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通过对开放空间拓展式地景建筑的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
(1)地景建筑会根据时代的更迭充分回应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空间需求,具备一定的自适应能力。从发展过程来看,从最初的掩土形式到目前城市空间地景化潮流的兴起,都与其所对应的社会生产力与城市空间发展状况紧密相连,现代建筑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为城市带来空间、生态、交通等方面的压力,由此形成的城市环境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生活居所形成负面反馈。地景建筑本是一种强调与地表进行空间形态融合的建筑形式,但在城市环境因素的刺激下,地景建筑将关注的重点由自身转向建筑外部空间,并根据所处场地空间矛盾的不同积极调整自身的空间与形态变化,以丰富的外部空间积极回应复杂的城市环境,也因此产生了多种不同的地景建筑类型,开放空间拓展式地景建筑便是其中之一。虽然地景形式增加了建造与维护成本,但其结合时代发展满足城市空间发展需求,充分激发密集城市区域的空间活力,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其自身弊端带来的影响,因此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2)地景建筑对城市开放空间有着明显的增益作用。从自身特性来说,开放空间拓展式地景建筑在复合功能空间的叠加、城市交通流的梳理以及城市生态景观的营造有着一定优势,其通过建筑外部界面的开放、体量形态对自然环境特征的模仿以及在不同高程上组织交通空间的方式完成对城市建设用地、交通及景观空间的拓展,充分展示了开放空间拓展式地景建筑的城市性特征。开放空间拓展式地景建筑在重塑城市地表环境的同时不仅解决了城市空间问题,也激发所在区域对其他城市要素的优化动力,利于形成多层级城市要素整合的健康空间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