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物联网旨在实现物与物之间的连接,通过物和物之间的连接感知世界。价格低廉且功能多样的物联网设备在智能家居、智慧诚实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但单一的物联网设备通常是资源受限且功能单一的,如何保障物联网设备的安全,实现设备之间的安全交互成为物联网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信任模型是物联网领域保障设备安全交互的重要手段。现有的跨域信任模型多为集中式架构,通过中心服务器运行节点信任评估算法评估节点的跨域信任。但这些跨域信任模型没有真正解决跨域信任评估问题,模型仍存在中心服务器单点失效、信任转化存在异常值、无法实现信任迁移等问题。因此,如何评估节点的跨域信任,解决单点失效、信任转化存在异常值等问题,实现节点跨域信任评估、节点跨域交互和节点信任动态迁移成为物联网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文中在分析和总结现有物联网信任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跨域信任模型,文中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基于雾计算的跨域信任模型研究:随着物联网设备的总数和人均拥有的物联网设备数量迅速增加,设备之间的交互给物联网带来了新的挑战。现有的信任模型研究大多关注域内节点信任的评估和计算,忽视了节点跨域信任的评估和计算,无法实现节点跨域交互。同时,现有信任模型缺乏应对庞大数量设备交互所需的可扩展性和带宽需求。针对当前物联网所需的跨域信任评估和带宽需求,文中在融合雾计算和物联网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雾计算的跨域信任模型。该模型将物联网划分为传感器节点层、雾层和信任服务器层三层,雾节点层中的雾节点负责管理周围传感器节点的交互、评估传感器节点信任。对于无法处理的交互,雾节点将其上传至信任服务器处理。信任服务器负责管理传感器节点跨域交互,评估传感器节点跨域信任和雾节点信任,处理雾节点无法处理的问题。雾节点就近处理节点需求大大降低了物联网对带宽的需求,减轻了信任服务器的计算压力和网络延迟。模型基于 beta 预测传感器节点信任的演化趋势,使用信息熵量化传感器节点推荐信任的权重,评估域内推荐信任。在此基础上融合传感器节点域内直接信任和域内推荐信任得到节点域内信任。通过融合域内节点的信任评估得到域信任,融合节点域内信任和域信任得到节点的跨域信任,实现了节点的跨域信任评估。雾计算的引入减小了信任服务器的计算压力和网络延迟,降低了信任评估的安全风险。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模型的恶意节点识别率和误检率等性能优于其它模型。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