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位于保定市竞秀区盛兴西路,整个基地占地 1187 亩(如图 5-1)。区内的纺丝一分厂于 1957 年由前民主德国援建而成,作为中国第一条粘胶长丝生产线,被保定市政府列为不可移动文物。产区内部植物繁多,各类珍贵树木依厂而立,德式风格的厂房,高耸入云的烟囱,密布架设的管网和厂内铁轨等构成了厂区内独特的工业景观,被列为保定市工业遗产核心保护区。
厂区中有大量德式建筑,设计应保留结构完好、具有典型意义的工业建筑物、构筑物、铁路以及园区内宝贵的植物与稀有树种,将其工业与景观相结合。项目为保定西郊八大厂之一的代表,将其作为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试点,打造保定市从工业城市像第三产业转型的试验区,探究厂区适宜的更新改造模式,立足保定,依托各类相关政策,通过产业聚集创产值、增税收、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城市与区域的经济发展。
结语
伴随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兴起,各个城市都在赶着改造大潮,各类改造项目匆忙落地,但是却忽略了改造模式的适宜性,诸多一次性改造项目出现,其最终不仅导致前期投入落空并且损害了旧工业建筑本身的价值。为此,本文通过对各类更新模式进行梳理研究,对比不同案例之间的优缺点,探究影响选择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类型的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总结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选取的策略,并将此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区,令其具有可操作性。以此,为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的选择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论文的成果:首先本文对国内外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类型的发展进行梳理,并对当下不同类型的改造模式与旧工业建筑本身的适宜性和通用改造手法进行分析,提出当下旧工业建筑改造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对不同更新模式改造案例进行实地调研,以多角度进行分析对比,探究其优缺点与影响更新模式选取的因素,并以此分析总结对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选取的策略。最后,将更新模式选取策略运用到实际项目,对保定恒天纤维厂进行改造策划,得出旧工业建筑改造模式选取的普适性策略,为今后旧工业建筑改造有所启示。
本文的主要结论:
(1)总结关于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类型的基础研究
前期的文献阅读与案例调研,对目前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类型进行梳理与总结,将不同类型改造模式与旧工业建筑本身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多角度分析对比,总结其影响因素,阐述了前期研究对于旧工业建筑模式选取的重要性
(2)提出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类型选取的策略
通过前文的对比分析,总结影响选择模式的影响因素,并从城市层面、区域层面、单体层面三个方面对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的选取提出策略,并通过实际项目引入策略,初步验证其可行性。
参考文献(略)