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初中英语教学论文,通过本研究,笔者对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以下三点建议:首先,教师要树立好“教-学-评”一体化观念;其次,通过设定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后,通过培养学生良好写作习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第一章文献综述
一、“教-学-评”一体化
在查阅总结相关文献后,笔者从“教-学-评”一体化的定义、构成要素以及实施步骤这三个方面出发,分别对“教-学-评”一体化相关研究进行总结论述。
(一)“教-学-评”一体化定义
1987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Cohen首先提出了教育整合的概念,他将教育整合定义为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与预期教学目标之间的整合[2],但他并未对教学整合的具体内涵进行解释。在此基础上,美国教育学者Weber在1999年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在他的研究中指出,教育整合中的“整合”一词指的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要素之间要协调一致,指向同一目标和方向[3]。20世纪90年代,日本首次提出教、学、评一体化思想,强调教、学要和评价相结合,突出了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4]。此外,Davison和Leung指出,完整的教学活动应该包括教、学、评这三个方面,“教-学-评”一体化则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课堂中这三者应该相互整合,协调一致[5]。
我国学者张德伟(2005)在解读了日本提出的“教-学-评”一体化思想后,对其内涵进行了概括,他指出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三者相互关联、密不可分。评价的直接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6]。在2010年,我国基础教育研究领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评”一体化的表述,其中语文学科是最早涉及的。在英语学科中,《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正式提出了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课标指出完整的教学活动应该包括教、学、评三个方面,一体化是指这三个方面的相互整合,这三者要指向同一个教学目标[7]。2022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的颁布进一步强调要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教与学的全过程。
二、英语写作
分析总结相关文献可得,英语写作的研究主要从英语写作的定义以及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这两个方面展开。于是,笔者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文献整理总结。
(一)英语写作定义
写作是使用符号以可读的形式表达思维和想法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维度:认知、情感及心理运动。认知维度是对所获取信息的观察和理解,以及对思想、情感解释和处理;情感维度通俗来说指是写作的简洁性、流利性以及内容可读性;心理运动维度可理解为手部肌肉的运动以及运用笔记本、纸、铅笔进行写作[25]。通过进一步搜集相关文献发现,英语写作这一概念还可以从认知理论和输出理论这两个角度进行论述。
从认知理论角度出发,Flower和Hayes(1981)最先提出写作的认知模式,在写作过程中有三个关键认知要素,包括长时记忆、任务环境和写作过程[26]。White(2011)认为写作是将大脑中产生的思想、情感与信息组织的过程,并通过符号将他们书写记录下来[27]。从输出理论的角度看,蒋艳、马武林(2011)认为英语写作对是学生产出技能的检验,是一个复杂的思维产出过程[28]。此外,冷兆杰和杨明(2015)将英语写作看作是一项语言输出技能,它不仅需要培养语言能力、还要培养学习策略和写作技巧[29]。葛倩文(2019)认为英语写作是检测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项指标,它可以检测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是一项产出性的语言技能[30];黄丽(2021)认为英语写作是衡量语言能力的重要标准,是听、说、读三项内容的整合[31]。
以上学者对于英语写作有各不相同的认识,而本文中英语写作的核心概念指的是英语写作作为语言输出的这项技能,它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策略及写作技巧这三个方面[29]。
第二章理论基础
一、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本研究的第一个理论基础为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笔者主要从其基本观点和实施过程这两方面具体总结和论述。
(一)掌握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所谓的掌握学习,指的是在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模式基础上,教师保证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给学生提供单独的帮助,并且能够提及时和经常性地给予学生反馈和矫正。在该理论实施的过程中,布鲁姆强调了教育要面向全体的学生,他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诊断,认为教育是为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所学内容,并不是为了对学生进行等级划分[44]。
其中,“反馈并矫正”是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当学生没有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时,教师要进行及时补救和教学调整,直到学生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为止,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反馈主要是通过评价来完成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教师要为了学生掌握学习而教,学生是为了掌握课堂中的学习内容而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将教学与学生特征相结合,进行统筹教学。在基于掌握学习理论的课堂教学中,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它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并且掌握学习理论还重视十分重视教学目标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关注学生对于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布鲁姆在其理论中指出,教师应该为每一个学生确定同等的目标,并且努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积极地投身学习之中[45]。
二、逆向教学设计
本文的第二个理论基础为逆向教学设计,笔者从该理论的内涵和框架这两方面进行具体总结和论述。
(一)逆向教学设计的内涵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大都关注课本中呈现的教学内容,并根据自身的喜好和教学经验来进行教学设计,这不利于突出教学目标对于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导向作用。20世纪90年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课程与教学专家维金斯和迈克泰格对传统教学设计进行思考总结,提出了新的教学设计模式,这种教学设计模式被称作“逆向教学模式”[48]。它与传统的教学设计逻辑相反,传统的教学设计通常从教材和学情出发,而逆向教学设计则从学习结果出发,充分指向教学目标,逐步逆推到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已有资源来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是一种“以终为始”的教学设计。
(二)逆向教学设计的框架
逆向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关注三个中心问题,围绕三个关键环节、实施三个基本阶段以及贯通三个关键要素。
关注三个中心问题,这三个问题分别为,学生应该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如何判断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怎样通过教和学促进学生达成目标,在这三个问题的内容上,逆向教学设计和传统的教学设计是相通的,而在解决问题的逻辑上是有本质区别的。
围绕三个关键环节,根据逆向教学设计理念,三个环节分别为明确预期的结果、确定预期结果达到的证据、安排学生学习并进行教学活动,这三个环节循序渐进,并和上述三个问题逐一对应。
第三章研究设计......................16
一、研究问题.......................16
二、研究对象........................16
第四章行动研究实施过程.....................20
一、行动前准备........................20
(一)“教-学-评”一体化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现状................20
(二)学生写作态度现状分析......................21
第五章研究结果与讨论...........................41
一、“教-学-评”一体化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施路径....................41
(一)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英语写作课设计思路..................41
(二)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英语写作课教学过程..................42
第五章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教-学-评”一体化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通过两轮行动研究实施,笔者总结出了“教-学-评”一体化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施路径,下文将从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英语写作课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这两方面展开具体论述。
(一)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英语写作课设计思路
1.分析文本,解读语篇主题
教师在进行写作课教学设计时,一定要以文本内容为基础。教师对于文本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程度,都与教学目标确定及教学活动设计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教师充分阅读和理解文本内容。通过仔细分析文本内容,总结提炼出重点单词短语,以及关键句型结构。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教师还需对文本的中心思想、篇章结构及育人价值进行深入理解,从what、why和how这三部分进行总结,这三个词分别代表主题意义和文章主要内容、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的育人价值、文本的行文结构和语言结构。
2.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
文本解读之后,教师需要分析学情并且确定本节写作课的教学目标。在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现阶段的学习情况后,能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在本文研究中,分析学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分别为know和want,know代表的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课堂互动情况来了解这一点,want指的是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想要掌握的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密切相关。
结论
一、研究的主要发现
通过为期四个月的行动研究,笔者主要有以下发现。
首先,多样化的评价在“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教-学-评”一体化的写作课堂中,评价不仅帮助教师了解当前的教学情况,还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情况,这能帮助教师监控和调节课堂教学活动,并能够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听课状态。一节课的评价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包含教师评价、同伴互评和学生自评。通过将这三种评价方式的合理结合,能够有效发挥评价作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