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论文栏目提供最新邓小平理论论文格式、邓小平理论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论十大关系》对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的影响探讨

日期:2022年12月08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405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209252054012338 论文字数:38999 所属栏目:邓小平理论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从实践的角度强调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联系,强调我们不能将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从时间上割裂开来。但更重要的是,“两个不能否定”实际上是在谈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两个历史时期相对应的重大理论成果的联系,即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其中,《论十大关系》作为集中体现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不仅是邓小平理论真正的思想来源,同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养料。

一、《论十大关系》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

针对邓小平、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学术界曾有过争论。其中一种观点认为,邓小平纠正“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领导全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这一套做法是抛弃毛泽东路线,抛弃社会主义的表现,是搞“非毛化”。这种观点将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彻底割裂开来,从根本上说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还有一种观点指出,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改革开放则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推动力。这种观点虽然没有否认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但却局限在单一地从思想精髓的角度去联系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这是不能够完全支撑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论断的。要知道,邓小平理论的鲜明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正是在初步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第一篇讲话——《论十大关系》中。虽然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讲话不久,我们党逐步偏离了中共八大的正确路线,犯了“左”的错误,但是,曲折之后党面临的就是调整与建设的问题。我们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多,而苏联那一套有些是早就被否定了。在这种情况下,能为邓小平提供系统思路的只能是《论十大关系》。

邓小平理论论文参考

结论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鉴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毛泽东就提出了以苏为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题。1956年4月,他发表的《论十大关系》讲话,针对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进行了旨在变革苏联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体制的开创性理论探索。然而,受国内外复杂情势影响,这一时期的探索中断了。由于党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变化,中国陷入了“十年内乱”的艰难发展困境。为了回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上,邓小平1975年进行了全面整顿。在全面整顿时期,邓小平根据毛泽东“三项指示”开展工作,而“三项指示”同《论十大关系》密不可分,因而邓小平让胡乔木整理《论十大关系》讲话稿,并且送毛泽东过目,还向毛泽东建议发表这篇讲话。这说明,《论十大关系》在整顿前后对邓小平的思想活动有一定影响,这为邓小平理论萌芽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党中央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工作也提上了日程。拨乱反正既有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同时还有工作方向方面的拨乱反正。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主要是针对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对此邓小平1977年在写给中央的一封信里明确表示反对“两个凡是”,坚持用完整准确的毛泽东思想指导党和国家工作。工作方向方面的拨乱反正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是邓小平理论的萌芽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参照《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想和工作思路,依据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工作中心,一方面对内改革,一方面对外开放,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