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实证结果
5.1 地市层面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
如前所述,杭州市是集中了省级丰沛医疗资源的省会城市,故从处理组中剔除了杭州市并对其进行单独研究。我们首先报告去除杭州样本的多时点DID模型实证结果。在表5.1中分别报告了基于供给指数、需求指数、效率指标的估计结果,为了进一步探讨卫生资源下沉改革对需求侧的可能差异化影响,还将单一需求指标总诊疗人次及出院人数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实证。同时,由于舟山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显著弱于浙江省其他地级市,我们可将其视为离群值,去除舟山后进行基于子样本的实证估计,以验证主要估计结果的稳健性。
5.1.1 地市层面基准估计结果
由表5.1可见,在以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指数、需求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的模型中改革政策虚拟变量DID均不显著。根据上文的理论分析,对于供给侧而言,改革效应不显著的结果是合乎逻辑的。由于浙江省的卫生资源下沉改革主要以高等级医院人力资本“下沉”带来的溢出效应、诊疗能力信号和品牌嵌入来影响患者的诊疗选择行为,因此,这一改革对各地区的医疗卫生关联的物力、财力投入影响较弱,主要通过供需匹配作用影响低等级医院的供给水平,而地市层面样本中不仅包含基层低等级医院,还包括地市三甲医院,更进一步而言,影响还可能具有滞后性,因此,改革对于供给指数的不显著影响合乎逻辑。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推进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加快健康中国建设,实现病有所医,增加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可及性是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美好生活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部分。近年来不断推行的以医联体为载体、分级诊疗为目标、卫生资源下沉为工具的改革路径的新医疗卫生改革取向。正是直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水平,致力于增加基层群众的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对率先进行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改革的浙江省的政策效应进行研究,区分地级市和县域层面,给出多层级、多维度的政策效果解释,以探究浙江省推行的卫生资源下沉改革对其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影响。本文得到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医疗卫生资源分布具有空间分异特征,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各地区间的卫生资源配置个体差异趋向减小,改革促进了地区间的卫生资源均衡配置。在地市层面,浙江、宁波、温州等经济基础较好且具有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城市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发展领先;在县域层面,浙江北部地区医疗卫生资源一开始领先于其他地区,随后与其他地区的差异逐渐缩小。
第二,卫生资源下沉改革在地市层面对需求指标中的总诊疗人次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政策效应,但这一显著正向效应并未体现在住院服务上,卫生资源下沉改革在需求侧主要影响居民以门诊服务为主的诊疗行为变化,改变了居民的就诊习惯,推动了基层医院首诊,而倾向于重症的住院服务需求,高等级医院能够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体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