的模块,包含的内容也是很广泛的,对于新时代中国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实践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指导作用。基于此,笔者将在此章节对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考察。

2.2.1 国际价值的概念

众所周知,马克思原本是想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五篇计划”和“六册计划”中列出专门的章节来系统论述国际贸易等思想和理论的。马克思更是准备在深度和广度上将其价值理论和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进一步延伸,把世界市场作为维度来系统探究国际贸易、国际价值,以及各国间的经济关系问题的。但是,事与愿违,由于晚年身体状况的极端恶化和艰辛的革命工作导致马克思并没有能够不遗余力地完成一部系统而详尽的阐述包括国际价值理论在内的国际贸易之著作,这也是他成功而伟大的事业中略显遗憾的地方。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在马克思的工人阶级圣经之《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以及众多的经济学手稿之《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等文本里曾详细的描述了和国际价值有关的思想和观点。通过对这些分散的思想和观点进行整合、梳理和剖析,有助于我们系统把握该理论的主要思想。
国内价值(也称国民价值)是国际价值形成之前提和基础,所以在考释国际价值概念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国内价值的相关概念和内容。在《资本论》第一卷叙述商品时,马克思提到了商品价值,即国内价值。由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和构成的一般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实体,其价值量的大小是国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国内市场上的商品交换要遵循价值规律,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经过逻辑延伸,商品经过国内市场交换后形成了商品的国内价值,可是商品一经上升到世界市场中进行交换的话,就形成了商品的国际价值。

技术路线图

.............................


第 3 章 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对“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实践的重大意义.................22

3.1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时代背景................................22

3.1.1 世界层面:全球贸易投资格局和规则调整的需要......................22

3.1.2 中国层面:经济新常态和大国地位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