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论文栏目提供最新财政税收论文格式、财政税收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公共教育支出与母亲收入水平——来自CFPS面板数据的证据

日期:2025年02月23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502201128192030 论文字数:32522 所属栏目:财政税收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119889;𝑢取值为0。最后,将教育支出指标分解为两个组成部分。在不考虑省份层面特征,未控制省份固定效应时,表3的第(1)列和第(2)列呈现了相应的回归结果,此时公共教育支出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随着地区公共教育支出水平的提升,母亲群体的平均个人收入将得到提升,该结果显著水平为1%。考虑到个体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服务质量、产业结构等因素对微观个体收入的决定性作用,地区性别观念、生育观念对女性劳动收入的影响,及以上因素与解释变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避免遗漏变量问题,应对相应的省份特征加以控制并控制省份层面固定效应。在分别控制省份固定效应和加入滞后2期的地区层面控制变量后,表3第(3)列和第(4)列结果显示,公共教育支出确实对母亲收入的提高存在正面的作用,显著水平达到1%,公共教育支出的系数为0.756,意味着地区公共教育支出水平提升1000元,母亲收入将提高756元,同时在基准回归中,另外发现母亲本身受教育水平、家中是否有祖辈帮忙照料以及省份层面的年龄结构等变量对母亲收入也存在显著影响。以上结果表明,少儿若接受公共教育,所在地区公共教育支出水平越高,少儿母亲的收入则越高,即验证了假说1。

财政税收论文参考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女性就业收入的平等性愈发受到社会重视,但陷于传统观念导致的家庭角色责任分配,母亲群体因需要照料子女而无法专心于参加社会劳动以取得收入,使得女性的就业率、个人收入偏低。出于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政府部门有义务保障女性就业收入,相关政策的出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公共教育支出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政府支出项目,也有益于母亲群体的个人收入增加。

本文选取2010-2020期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微观数据构建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引入合适工具变量,研究了公共教育支出对母亲群体个人收入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公共教育支出确实对母亲收入的提高存在正面的作用,地区公共教育支出水平提升1000元,母亲收入将平均提高756元,该结果显著水平达到1%,且在将各地区制定的每个五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要实现的高中毛入学率目标,作为公共教育支出的工具变量以缓解模型内生性问题进行二阶段回归后,该结果仍然成立。而在分不同教育阶段进行研究后发现,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的公共教育支出水平提高均能促使母亲收入的增加。

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证明,公共教育支出通过提升公共教育的可获得性,减少母亲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时间投入,提高母亲群体的就业率来提高母亲的个人收入水平。这一结论符合文章的科学推断:公共教育支出增加,使得学校承担起部分照管子女的责任,分摊家庭教育陪伴压力,令原先囿于子女照料事务的母亲能够再次将精力与时间投入到社会劳动当中以获得更高的收入。此外,公共教育支出也通过地区人力资本的积累以提高地区技术水平,进而提高母亲的工资率水平。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