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飞机+游轮”航线规划与舱位定价模型构建 .............................. 114
5 面向空海联运游轮市场的游轮航线规划与舱位定价
5.1 空海联运游轮市场分析
空海联运游轮市场应是游轮市场的一个重要增长极,但我国空海联运游轮旅游市场规模小、发展程度低。“飞机+游轮”旅游产品是空海联运游轮市场上运营的主要产品,该产品是游轮公司与航空公司签订合约,将海外游客由客源地至游轮母港的往返机票和游轮游船票以旅行套餐的形式销售的旅游产品,其旅行流程如图5.1所示。该旅游产品与普通游轮游的区别在于增加了“机船联运”环节和游轮母港的城市游。这个举措丰富了游客的行程,降低了游客游轮游的综合成本,增加了游轮和飞机的满舱率(实际乘坐人数÷飞机/游轮的最大承载人数),从而提高了游轮公司与航空公司的收益,很受到游轮公司、航空公司与游客的喜爱。这种产品尤其适用于距离游轮母港较远、游轮游受当地居民追捧热度较低的地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皇家加勒比集团设计开发这种旅游产品,其“飞机+游轮”游的舱位价格仅比普通海洋游轮舱位贵50美元,因此吸引了很多加利福尼亚州的居民到迈阿密乘坐游轮进行海洋游轮游。皇家加勒比集团当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旗下的游轮客源有30%-40%来自加州[4]。皇家加勒比的这个创新举措验证了“飞机+游轮”游产品对客源地引流的作用。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本文以内河游轮旅游市场、区域海洋游轮旅游市场和空海联运游轮旅游市场三个大众化的细分游轮旅游为对象,提出面向三个细分市场的游轮航线、游轮船型和游轮舱位定价优化方法。以部分港口城市和国内外客源市场的实际数据进行案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游轮航线、游轮船型与舱位定价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提升港口城市经济效益,激发我国国内乃至国际旅客入境的游轮消费潜力,提供了可行的发展路径。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针对内河游轮旅游市场,基于对海洋游轮游的交叉品质弹性,确定影响内河游轮游品质的指标要素,以内河游轮运营者利润增加值最大为目标,参照国际知名海洋游轮航线及配置船型指标要素,优化长江内河游轮航线,确定其配置船型指标要素应提升的程度。
基于内河游轮游和海洋游轮游的共性特征,提出交叉品质弹性概念,以价格、品质和知名度为自变量,市场份额为因变量构建交叉品质弹性模型,计算内河游轮游对海洋游轮游的交叉品质弹性,确定为增加内河游轮游对海洋游轮游的替代性所需要提升的要素指标,构建决策优化模型,确定使内河游轮运营者利润增加值最大的内河游轮游各指标要素的提升程度,设计2款长江内河游轮游和1款河海联程游轮航线,确定其配置船型,并优化其舱位定价策略。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内河游轮游与海洋游轮游具有可替性,好的游轮航线及其配置船型方案可为长江内河游轮旅游市场增加95万人次的客流量;知名度对游轮游品质与消费者需求关系有调节作用,随着游轮游知名度的增加,消费者将逐渐降低对游轮游品质的要求,品牌效应带来的虚荣心会增加消费者购买游轮游服务的效用。游轮公司应强化内河游轮知名度的培育,通过提高内河游轮游的知名度激发内河游轮需求的增长。
本文所提出的内河游轮航线规划与船舶选型方法及相应的研究结论,为游轮公司升级提供满足需求的内河游轮游产品,以扩大内河游轮市场规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和理论价值。进一步,本文所提出的交叉品质弹性及内河游轮旅游品质提升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他旅游产品品质提升的研究中,以提高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