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博士论文格式、博士论文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创意旅程视角下越轨创新的前因与后果思考

日期:2024年03月02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219
论文价格:20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402282258232209 论文字数:109622 所属栏目:博士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博士毕业论文 Docotor Thesis
............. 69

4.2 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 71

第5章 越轨创新对创意实施的作用效果研究 ..................... 103

5.1 问题提出 ....................... 103

5.2 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 105

第5章 越轨创新对创意实施的作用效果研究

5.1 问题提出

从组织视角来看,越轨创新是否以及如何能够影响组织效能的问题,是当前学术界相对忽视却对企业创新管理实践非常重要的一点(王弘钰等,2019)。因为对企业而言,越轨创新仅仅停留在个体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越轨创新在组织内部得以实施和应用才是实现其潜在价值、促进组织创新绩效的关键(齐舒婷等,2019)。遗憾的是,鲜有研究关注越轨创新与创意实施两者关系的探讨,难以为企业实践者在引导越轨创新提升组织效能方面提供借鉴。鉴于此,本研究将关注越轨创新和创意实施关系,并尝试打开越轨创新与创意实施关系间的“黑箱”。在进一步探索中,本研究发现当前研究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忽视了创意采纳在越轨创新与创意实施关系间的中介作用

在前文2.4.2的文献综述中发现,现有研究主要从以创造者角度来分析越轨创新如何取得创意实施,却鲜有关注决策者这一重要角色对越轨创新的反应及在推动创意实施中的传导作用。然而,实践中企业创新绩效难以提升的关键原因,可能并不总是创造者创意匮乏,而是决策者难以识别和筛选出有潜力的创意(齐舒婷等,2019)。相比于创造者,决策者具有控制预算、分配时间和调度资源的权力,是决定保留或拒绝创意的把关者和“守门人”,其管理效能直接影响组织创新的方向与成效(West,2002;Mainemelis,2010;Mueller等,2018)。可见,员工越轨创新能否成功转变为推动组织创新的力量,取决于员工能够实现“惊险一跃”——促使有能力影响组织创新的决策者做出预期反应。鉴于此,本研究识别出创意采纳这一中介变量,它指上级对下属创意的认可与采纳程度,以及准备将这一创意纳入工作实践的过程(Zhou等,2019)。根据创意旅程,决策者创意采纳是个体创意通过组织筛选的里程碑标志,成为推动越轨创新向创意实施转化的关键纽带和必要条件(Perry-Smith和Mannucci,2017)。因此,识别出创意采纳这一重要节点,探索“越轨创新——创意采纳——创意实施”的逻辑主线极具合理性和价值性。

博士论文参考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1)创意旅程视角下越轨创新从形成到影响经历了从顾客参与、创新过程投入、越轨创新、创意有用性评估、创意采纳到创意实施的完整路径

现有文献往往单独考察越轨创新的前因或后果,缺乏对越轨创新从如何形成到如何影响这一纵向历程的完整把握,限制了对越轨创新发展轨迹的探索。为弥补这一不足,本研究选取王小川作为案例对象,展开详尽的探索性纵向案例研究。具体研究上,事件系统理论和创意旅程指引本研究关注越轨创新事件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关键节点,从事前、事中到事后分析出“创意产生——越轨创新——创意采纳——创意实施”的研究框架,以此为基础,进行案例的数据收集、编码和分析。在理论和案例资料的多次迭代后,本研究归纳出如下命题。①顾客参与激发员工创新过程投入,进而促进越轨创新的形成。具体而言:顾客参与激发员工创新过程投入,有助于员工产生创意;员工创意在自下而上提出时很容易被领导者否决,进而导致越轨创新的形成。②随着时间持续性,越轨创新事件倡导者通过持续的意义建构推动越轨创新事件影响后果自下而上的多层次动态发展。具体而言,越轨创新负向影响领导者创意采纳;向上影响策略改善了领导者对越轨创新的创意有用性评估,从而促进越轨创新事件获得创意采纳;创意采纳后,越轨创新倡导者进一步争取自主权保障和资源支持,推动创意实施。

综上,本研究以事件系统理论和创意旅程为理论视角,分析出越轨创新事件从事前、事中到事后经历了“创意产生——越轨创新——创意采纳——创意实施”的框架。以上述框架为基础,以案例资料为支撑,本研究归纳出越轨创新从形成到影响经历了“顾客参与——创新过程投入——越轨创新——创意有用性——创意采纳——创意实施”的完整路径,回答了越轨创新“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问题,揭示了越轨创新从产生到落地的演化机制和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