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论文栏目提供最新电气工程论文格式、电气工程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依托工程实践中心进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998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011131148203268 论文字数:3000 所属栏目:电气工程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P>摘要:如何深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高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中国电气工程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结合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际,介绍了工程实践中心的建设背景、意义及其基本情况;然后在分析现行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工程实践中心如何依托电气类大学科体系,构建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相互协调又保持自身独立性和系统性的实践教学体系。</P> <P>关键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实践教学工程实践中心;自动化教学;系统</P> <P>1998年,国家颁布了新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把原来的电机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和电气技术等专业合并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我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正式诞生。作为一个工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多数课程都很强的实践性,其培养手段和教学方式具有自身的明显特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时赋予该学科新的内涵,使电力系统呈现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这使得社会对于电气工程类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从目前状况来看,各高校的实践教学还普遍存在着观念上不够重视、缺乏科学的教学体系、内容滞后于工程技术的发展等诸多问题,造成学生在动手实践时对所学知识难以灵活运用,缺乏深入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因此,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改革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P> <P>1,工程实践中心成立的背景及基本情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我校品牌专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相关的工程设计、生产制造、系统运行、系统分析、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体系中,实践教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层次电气工程技术人才,是我校一直在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逐渐认识到,作为高等工程实践教学主要环节的工程训练,在对学生进行综合工程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传统的金工、电子实习和校外实习已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情况下,我校通过整合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各相关学科方向的资源,创建了符合现代工程训练要求且具有鲜明电力特色的校内工程实践中心。中心以培养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在特定的工程实践环境中,针对发、输、配、用电系统及相关基础技术对学生进行高度综合的工程技术训练,使学生在工程素养、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等诸多方面都得到训练和提高。中心现有五个训练方向:电力系统、电机电器、电力电子、信息控制、开关设备。中心的实践教学并没有局限于电气工程专业本身,而是兼顾到通信工程、电子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适应了电气工程学科宽口径并与多学科渗透与融合的特点。</P> <P>2,实践教学改革,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P> <P>2.1建立多层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确立的核心是优化课程结构。为了将学生从原有专业知识面过窄的二级学科领域引导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使其把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各门基础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衔接,中心在一级学科层面上构建多层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每门实践课程都由若干训练模块构成,训练模块主要分为工业认知、原理培训、拆装实习、系统设计与搭建、综合创新、仿真训练、运行与测试、成果总结与提升几大类。通过把不同层次的技术和方法融合到相应模块中,并根据学科专业的不同要求进行灵活构架,中心的实践教学课程呈现为基础型、综合型、创新型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形成了从低到高、从接受知识到培养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既能保证基础训练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又可满足较高层次的能力培养要求。</P> <P>2.2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第一,确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化教师引导者、辅助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的学习,在实践过程中独立思考、独立设计、独立操作。第二,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开放教学模式与管理机制,使有限的资源向学生全面开放。开放式教学模式不仅使实践教学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了延伸,促进了硬软件资源共享,而且有利于营造全方位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使中心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工程素养、实践能力及技术创新能力的基地。第三,要加强中心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在实践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的多元化、现代化。第四,要制定科学的考核与成绩评定办法方法。以“注重基础、突出能力、鼓励创新”为原则,采用笔试、答辩、实际操作、实践报告和创新成果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考核,要求学生既懂设计和操作,又懂原理和思想,做到能讲能写。这样的考核结果较真实地反应了学生的能力,使考核成为激励学生进取心和创新发挥的手段。</P> <P>3高效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实践教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否能真正落到实处,会受到管理方式、师资水平等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这些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深思。首先要理顺体制,科学管理。除了要健全中心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责和分工,使中心成为人财物高度统一的平台外,还要针对教学、师资、设备、安全卫生等方面建立起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和细则,实现中心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其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对中心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创造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学术环境和科研氛围;采用合理的实践教学考评办法,形成完整的监督、制约与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和改革创新,最终建立一支教育理念先进、教学科研能力强、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结构合理实践教学团队。最后要积极拓展中心功能,在面向教学的同时面向科研、面向社会。一方面鼓励教师把科技创新的新成果不断融入中心的实践教学中,促进科研成果或思路向教学的转化,推动实践教学向高、新层次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科研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使中心的实践教学紧跟工程技术的发展。这种以教学为主体,以科研、社会服务提升教学的模式有利于中心提高整体水平,是中心发展的必由之路。</P> <P>参考文献</P> <P>[1]杨泽斌,孙玉坤,谭论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1):69-71.</P> <P>[2]罗奕.电气工程专业教学的思考与改革[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5,25(4):77-80</P> <P>.[3]杨德先,陆继明,吴彤,尹项根.电气工程专业综合实验平台和实验教材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1):64-6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