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工程造价管理论文格式、工程造价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基于BIM技术的EPC建筑项目造价管理研究——以佛山西站项目为例

日期:2021年02月07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848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1231437408514 论文字数:41202 所属栏目: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多种交通方式的“零距离换乘”[50],旅客换乘不同交通工具,步行50米内就能完成,被称为铁路第四代站房。图5.1为项目建成后全景图。

图5.1佛山西站建成后的全景图

.............................


总结与展望


1.研究总结

在国家大力发展经济、推进城市化进展背景下,必然带来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近十年来行业的产值利润率只有3.5%左右。承包商想从传统市场获取超额利润已经基本不现实,然而在新兴的EPC工程总承包市场却变得有可能,因为在EPC项目中承包方要承揽了项目大部分风险,高风险的同时往往也意味着高收益。如何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往往是EPC项目总承包方造价管理的重点。提高收益对于EPC总承包商来说,无非就是“开源”(提高EPC合同价格)和“节流”(降低造价)两方面。

本文主要结论如下:

(1)应用BIM软件之间的共享、BIM技术分阶段共享构件以及BIM项目平台三方面介绍实现整个项目的BIM信息化集成技术,避免项目“信息孤岛”导致的造价造价增加的问题,实现“节流”的目标。

(2)EPC项目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往往在设计阶段就确定了合同价格。设计工程量的计算的准确性成为了首当其冲的难题。尽管现阶段BIM技术还没有完全实现计量自动化,然而采用BIM算量模型确实可以提高造价人员的算量速度和准确性。案例的数据可以说明其准确性:3406t的钢筋总量,工程量绝对误差2.8t,相对误差0.08%,这种精确性在手算模式下几乎不可能做到。利用BIM技术建立算量模型,然后导出计算数据,总共用时15小时,这种计算速度同样远远高于手算模式的计算速度。提高工程量的计算准确性,无疑可以同时提高“开源”目标。即指不会因“差错漏碰”工程量,导致EPC合同价格降低。

(3)BIM技术可以实现全过程造价,避免“三超”。BIM技术可以在项目各阶段展开应用,从而避免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以论文中案例项目为例,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就是用BIM模型控制分包单位的工程量,从施工阶段的第一期工程进度款的计量开始,就用BIM模型导出的工程量控制分包的施工图数量,BIM模型导出的累计量就是分包结算量从而很好的控制了分包单位的造价,而对分包单位采用的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从而大大减少了总承包方的数量风险,进而实现了“节流”的目标。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